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经常听一些女人骂另一些女人是“狐狸精”。也许是她们的丈夫或男友曾遭其引诱,又或者这些女人根本就不认识这些被称为“狐狸精”的女人,只是因为她们身上有着难以抗拒的女性魅力。撇开那些纯粹干挑逗、色诱那行当的女人不说.一个女人充满着女性的魅力是生命的风景.也是城市的风景,更是万丈红尘里的风景,应受到赞赏而不是遭遇骂名。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在今年的人大会议上发言说:“啥叫模范,吃苦在前叫模范;啥叫干部,领先一步叫干部……现在有些人寸官必争,有些人一说到给群众办事,连系鞋带的能力也没有……”申纪兰是全国唯一一个从一届干到十届的人大代表,小官当过,大官也当过,宦海沉浮几十年,“见惯秋月春风”。因而有眼力,有见地,敢说话,一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厦门有一个民间团体叫“婚姻保卫联盟”,最初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一些婚姻遭遇小三的女性,她们在面对丈夫变心时,哭过、闹过、甚至自杀过。一年多来,她们在联盟内互相鼓励,共同解决婚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温暖了一个个受伤的家庭。如今,“婚姻保卫联盟”已从初始的几个人扩展到4000多人,有8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及多名律师加盟,实际上已演变成一个促进婚姻和谐的民间公益团体。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婆媳之间的关系既是文学、戏曲津津乐道的主题,更是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么,婆媳问题何以如此普遍,她们和睦共处的秘诀是什么呢? 婆媳不易和睦共处的原因在于她们共同拥有她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人——儿子或丈夫,她们对他的角色期望存在着冲突。“儿子是娘的心头肉”,婆婆经过十月怀胎,忍受剧痛生下儿子,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他,照料他的衣食起居,呵护他的健康和安全,辅导他  相似文献   

5.
买菠萝     
自从天气变热以后,校门口便多了一些卖菠萝的人。抱个缸子,或提个桶子,或背个背篓,里面放着削好的菠萝,只等人来买。当你跑过时,他们会对你轻轻地喊道:“菠萝五角。”卖菠萝的大多是妇女,也有小孩和老人。偶尔想买一个吃,却犯了难,不知到谁那里买好。到妇女们那里买吧,她们本该在家准备好可口的饭菜等待可爱的孩子和心爱的丈夫回来享用,不过事情没有那么好,也许她们下岗了吧,或者她们本来就无事可做。如果你细心一点儿便会明白:学生上课时,她们去擦皮鞋;学生放学了,她们便来卖菠萝。也许卖菠萝的生意会好一些吧。我也想到老人那里买,我想不…  相似文献   

6.
女友相聚,谈论丈夫孩子是永恒的话题。这不,又说上了,这个讲如何将丈夫制得服服贴贴,那个谈怎样与丈夫斗智斗勇。我独笑而不语,她们急了,嚷着让我发表高见。叫我说呀,咱们“女子汉”也发扬发扬风格,来个好女不和男斗。丈夫爱跳舞,咱没那雅兴,随他跳去,咱在家打毛衣看电视听录音机爱干什么干什么,多自在。即使回来晚些,一进门你也不要杏眼圆睁,醋缸打破,作河东狮吼:“半夜三更还回来干啥?还不搂着相好的跳到天亮。一得,他本来进门时那点歉意也让你吼跑了。没准儿心里还会想,唉,回来陪着这俗气女人倒真不如多跳会儿的好。…  相似文献   

7.
李四芬奶奶今年114岁,是洛阳的长寿之最。李奶奶有一儿四女,家境一般,一切都一般。吃东西,别人能吃的东西她都吃,不抽烟,但喝酒,也爱吃零食,饭量一般。从小到老和村里其他女人一样,别人干啥她干啥,也吵架,也干仗,家里也生气,和丈夫感情一般,丈夫死后一直守寡,儿女们对她的孝敬一般。只有一点有点特殊,她喜欢喝面糊糊,几乎每天都要喝两碗。  相似文献   

8.
江怀 《淮海文汇》2004,(2):24-25
贪官们一个人是贪不起来的,必须有一个“黄金搭档”。这个搭档往往是大款、妻子或情妇充当主要角色。一方面是贪官和大款一唱一和,官与商互相支撑,互相利用;另一方面是贪官和妻子或情人,一唱一和,把权钱交易在暗地里搞得缠缠绵绵。  相似文献   

9.
三个好朋友     
春日迟,茶香慢。一个好朋友从南美达喀尔拉力赛回来,一个从冰天雪地的瑞士回来。一个去采访,一个去休假。干啥很重要,干啥也不重要,她们都是找自我去了,都神采飞扬地回来了,然后进入宁静、平和。第三个好朋友从医院回来,被生病,病程很长,很郁闷。你们可能都是我的一部分,去南美发疯,去瑞士发呆,都是我期待而没有实现的,因为我  相似文献   

10.
在深圳,有一个被人称作“金领丽人”的打工阶层,她们大多是合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技术顾问、规模较大公司的部门经理等,年薪一般在20-50万元之间,并多在那里拥有自己的房产和私车。请问,她们是如何炼成“金”的?记者采访了她们,原来“足金”的成色是这样炼成的——  相似文献   

