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为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必须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转变势必给社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义利观念等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也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带来了社会体制的转变,加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由社会福利品变化为社会消费品,其根本性质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对业主和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住宅区及其住宅本身的设计程序及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四川民族地区的观念更新应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由自然经济观念向商品经济观念的转变、由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变。前一个转变的核心是树立“交换观念”,后一个转变的核心是树立“竞争观念”。更新观念的途径是:以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典型引路,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4.
一、新挑战:两个转变与企业市场营销新趋势党的十五大确定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至此,我国经济已发生两个根本转变: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两个根本转变中,经济体制的转变是根本,是前提;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内容,是目的。但无论哪个转变,都离不开市场营销。首先,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是要使企业由接受政府信号转变为接受市场信号,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面向市场,这样,环境变迁使企业的理念、结构、功能发生变革,促使企业围绕…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的一项人口生育观调查表明,21世纪初随着中国全面实行的改革开放,在社会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人们的传统生育观念存在的基础发生了动摇和改变,为新的生育观念的确立准备了条件、提供了产生现代生育观念的环境,促使中国人口的生育观念向现代生育观念嬗变,为中国社会的转型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调查还表明,即使目前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每对夫妻生育意愿平均人数也不超过两个孩子,因此没有必要为将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而担忧。30多年来,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既限制了中国人口大规模超负荷的激增,也对人们的生育意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计划生育政策已被国人内化接受了。但我们同时也应注意,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等原因,目前的人口转变是不稳定的。因此,人口政策应适时作出调整,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城市社会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产业结构发生了由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社会结构变化,社会以职业来划分的各阶层的比例关系也发生改变,新的社会阶层形成。该文借用西方国家“蓝领阶层”、“白领阶层”等概念,分析了广州产业结构调整后社会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进步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活跃在第一线的广大青年职工是产品的直接生产者,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全面提高青工岗位技能素质,把青工培养成为技能精湛;作风过硬的岗位能手,是共青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任务。 一、提高青年劳动力素质刻不容缓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从现在起,我国的经济生活领域将逐步实现两个具有根本意义的伟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能否顺利实现这两个转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是  相似文献   

8.
婚姻作为构建社会关系的机制,直接影响到社会良性发展问题。彝族人的婚姻关系也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目前彝族婚姻观念变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择偶标准由民族、等级和家族势力为首选向经济、相貌和个人能力等为首选转变;择偶目的由生育向生活幸福转变;婚姻礼金观念由传统礼俗交换向现代商业交换的转变。这些婚姻观念变迁对彝区社会治理带来新的影响趋势,出现了正负两面影响。应该以"社会良性发展"为原则加以管理和引导,即从法律、文化观念和社会关系等角度加以控制和调适,使婚姻关系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成为促进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要素,良好的婚姻关系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党的十五大则进一步强调指出,在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解决好两个关键性课题,即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中,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把“增长转型”与“体制转轨”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实现跨世纪奋斗目标,解决跨世纪课题的关键环…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本文从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眼,探讨转变过程中需要理顺的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与此相关的依靠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来实现的调节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道德就其结构来说,包括以下两方面,三个层次:即主观方面的个人道德和客观方面的社会道德;及道德意识层次、道德关系层次、道德活动层次。 一、公民的道德心态与分析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由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并且道德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当我们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人民这个大范畴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于他们对社会劳动的占有多少不同,而被分化为不同的阶级、阶层。因此,道德评价标准——价值标准,在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变过程中,将会相应地形成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将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新时代。为了适应这一历史进程,我国政府已经把全球化作为在确定或调整其职能时,不容忽视的时空背景。在当前,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级行政部门为适应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客观条件的变化,在两个职能的重心、社会管理职能的性质、内容和改造职能方式上的转变,从而为中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深层次的组织基础和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这个转变涉及到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这个变化表现了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正面效应表现在人们思想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旧框框下解放出来,在价值观念,平等观念,人才观念以及道德规范等一系列观念的转变,增强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敢于开拓,勇于创新,奋发上进,努力探索致富之道。负面效应表现为,在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观念和行为方式转向唯利是图。金钱拜物教、享乐至上、贪污腐败等现象普遍存在,世风日下。这种双重效应,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所谓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人们的思想境界自然而然地会提高的论调是不正确的。事实证明,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生产水平,必须贯彻邓小平同志的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农村现代化中的社会转型和农民观念转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农民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权力崇拜意识、平均主义、家族观念还有一定影响,从而制约着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创造性发挥。因而,必须引导农民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法制观念、科学观念,使农民实现从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农业地区如何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周登科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今后我国的经济体制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农业地区,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比其他任何地区都显得更加迫切,意义更加深远。一...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01—2019年国务院和国家商务部颁布的共319项外贸政策为样本,首先从政策数量和政策工具这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将外贸政策工具分为管制型、鼓励型和保护型;其次采用自编软件根据主题词词频变化进行文本计量分析,得出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不同阶段外贸政策的不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9年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规律表现为外贸政策聚焦点实现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变、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向实现贸易平衡转变;对外贸易政策变迁的过程是对外贸易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的过程;对外贸易政策保障措施越来越完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社会转型期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从农业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开放的现代社会的转变。二是指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伴随我国社会的深刻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人与人、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实现的手段、评判价值的标准、体现价值的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封闭保守性向开放性的转化。在农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家庭是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18.
农民生育行为中的制度化逃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 ,在农民的生育行为中一直存在着制度化逃避现象。它虽然在表面上并没有违反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而实际上为国家实现人口目标设置了障碍。更为严重的是 ,这种现象的蔓延可能会造成传统生育观念的回归。农民生育的制度化逃避 ,实质上是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实现农民传统的生育观念之间的一条最佳的变通途径。文章从经济、文化、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提出农民生育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才能使它最终趋向式微。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意识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只有内源性现代化意识才能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邓小平将中国的外源性现代化意识转变为内源性现代化意识,其主要表现为: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由封闭半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高校的“产品”就是学生,“产品”的优化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准则.其实教育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要求教育的发展必须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种根本转变必须使得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随之而改变.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我国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所以,转变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就是要落实江总书记提出的“全面适应”、“全面提高”.过去的“应试教育”要转化为“素质教育”,过去的“教学型”要转变为“学教型”,过去的专业对口人才思想要转变为主动适应的复合型人才思想等.要转变过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应基于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