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若”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若”字,虽然读音相同,但词性不同,词义不同,在句子里的用法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若”可以用作代词、动词、连词、形容词、副词、助词等,它还可以作兼词,并和其他词组成固定结构作句子成分。我们只有掌握它的特性,才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地领会每句话的含义。现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一)“若”常用作对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 A、对称代词:它作主语、宾语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你们”,作定语时相当于“你的”、“你们的”。  相似文献   

2.
袁莹 《理论界》2012,(1):135-136
"所"字有人认为是代词,有人认为是助词,持代词说的人,往往搞不清楚所字具有什么样的指代作用,而又不重视所字的特殊作用;持助词说的人,往往忽略了所字的指代作用。本文认为所字是一个兼有指代作用和提示作用的代词。对所字结构,诸位学者的观点基本一致,但本文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王力教授很早就提出:“在上古汉语里,判断句不用系词。”①“‘是’字在上古只当代词和形容词用,直至六朝以后,才用为其正的系词。”②王力教授所说的是上古判断句的主要特点,这已为语言学界所公认。 又有徐德庵教授也曾提出:“是在先秦文辞中,已经可以证明肯定系词‘是’‘惟’‘维’‘为’的存在,有的还跟否定副词‘非’对举成文。”“上古汉语中,肯定系词‘是’是否已经在使用,……却是已经在使用。”③而且他还举出23个例证。 也有《古代汉语》教材,在论述文言文用“是”字表判断时,认为“‘是’作为判断词,是从这种复指前文的指示代词‘是’发展来的。它复指的作用逐渐减弱,帮助判断的作用逐渐加强,于是便由指示  相似文献   

4.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通论部分把“言”全都解释为“句首语气词”或“动词词头”。查余冠英《诗经选》,新近出版的《辞海》,杨树达的《词诠》,北大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也都是解释为助词的。对此,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诗经》中的“言”,不全是助词,在句中的“言”有不少应解释为代词“我”,而在句首的“言”则全都应理解为代词“我”。理由如下:(一)《小雅·彤弓》:“彤弓召兮,受言藏之。”《诗经注疏》  相似文献   

5.
张玉金 《学术研究》2005,(11):144-144
西周汉语代词“厥”的性质还没人专门讨论过,不过却有人探讨过古代汉语代词“厥”的性质。传统的看法是,它主要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兼有指示代词的用法。如周法高[1]、黄盛璋[2]、杨伯峻和何乐士[3]等。另有些学者提出了四种新说。(1)郭锡良[4]、崔立斌[5]等认为“厥”是特指代词,它虽然经由指示代词向第三人称代词转化,但未完成转化过程。(2)洪波[6]认为“厥”是兼指代词,是既可以指代近又可以指远的代词。(3)高岛谦一[7]认为周代汉语的“厥”是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4)姚振武[8]等认为“厥”是古指称词。“指”表指别,“称”表称代。古指…  相似文献   

6.
论古代汉语否定性的范围副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否定性的范围副词”,是指古代汉语中当“无人”或“无物”讲的“莫”“无”“亡”“罔”“靡”等字。为论述方便起见,本文以“莫”宇为这类宇的代表。这种用法的“莫”字,马建忠、黎锦熙、杨树达、王力、吕叔湘、场伯峻诸语法学家都认为是指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说法,赞同助词“之”源自代词“之”的说法,并对此展开论述。认为甲骨文中的代词“之”有些是名词性的,有些是谓词性的,这两种“之”都是助词“之”的源头。文章具体分析了由甲骨文中的代词“之”向助词“之”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杨烈雄  杨波 《学术研究》2006,(9):145-146
关于文言谦称尊称的词类归属,第一种看法认为是名词,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说:“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或者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它们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前面);但是从词义上说,它们又表示了‘我’或‘你’”。[1](P356)郭锡良等编著的《古代汉语》和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都沿用了这个看法。第二种看法认为是人称代词礼貌式,如周秉钧编著的《古汉语纲要》把文言人称代词分成两类,其中第二类是人称代词的礼貌式,包括谦称和尊称。[2]但并没有说明这样分类的理由。我们认为,“谦称、尊称是名词”的看法欠妥,…  相似文献   

9.
“释之”     
之,原是会意字,是“出”、“往”、“到”的意思,动词,文言中常见,如:“驱而之薛。”(《战国策、齐策》)“之”就是这个意思。代词、助词“之”是动词“之”的假借字。一、代词“之”最早作指示代词,后作人称代词,甲骨文中的代词“之”都是近指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如:“于之夕又(有)大雨”。(《十辞通纂》582),下面分述代  相似文献   

10.
<正> 古汉语“有……者”句式,是指动词“有”带有以名词+者,或以名词性“言”字词组为宾语的动宾结构。它的句首常带有表示一定空间范围的省略型的方位词组。名词+方位词构成的方位词组,也是表示某种广义处所的,所以这里统称之为处所词。这类处所词应该属于何种句子成分,语法学界意见不同。本文拟就这个问题,粗陈管见,以求正于同志们。“有……者”句首涉及处所问题的情况,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有……者”句首不带处所词,以“有”字开头,引出陈述的对象。例如:  相似文献   

