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琢 《中国社会科学》2023,(3):98-115+206-207
“训诂通义理”是中国训诂学的核心理念,形成了贯穿汉宋的历史脉络,在乾嘉之学达到历史高峰。乾嘉学者对训诂的过度推重导致了汉宋门户与“训诂—义理”的脱节。在训诂学“语言学化”的现代转型中,“训诂通义理”的传统不断失落。与此同时,现代训诂学明确了自身的学科定位,取得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大推进,为“训诂通义理”的新开启奠定了坚实基础。立足现代训诂学的高度,可以对经典义理进行语义确证、语境显现、主旨厘定、训诂阐释史、意象探求五个层面的学术拓展。在以中国阐释学为中心的跨学科碰撞中,“训诂通义理”的现代之路获得了更为充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文字与解释——训诂学与诠释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训诂学与西方的诠释学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旨在解释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义。由于语言、文字和思维传统上的差别,训诂学与诠释学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尤其是诠释学经过浪漫主义运动发展出了一套相当完备的方法论和本体论体系,而训诂学则一直停留在具体的方法、规则之应用操作上,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但这并不是说,训诂学从根本上没有方法论和本体论的思想,事实上,其方法论与本体论已隐含于解释的过程之中。解释所依据的不仅是技术性的规则,它最深层的基础乃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世界观念”。 本文拟以“文字”形成与进化作为基本线索,探讨中西方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字与解释的关系,旨在阐明汉字的诠释学意义、训诂与诠释学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传统训诂学的改革等当代中国理解与解释传统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同源字典》所蕴涵的训诂学思想;并以此为据,就“训诂”“训诂学”概念、训诂学的性质、训诂学的最终目标等三个问题,针对一些有较大影响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认为:1.“训诂”和“训诂学”是两个不容混淆的不同概念;2.训诂学属于语言学,没有所谓“综合”的性质。3.训诂学的最终目标是写出一部汉语词汇史。  相似文献   

4.
从训诂学走向诠释学--中国哲学经典诠释方法的现代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说到经典诠释,自然会想到传统的训诂学.文字、音韵、训诂是我国经学时代的主要治学工具,依附于经学而又支撑着经学,构成了古典知识系统的重要基础.训诂以释义为主,兼及音形,有所谓义训、声训和形训的分法;但就解释语义而言,通其义则为训诂之本.通顺文意必然涉及语言的扩张性和文本的诠释性,这就和西方的诠释学,特别是其古典形态的释义学发生了比较的联想.训诂可以说即是一种诠释,但训诂学并非即是诠释学;训诂和诠释有关联,但训诂学不一定必为诠释学.  相似文献   

5.
训诂学史指训诂学术的历史。训诂学术是指释读古代文献语言的学问。古文献是就释读者角度而言,要防止训诂范围扩大化。训诂学术起源于春秋。自先秦以迄近现代,训诂学史大致经历了8个时期,即:春秋时期———训诂学之萌芽时期;战国时期———训诂学之形成时期;两汉时期———训诂学之兴盛时期;魏晋隋唐时期———训诂学之发展时期;两宋时期———训诂学之变革时期;元明时期———训诂学之衰落时期;清代———训诂学之鼎盛时期;近现代———新训诂学之建立时期。  相似文献   

6.
训诂学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训诂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从它的萌芽状态算起,少说也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了。那末,训诂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在其绵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于中国文化作出了哪些贡献,这都是应该讨论的问题。弄清楚了这些向题,我们便可以进而研究今后训诂的发展方向。下面就个人浅见作一简述。一什么是训诂学?我个人认为,首先当明白“学”字的涵义。“学”字相当于西文字尾的logy,是有系统条贯,可以因简驭繁,并明其理法规律的意思。因此附“学”于“训诂”之后成为专名,与单言‘训诂”涵义并不相同。但是,训诂学毕竟是从训诂发展而来的,有  相似文献   

