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全面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实质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面调整经济关系,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包括多方面,其中有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中央与地方、部门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等方面的关系。这些关系具体表现在社会生产诸要素、生产经营过程、生产成果等方面的体现的权利、责任、利益的划分上。而划分这种权利,责任和利益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就叫做社会主义经济体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个中心环节,相应地进行宏观调控体系、流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配套改革,我们就能逐步建立起适应国际市场运行所要求的经济实体。据1991年统计,我国有40多万个独立核算的国有企业,其中有大中型企业11,540个,仅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2.5%,但拥有的固定资产却占66.4%。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一、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扩大企业管理自主权、精简机构、政企分开。从那时到现在,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历时八年。八年的实践是极其丰富的,可以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迈出了突破性的步子。我们打破了旧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使企业开始从过去的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向相对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转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离增强企业活力、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宏观管理制度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在增强企业活力方面,企业内部机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活力。但是,对大多数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来说,还没有真正活起来,扩权至今没有很好落实。情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展有了较大的突破。国家财政相应制定了一系列对策,为企业改革、增强活力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骨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不断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对搞活整个经济全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如何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保持这种活力的持久性,正是我们当前深化改革,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经济课题。所谓企业活力,就是指企业本身具有一种蓬勃兴旺的生命力。具体地说,就是企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和应变能力。这种生命力是以企业内部变化为根据,外部变化为条件,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可见,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国家财政政策应把增强其活力的基点,放在强化企业内部改革上,放在企业内部经营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大生产条件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它同其他生物机体的细胞一样,是有生命的能动的有机体。而任何一个有机体都具有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新陈代谢,以求得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的能力。这就是生命力或活力。企业生命力的强弱,表现为它在整个的经济运动和复杂的经济关系中的应变能力的适应程度和机动性。  相似文献   

6.
资金是企业经营的"龙头".目前,一些企业之所以陷入经营困境,个中原因很多,但最直接的原因是资金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论述企业资金的管理工作.企业内部主要是通过计划管理、定额管理、划分部门资金成本、定期资金分析等途径,实现资金的有效管理;企业外部主要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企业实际,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多种形式融资;二是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管好应收账款,盘活企业流动资金.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在治理经济环境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困难。即随着财政、货币双紧方针的实施,银行的信贷规模急剧缩小,企业因缺乏资金生产难以为继。例如,上海市由于资金短缺,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除必保的连续性生产企业外,已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只能每周开五停二,有的只能开四停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运用金融政策,帮助企业走出资金短缺的困境,增强企业的活力,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我认为,从银行角度看,可以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增强企业活力与产权明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企业活力与产权明晰李新平增强企业活力一直被认为是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但对企业活力的涵义理论界众说纷坛。“企业活力政策说”认为,企业活力最重要的因素是政策,如该企业政策正确且被企业充分利用则其具有活力;“企业活力要素说”认为,企业活力由三个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9.
10.
1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至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它对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强国富民,以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都具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认真学习它、领会它、掌握它、在实践中实现它,将会使我国整个经济形势出现更加繁荣的局面。现就《决定》中的部分内容,谈谈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中央认为,按照党历来要求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我们这次改革的基本任务。”(见《决定》单行本第10页,以下引文均见《决定》不再一一注明)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搞活大中型企业,尤其是搞活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不仅仅是为了缓解国家财政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一系列深层矛盾,推进经济运行方式的全面转轨,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高效率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奠定可靠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许多国营大中型企业面临严峻挑战:资金严重缺乏,经营十分困难,内部经济效益下降,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加,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成长缓慢,甚至萎缩。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困难处境,普遍地被归咎于这些企业“活力缺乏”或近几年来企业“活力的衰减”,有些同志甚至认为是这些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本身所造成的,以致于动摇了他们对公有制,尤其是全民所有制的信念。  相似文献   

15.
一般说来,企业应变能力实际上就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就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而言,提出企业应变能力问题,还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在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发生了某些失误,特别是传统的以速度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尽管在党和政府的支件中已经有了改变,但在实际经济工作中并没有真正发生转变。这样,建国以来长期存在的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周期波动的状况并没有改观,近年来我国经济又一次陷入了严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增强监理企业活力的意义,提出了增强监理企业活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构建出版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充分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出版企业文化的一些构想,并提出其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搞活企业措施多种多样,本文仅从建立企业自补流动资金机制角度对此浅陈陋见。长期以来,企业流动资金主要由国家包下来,现阶段则主要由银行代表国家包下来。企业自有资金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当前,企业亏损普遍增加,效益下降,市场观念和信用意识薄弱,对国家宏观调节措施反应迟缓,原因尽管多种多样,但自有资金过少,缺乏补充机制却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企业自有资金越少,企业运用资金时就越漫不经心,因为有国家大锅饭作为企业盈亏的后盾。相反,企业有了较多的自有资金,其精神状态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企业势必有兴趣关心其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表现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全力抓住中央指出的这一环节,并落实在税务工作的实践中,不仅是当前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是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的需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同时,还强调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为极其复杂的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