11.
在古汉语中,“为”字既可以作名词、动词,又可作介词。《马氏文通》主要从语法学的高度,根据“为”字所司对象的性质,系统论述了其作为介词的搭配功能。马氏认为,“为”后一般跟名词或代词作宾语,这是“为”作介词的一个重要语法特点。此外,《文通》还对“为”字宾语的省略问题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有 专名 者”是古汉语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中“者”的词性,语法学家历来说法不一。大致归纳起来,有“指示代词说”“、具有代词性质的关系词说”和“语气词说”三种观点。本文在调查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各种成说,并结合当代语法学研究新成果,试图阐明“语气词说”的合理性,并对王力先生有关语气词“者”字的解释作了必要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3.
《马氏文通》建构了自己的元语言系统,充分体现了马建忠对建立汉语语法学和开创中国语言对比研究的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马氏的模仿不是机械的,而是部分地继承了中国古代语法学说,结合汉语的实际,将西方的语法理论运用于汉语语法现象的分析;突显了汉语的“字”不同于英语的“词”,用“字类”替代了西方语法学中的“词类”;马建忠的“实字虚用”和“虚字实用”,直指“汉语实词不可分类”的事实;在字类中专设“助字”,体现了汉语助词与英语虚词的不同功能;“句读”及省、顿、次、式等概念,“为华文所独”,体现了中国古代文章学与现代“篇章学”的有机结合.马建忠较为成功地建构了汉语的语法体系,体现了“体用结合”思想.  相似文献   

14.
汉语人称代词复数表达形式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甲骨刻辞到明清白话 ,汉语在人称代词复数表达形式上经历了一个从无标记到有标记的发展过程。上古汉语使用单复数同形的表达方式 ,中古以后 ,随着“人称代词 +辈”的语法化 ,导致了“们”系列标记的产生。在汉语史上 ,“人称代词+们”曾一度发生合音化。明代以后 ,随着合音字“俺”、“您”、“亻昝”的解体 ,汉语人称代词的复数表达形式趋向于定型。  相似文献   

15.
古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谁",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指人的"谁",从语法功能上看,主要有四种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和判断句的谓语. 上古疑问代词"谁"作宾语时一般放在动词,助动词,介词的前面.这种"谁"充当宾语时的前置现象,是先秦典籍中突出的特殊语序."谁"字指物的用法与指人的情况基本相同. 现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谁"一般只用于指人,而不用于指物.古代"谁"字指人的四种常见用法,在不同程度上被继承下来了.通过比较"谁"字古今用法的异同,可以揭示汉语句法发展的一些特点有些用法消失了,有些用法得到了继承,有些用法又有了发展,有些还生成了新的用法.正是由于汉语词的用法不断的继承和发展,才永葆了其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关于“所”字结构的“所”的词性归属问题,虽经长期讨论,但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主要的两种意见,即“所”为代词和“所”为结构助词,由于前者来源远、影响深,致使后者不容易被人们接受,但是经过反复比较,我们还是主张后者而放弃前者。  相似文献   

17.
研究汉语的句法,不可不研究结构。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成一种临时语言单位,在句子中充当某种成分,这种临时语言单位就是结构,又叫词组。汉语的结构类型是很多的,本文不打算一一讨论,只想就古汉语的“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谈一点管见。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语法学界对要不要区分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词组分析),要不要区分句子成分和句法成分(词组成分),持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分析;正确区分它们的不同,并把句子分析与归纳句型紧密结合起来,是汉语析句方法上的一项改革。一要认识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词组分析)的不同性质,首先须明确句子和词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种性质不同的语法单位。许多语法书上都认为,句子是语言的动态单位,是语言的基本使用单位;词组是语言的  相似文献   

19.
介词是汉语中一个封闭的词类,它的绝对数量是有限的,但是它在语法中起到的作用却很大,被动式等很多特殊的语法现象都无法绕开介词。而上古汉语体系中,词的兼类现象是很常见的,像“于”字这样的一个单音节词既可能是动词,又可能是介词或是是助词。因此在铭文释读的过程中对于介词的把握是正确释读的一个难点。本文以最具典型性的介词“于”字为研究对象,在《金文今译》中收录的423篇铭文材料范围内作穷尽性的研究,将金文“于”字的介词性语法功能作比较全面的分析和归纳,并对前人的研究作一些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周克庸 《东岳论丛》2006,27(6):151-154
蔡永贵撰文对上古汉语存在复辅音声母的假说提出质疑,并提出“上古时期汉语词汇中就存在双音节及多音节词”和“上古曾有过双音节字”的新假说。然而,从汉语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语言实践事实等角度,考察蔡文的论证和论据,可以确认上古汉语存在复辅音声母的假说是成立的,蔡氏的新假说大可商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