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艳萍 《云梦学刊》2013,34(1):146-151
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空主语PRO是一种在句法、语义中存在但在语音上没有表征形式的隐性语类,具有[+照应性,+指代性]两种矛盾的语义特征,其语义所指及翻译值得关注。在分析英语空主语PRO的句法特征、语义内容及其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探讨其在科技英语中的汉译策略进,得出:科技英语中空主语PRO的汉译可以采取主语省略、主语隐含、主语显化、主语迁移、主语转换、改变句式以及连动式结构等多种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构式语法范式下,探索英语补语化构式的意义,补语化构式在分析型致使结构中的识解,交替句式的语义差异,以及英汉补语结构的名同实异。研究发现,to不定式隐含着一种概念距离,而-ing隐含着一种时间的概念重叠。英语补语化成分是形式与意义、功能的结合体,是一种事件结构构式,这种构式把两个事件通过时间性、有界性、象似性等认知原则联系起来。汉语补语是对述语语法和语义结构的补偿,在句法上并不都是必不可少的。英语补语是对主语和宾语的描写手段和结构手段,它们在句法上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3.
王欢 《理论界》2008,(4):210-211
由于中西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不同,英汉句子的结构也存在一些差异,李纳和汤生等认为,英语是主语显著型语言,它突出主语;而汉语是话题显著型语言,它突出的是话题而非主语.这一划分对不同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论述了主语显著和话题显著这种基本句子结构的差异,以及导致的它们的思维模式差异,最后把落脚点放在低高年级两个不同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上,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句法分析上主要采用两种分析方法,一种是成分分析法,一种是层次分析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的语法著作大都认为,一般的主谓句,就它的直接成分来说,只有主语和谓语两个主要成分,有时候句首可能有全句修饰语,句子的某个位置上还可以有提示成分、独立成分这类特殊成分。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使用说明》一书,在第24页明确地指出:“主谓句的直接成分是主语和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不是句子的成分,而是句子的成分的成分,它们可以离开句子而存在,所以只是句法成分即词组成分。”  相似文献   

5.
轻动词句法理论是近年来生成语法在原则和参数框架下提出的一个新理论,"轻动词"也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采用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对汉语方言中的"使感结构"这一句法现象做一重新审视,从语义表现上,它应是一种"使役结构",而不是前人所说的"动宾结构",它的"使……觉得"的附加含义来自于句法生成时深层结构的轻动词.  相似文献   

6.
林春香 《殷都学刊》2010,31(2):75-78
鬼神名词属于专有名词,它在甲骨文语法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句法上,鬼神名词可作施事主语、当事主语以及单宾语、双宾语、三宾语等。语义上,鬼神名词具有〔+享有祭祀〕、〔+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可控〕、〔+社会性〕等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 主语承前省略,是语言运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主语可以承前什么样的语言片段省略?可以承前语言片段的什么结构成分省略?这是值得(?)论的问题。(一) 主语可以承前什么样的语言片段省略呢?一般地说,承前分句、句子、段落的有关成分都可以省略。具体说来,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作格结构是英语语法模型描写的一个范畴。作为一个独立的语法构式,作格结构是一个最小意义自足的主谓结构。通过对作格结构动词呈非宾格属性、受事主语化的句法意义分析,揭示了作格结构的受动性是其信息状态模式和话语功能实现的基础,从而发现作格结构传递的信息全部为未知新信息,整个话语以受事为话题对事件发生进行焦点识认性陈述。  相似文献   