11.
董伟 《小康生活》2006,(6):36-36
现在,举国上下都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与误区,尤其需要提请政府决策者们注意甄别和解决。这些问题包括:一、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尚有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调研人员发现,基层干部虽然对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很清楚,但是说起如何结合实际推进工作,不少人却表示要等上面布置;多数农民也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部分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在甘肃省凉州区达桐村,一些群众说,“啥农村,都是干部的事儿;刮风呢,老百姓还…  相似文献   

12.
草莓施肥一个小男孩遇到一个拉着满满一车牛粪的农夫,小男孩问他用这牛粪干啥,农夫对他说:“我把它运回家加在草莓上。”小男孩抬头看了看农夫说:“我不知道你是哪儿的人,但我们那儿是把奶油和糖加在草莓上的。”  相似文献   

13.
清末时期,广东不少女子负笈东渡,她们当中有人思想温和,听从父命,亦有人思想进步,勇于尝“新”。在面对国内爆发辛亥革命战争时,不少女子挺身而出,积极参与救国活动与女权运动。但进入民国初年后,因国内局势动荡,这些进步女子受丈夫政见、女权运动受阻等因素的影响,最终淡出了公众视线。在不同时代,她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她们在选择中顺从传统或超越了传统身份的禁锢,也在选择中顺从了时代的发展。不论是超越,还是顺从,她们的时代选择共同书写了清末广东留日女子为家国奋斗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和居住在乡下的婆婆真正相处的日子是在我生小孩子“坐月子”期间。在这之前,众姐妹时常关心地问我和“乡下婆婆”相处得是否融洽,也有人向我诉说她们的“乡下婆婆”的种种不是。那时她们的诉说,曾吓得我忧心忡忡。生小孩之前,曾和婆婆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和丈夫确定恋爱关系后,那天,婆婆正在田里插秧,我跟在丈夫身后,走在高低不平的田埂上。丈夫高声喊:“妈,我把小平带回来啦。”我一不留神,一个趔趄跌坐到水渠里。婆婆看见丢下手中的秧把急忙跑过来。丈夫见我的狼狈相,笑着说:“叫你别穿高跟鞋,你不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  相似文献   

15.
现代日语中存在大量的敬语因素,日本人在运用日语进行交际时,总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注意敬语和非敬语的问题,比如说:在一个家庭里,丈夫与妻子之间,丈夫自称“我”时,用“”或“”,不用“”;妻子自称“我”时,用“”或“”,不用“”或“”。丈夫称妻子“你”的时候,用“”或“”,不用“”:反过来妻子称丈夫“你”时,只能用“”,不能用“”或“”。“”、“”是男性用语,“”、“”是对平辈或晚辈使用的人称代词,“”和“”是谦让语和女性用语,“”是敬语。  相似文献   

16.
“泼妇”,在中国古代文学里面是让人恐怖的形象。她们不认同男性给定的角色,自发地反抗这种不公平的地位,常常使丈夫处于难堪的境地。于是,便引起人们的误解和厌恶。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观点出发,对“泼妇”这一形象作另一番探讨,来阐释她们的内在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伟义  春红 《今日南国》2011,(3):51-53
俗话说,清官有个贤内助,赃官有个贪媳妇.官太太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没有直接的权力,但是因为在家庭中的地位,往往对当官的丈夫有着特殊影响.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某县,就有这么一个官太太,她凭着丈夫的权势无本开店,赚了个盆满钵满,最后和丈夫一起领刑.  相似文献   

18.
朱素芳 《社区》2004,(6):20-22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多元化社会服务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打工妹,走进城市人的生活,奉献她们的辛劳和心智,为城市带来方便、美丽、洁净、温馨。但是,她们却是“外人”,城市需要她们的服务,却往往并不接纳她们的情感。在傲然耸立的城市里,她们是那么弱小、孤独的一群。武汉市江汉区武展社区居委会的大姐们,没有忘记她们。一个小小的“打工妹之家”,用不了多少财力物力的投入,却能为打工妹撑起一片天空,唤起她们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一个女人就是一所学校,打工妹的工作做好了,那些对外来人口管理的种种难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当然,我们并不是说,那些地处商场林立或城郊结合地带、拥有众多外来人口的社区,都有必要像武展社区那样成立一个“打工妹之家”,但对如何让外来人口融入我们的城市,成为一个真正的有归属感的建设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淘金者,这恐怕是我们每一个城市社区管理者都必须考虑的问题。—编者  相似文献   

19.
宫女是李贺“怨妇”类诗歌中的一类典型形象。李诗中的宫女们都有一个“总特征”:被“抛入”一个“异己的世界”。她们都生存于一个不属于她们但却永远也无法摆脱的世界,过着一种“外在于”她们的生活,虽然她们有美好的憧憬,但最终沦为无奈的挣扎。这种“异己的世界”中的无奈挣扎,正是诗人李贺自身命运的写照。  相似文献   

20.
正她们的丈夫是同性恋者,她们从不知情、受辱、困惑、不愿公开身份,到如今出现在网上,群体发声……这个群体数量惊人,"80%的中国男同性恋者会进入婚姻或已在婚内","同妻数量在1000万以上"。萧瑶新婚的甜蜜日子还没有开始,就面临结束。2007年6月,24岁的萧瑶结婚不过一个多月,婚前体贴细心的丈夫一下子变得冷漠起来。随后她在丈夫的电脑和手机里发现了"第三者",令她惊讶的是,对方竟是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