7.
张江 《社会科学战线》2022,(5):148-157+282
训诂诠释与义理阐释是中国传统阐释学两条脉络清晰的路线。训诂或诠释,以历史文献为对象,寻找和证明文献所生所含之“本义”,以求经典原始认知,意在开显和证明对象本来面目和方法,为传承所用;义理或阐释以历史文献为中介,衍生和发挥文献少有甚至所无之“意义”,以言经典当世认知,意在创制和传播新的思想和价值。此二者于阐释的目的观、语言观和认知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并因其不同而对立共存,辩证统一。中国当代阐释学之建构,二者缺一不可,且要以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和要害。从为建构中国阐释学完备性体系的目标出发,结合当下以西方本体论阐释学为主流的阐释学实际,文章主张,建构当代形态的中国阐释学必须以汉语语言学为基本出发点,从当代训诂学汲取契合汉语阐释的方法,坚持两点论的重点论,在强调阐释的认知与真理性意义的同时,将训诂语义学摆到前沿位置,推动语义训诂与义理阐释、本土阐释学与西方阐释学的优长互补与共存共进。  相似文献   

8.
清代学者戴震从训诂发生、训诂原则、训诂方法等方面初创了训诂学理论,在古音研究上创建了审音学派、创立了古韵二十五部之说和阴阳入相配古韵系统,不愧为中国语言学研究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9.
所谓对立义,指的是一个词语具有两种互相对立的含义。例如[沽]这个词具有“买”和“卖”两种相反的含义。《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沽”在这里指“买回来”,而在同书的《子罕》篇中:“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三个“沽”却作“卖出去”解。对这种义兼正反的现象,我国传统的训诂学运用“反训”加以说明。反训是训诂学上进行语义注释的一种手段,即反义相训。这是由《尔雅》开创,并由郭璞注阐明的。例如《尔  相似文献   

10.
清代学者戴震从训诂发生、训诂原则、训诂方法等方面初创了训诂学理论,在古音研究上创建了审音学派、创立了古韵二十五部之说和阴阳入相配古韵系统,不愧为中国语言学研究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中国阐释学”的倡议已经提出20多年了,但究竟如何使我们谈论的阐释学获得不同于西方阐释学的独特性却始终是个未能真正解决的问题。大家说来说去似乎还是超不出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贝蒂、赫施等人开出的论域。在这种情况下,张江教授提出的“训诂阐释学”之说就格外值得重视。因为这是将中国阐释传统的思想和实践引进当代中国阐释学建构工程的积极尝试,具有重要启发意义。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使中国传统训诂学的精神和方法获得阐释学意义呢?换言之,如何才能使我们建构中的阐释学成功吸纳传统训诂学的资源呢?这显然是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将训诂学和阐释学简单相加肯定是不行的,二者之间需要一个转换的“中介”,如此才可以展开双向改造,从而建构一种作为阐释学的训诂学或作为训诂学的阐释学。这或许是“训诂阐释学”的真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训诂学是中文函授本科的重要选修课。这里我们就怎样学习训诂学谈谈如下意见。一、正确认识训诂学。有人认为训诂学高深莫测,是极少数人的事情,与一般语文工作者无涉。这是一种误解。从语言方面的原因来说,训诂是由时代变化、语言发展,历史文献的阅读出现困难而产生的。训诂就是以语义为中心,对汉语历史文献的语言问题进行解释,研究这种解释的原理、体式、方法、规律,便形成训诂学。对这种帮助扫除历史文献阅读中的语言文字障碍,沟通古今的特质,清代学者陈澧阐释得十分准确、生动:“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语言学,素称小学,民国以来又被人们视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曰核心部分。从小学的角度说,这门学问发端于先秦,创立于两汉,全盛并终结于清代。民国以来,现代语言学渐占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语言学的各个组成部分——习惯地分为文字学(含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个部分,均呈式微之势。直到打倒“四人帮”之后,随着科学的春天的来临,传统语言学才出现了新的转机。1978年12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率先成立于长春,并举行首届学术讨论会;1981年5月和10月,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和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又相继成立于武汉。近10年来,三个研究会分别举行了多次年会及学术讨论会,取得了许多令人  相似文献   

14.
训诂学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的学科。它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既体现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体现为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研究训诂学的起源,是研究中国文化起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训诂学的起源甚早。如果将古代文章中后文对前文的解释也看作是训诂材料的话,  相似文献   