9.
一、句法成分与句子成分 如何分析句子,语法学界的看法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的,因而构成句子的部分(即句子成分)就有主、谓、宾、定、状、补语六种。有的认为,句子是由主语和谓语(有时可缺一个)两个直接成分构成的,因而句子成分就只有主语和谓语两个。有的还加上全句修饰语,就是三个。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英语作文的病句入手,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对英、汉语的结构特点作了分析研究,认为“话题-说明”为主轴的语义语法更能概括出汉语的基本特点,而英语是以“主语-谓语”为基本结构的形态语法。明了英、汉语结构的这种基本差异,对于学生写好英语作文会有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文章着重讨论科技英语翻译中"貌"与"神"的关系.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特征,所以它们的语法(句法)结构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尤其是科技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努力用合乎逻辑的汉语来消除这种语言上的巨大差异.当翻译过程中出现两种语言的"貌"离现象时,我们应当采取"貌离神合"的翻译方法,而不要过多地拘泥于原文的语法(句法)关系,生硬地翻译有碍于原文意思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动词不定式作为非限定动词的一种 ,在句子中位置较为灵活 ,因而要正确理解其所表达的含义 ,有时必须借助于对它在句中的句法功能进行分析。总体来说 ,动词不定式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表语、宾语、宾语补语、名词 (词组 )修饰语 (即定语 )、状语等成分。  相似文献   

13.
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雅克·比岱以两种契约模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政治哲学诠释 ,他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为基础 ,对 2 0世纪末的历史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从市场契约的角度批判了 2 0世纪自由主义的政治理论基础 ,对前苏联式的传统社会主义从政府组织契约的意义上进行了分析 ,同样把它看作是产生阶级的因素。他认为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建立直接商议的民主程序 ,是克服两种中介契约模式的弊端 ,并实现真正自由和平等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论明代中期色情小说的流水式结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萌 《学术界》2003,(3):66-81
明代中期色情小说流水式结构模式的出现 ,其原因有诸多方面。从结构艺术承传关系看 ,它是对明代前期婚恋小说阻滞式结构模式的扬弃 ;从社会生活方面看 ,它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经济的繁荣 ,以及由此而萌生的反传统、尚人欲、重个性的社会思潮及其影响下的士人生活风貌和人格理想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周静 《殷都学刊》2003,(2):96-99
本文从语义基础、句法和语用上区分了并列和递进两种关系 ,说明它们在不同层面进行转换时的制约条件 :语义的决定性 ,句法的强制性和语用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测度问句中"将"类正反同义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无/非/不与将构成正反同义结构对动作行为或状况发展进行推测,是中古汉语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调查发现,将类两种格式在文献分布、语用功能方面差异明显。通过考证可知,将类否定式是在句法层面进行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奥古斯丁有关神圣预知(praescientia Dei)与自由意愿(uoluntas libera)的共容性的反思中,《论自由决断》这部相对较早的论著在晚近的研究中也得到了最为充分的讨论。本文将指出奥古斯丁论证中几个被当前学界忽视的方面,特别是对意愿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灵能力的理解以及将意愿的自由等同于选择的自由这一误读,以此揭示这一较早版本的预知论在理解意愿自由上的内在缺陷。  相似文献   

18.
以居身性和涉身性为特征的认知理论深受笛卡尔主义思维模式的影响,并没有明确阐释心灵的本质是什么。当代心灵形质说在考察笛卡尔主义思维模式基础上,吸收当代生物哲学中的"结构"概念以"复苏"形质说,提出心理是一种身体、社会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构模式。当代心灵形质说的出现,表明西方心灵哲学对心灵的认识正悄然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考察,原来的"小心"概念也向"大心"概念转变。就其"大心"的认识,它与我们中国心灵哲学中的神形观有相似之处,但在致思取向和方法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二元论及不二论既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也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西方从古至今的哲学思想及其思维模式本质上是二元论的,东方传统的思想及其思维模式主要是不二论的。 西方的二元论着重从对立、差异或一分为二的认知角度去分析、把握认知对象。其基本认知程序是“始于分,中于合,终于分”,基本特征是坚持认为不同的认知对象及其部分、方面“虽有合而实为二”,代表性观点是:“心是什么?非物!物是什  相似文献   

20.
不定式(Infinitive)是—种非谓语形式,它有两种形式:带to不定式(To-Infinitive)和不带to的不定式(Bare Infinitive)。不定式能有进行式和完成式形式,也能有被动语态,但没有“时态”的特征,时间关系得借助于主句动词的“时态”的形式来表示。不定式是一种非限定形式,它可以充当种种句子成分,它可以用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宾语补足语等。一、不定式短语作主语不定式短语能直接置于句首作主语,例如:Tosee once is better than tO hear a hundredtimes,(百闻不如一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