15.
严复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学者和启蒙思想家,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一起被誉为“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一部中国近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西学东渐史。在此过程中,严复以其八大译著和系列政论文章当之无愧地被誉为“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①。“侯官严复以我之古文家言,译西人哲理之书,名词句调皆出独创。译名如‘物竟’、‘天择’、‘名学’、‘逻辑’,已为我国文字中不可离之部分。其于学术界有不刊之功,无俟深论”②。同样,他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思想观念,亦不能不说是五四运动“德先生”“赛先生”…  相似文献   

16.
许威汉治学严谨,文字、训诂、词汇、语法等靡所不通,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汲取传统语文学精华的同时运用现代语言学观点对汉语词汇学作全局性的透视,从“训诂学要向词汇学发展”着眼探讨汉语词汇学,在汉语的特性、汉语词汇复音化的成因、汉语词汇的体系、“通假”的实质、汉字的发展演变、语法研究的平面和词的音义关系等方面皆有阐发和创获,为汉语词汇学和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学术研究》发表的《论道的物质性和老子哲学体系的唯物主义性质》的文章(下边简称《论老》),说老子哲学中的“道”是“物质”,其重要根据,是认为“无”、“无名”,“无物”都是“无名之物”的意思。我认为把这三个词都解释成“无名之物”是讲不通的. 首先分析“无”字.《论老》引了《老子》书中这样一段话:“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论老》分祈:“在老子这段话中,‘有’是‘有名’的略词,是指‘有名之物’。‘无’是‘无名’的略词,是指‘无名之物’。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天下之物生于‘有名之物’,‘有名之物’生于‘无名之物’。”我认为这样理解是讲不通的。题问在于这句“天下之物”中的“物”字,是有名的物呢?还是没有名的物呢?如果是有名的物,那么这句便是:天下有名之物生于有名之物,有名之物生于无名之物。前面说“有名之物”是从“有名之物”中产生的,后面又说“有名之物”是从“无名之物”中产生的,这个“有名之物”究竟从何而  相似文献   

18.
宋代以后,下迄近世,外人习称中国为“唐”,“唐人街”之称,更为世人所熟知。宋人朱或《萍洲可谈》卷二说,“汉威令习于西北,故西北呼中国为‘汉’;唐威令行于东南,故蛮夷呼中国为‘唐’。崇宁间,臣僚上言,边俗指中国为‘唐’、‘汉’,行于文书,乞并改为宋。”又说:“北人过海外,是岁不还者,谓之‘住蕃’;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不归者,谓之‘住唐’。”不但外人称中国为“唐”,即中国人在海外者亦自称为“唐”。宋人赵汝适《诸蕃志》卷上说:“交趾……王系‘唐’姓。”所谓“唐姓”即中国姓。又说,“占城……‘唐人’被土人杀害,追杀偿死。”所谓“唐人”即中国人。交趾、占城皆东  相似文献   

19.
<正> 已故的蒙文通先生曾在《周秦学术流派的试探》一文中,把先秦文化分为三种类型,而“仁义”是分水岭:“我才深信孟子说的‘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原来不是偶然举出的几部书。晚周文化本有三个不同的系统。”“大概三晋人说历史人物都是功利主义者,而齐鲁人看历史人物多是圣贤,楚同人看历史人物都非常神圣。”“所以儒墨尽管不同,但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却完全相同,他们都大讲‘仁义’也相同。从这里初步看出,‘仁义’是这三方面很明显的分界线。东方人都谈‘仁义’,北方人就反对‘仁义’,说‘仁义’‘迂远而阔于事情’。迂是大的意思,认为这是大而无当的。南方人也反对‘仁’,把‘仁义’看得很渺小,不如道德崇高。”  相似文献   

20.
民族自我中心主义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顽固的思潮。孙中山先生曾经形容:“自称‘堂堂大国’,声名‘文物之邦’,其他各国都是‘蛮夷’。以为自己居世界之中,所以将自己的国家叫做‘中国’。”(《孙中山选集》第649-650页)当地理中心论被西方列强的大炮打破后,便有文化中心论继起。“中国之杂艺不逮泰西,而道德。学问、制度、文章则更然出于万国之上。”(邵作舟《邵氏微言·译书》)西方有“物质的重心’,而东方有“精神的重心”(陈立夫忡西文明的特质与新文化的创造》)。所以“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梁漱仅《东西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