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复杂国际环境滋生了一些西方国家主张的文化"排异"反应,"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时有发生。对此,应积极进行深入的对外文明交流。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求同存异,加强沟通了解,互相吸收各文明的优秀成果,挖掘中华优秀文明的现代性基因让其"走出去",把外国优秀文明"迎进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新时代中外文明交流,应深刻认识"各美其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美人之美: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美美与共: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之内在意蕴。极力彰显新时代"现实之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题中之义: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之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时代价值。积极推进新时代"加强文化传播促进文明交融;发展共性文化,促进文化相通;践行‘一带一路’,构建文明之路;开展人文合作促进多元交流;坚持政府主导,拓宽传播渠道并处理好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之实践进路。在相互平等、开放包容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互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持续深化与他国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促使中外文明以交流实现互鉴、以互鉴促进发展,促进中华文明"走出去"、世界优秀文明"迎进来",推进世界各国文明深度交流交融,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世界各国落地生根,为中外文明交流构筑坚实的民意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国提出增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主张,旨在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文明交流互鉴主张源于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世界交往理论和中华文化的“和合”理念,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揭示了文明演进规律。文明交流互鉴应遵循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相互包容、创新发展的基本原理,追求平等、多元、开放、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以实际行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增加更多确定性与希望。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实际行动说明,多样文明可以和谐共生,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类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唤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出场。全人类共同价值因其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基点而更具理论生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支撑和实现可能。全人类共同价值是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追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内核。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互构互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话语标识性概念和中国话语表达。新时代,以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人民基于共同的身份认同、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文明根脉、共同的价值追求等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从传统的自在民族到现代的自觉民族、从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走向民族复兴的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文明共同体,其内核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平包容的文明传统流传至今,推动着中国和平崛起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价值共同体,凝结着民族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归,建设好多民族融合的共同家园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期待。  相似文献   

5.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深刻反映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的时代产物,它的提出紧扣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现实需要,彰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中国智慧。从理论逻辑看,它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认知参照,推动着全球治理的理论创新;从历史逻辑看,它顺应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趋势,立足中华文明基底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在新型文明观构建中推动全球治理向着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方向演变;从实践逻辑看,它注重全人类共同价值对全球治理的价值引领,培育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全球治理机制。澄清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对于理解如何摆脱全球治理困境、变革全球治理秩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世界面临的各类共同性危机亟需各国秉承文明共存、交流、互鉴的理念加以应对。文明互鉴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它能够消除不同文明圈国家和人民之间的隔阂、误解、偏见,实现人心相通,从而为最低限度和终极意义上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提供思想和价值观上的支撑,而且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文明互鉴也是现代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种种迹象表明,西方(文明)中心主义已成为制约文明互鉴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主要障碍。文明平等、包容、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它在给中国及世界带来希望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体现出当代中国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进步的使命和担当。文化构建需要正确把握主体性原则,超越认识论层面的主体认知限度以汇聚人类共同意识,探寻符合人类普遍利益的共同价值。人类的共同价值内蕴着世界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公共性特质,公共性体现了社会成员共同的存在状态,公共性的凝合过程构成了共同价值生成机制的具体表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相互融合的产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超越了认知主体性的二元对立思维,在价值维度上致力于凝聚指向公共性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增添了新能量。  相似文献   

8.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环境,以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为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提供的科学价值指引。全人类共同价值从人类普遍追求的价值诉求出发,生成于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追求、共同的利益诉求与共同的责任要求,包含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目标、建立公平与正义的秩序愿景、实现民主与自由的权利追求。在实践路径方面,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以团结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以文明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历史不断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全人类共同价值与全球治理价值在生成逻辑、目标取向、实践路径等方面具有高度的时代契合性,为推动构建体现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9.
作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目标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为全球和平发展和文明发展擘画的新蓝图,其出场是基于全球治理体系失序、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和全球文明文化交流互鉴失范的治理困境,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和语境。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和以义为先的义利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以及中国国家治理实践有着密切关系,昭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现实必然性。面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坚定不移地通过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等领域建设,包括坚持独立自主,秉持正确的义利观;增进政治互信和安全合作,实现美美与共;注重协调发展,完善全球治理模式等现实路径,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国际社会合作共赢的新篇章,使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明互鉴”和“文明探源”发表重要讲话。在2022年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上,习近平总书记以《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题,再次就“中国文明历史研究”需要重点抓好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工作中,他强调:“我们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本刊以四川大学2035先导计划“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首席专家曹顺庆建议开设的“文明书写与文明互鉴”栏目为基础,以“重写文明史”为年度话题,探讨为“文明定义”提出中国方案的可能性。文明定义以及所包含的文明观,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文明史书写,世界上许多重要的思想家都参与过“世界文明史”“人类文明史”的建构和书写,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认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为文明定义和文明观留下了偏见。“重写文明史”的目的不在于短期内建构起代表中国立场的“世界文明...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整个人类文明建设,放眼全世界共同发展,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世界和平共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当前,世界各地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进一步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划时代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和现实迫切性。因此,在应对包括重大传染病在内的各种生存和发展问题的严峻挑战下,世界各国必须秉承互利共赢、开放创新、文明互鉴、公平正义、环境友好的理念,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张琪琦  徐开妍 《国际公关》2023,(23):182-184
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支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的重要内容。国际中文教育处于国际文化交流的前沿领域,是助力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提高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增强对外文化传播意识,提升国际胜任力,对于缓解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国际传播困境十分必要,同时也可为推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3.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重要价值倡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人民的主体向度出发理解、弘扬与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在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指导下,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实践性和超越性。全人类共同价值主体性具有三重维度:在世界维度,推动各国和平与发展的共同事业,追求国际秩序公平与正义的共同理想,坚持全球治理民主与自由的共同追求;在国家维度,坚持和平与发展的国家道路,维护公平与正义的国家制度,推进民主与自由的国家治理;在个人维度,构建和平与发展的人权保障,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培育民主与自由的主体意识与价值实现。进一步探索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逻辑是人类历史中自然生发的主体间通过交往、合作、共享共同创造价值客体的过程,价值实现又反过来培育价值主体,增强主体间共生、共通、共识的能力与水平。首先,破解“文明冲突论”,走向和谐、有序、规范的共生状态;其次,打破文明间隔阂,创造情感共鸣、身份认同、价值契合的共通状态;最后,通过共同实践生成价值共识,进一步凝聚为共同遵循的价值规范。在人类命运与共的时代,各国、各民族以主体性精神弘扬与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意义愈发凸显,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价值依循。  相似文献   

14.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一种有别于西方“普世价值”的建构性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和平与发展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要价值,是确保人类生存和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基本前提;公平与正义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是推动国际关系良性互动的根本保障;民主与自由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价值,是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各国自主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将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才能真正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霸权政治祸心,推动人类社会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世界文明交往实践,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开辟了全球化文明融创视域,明晰了发展原则、推进方式及目标指向,彰显了和平发展、包容创新等要义。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习近平文化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文明理论,产生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文明建设经验,根植于中华优秀文明理念的文化沃土,形成于构建全人类共同价值及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实践,是文明交往实践与理论的升华。这一思想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引领着推进人类和平发展的文明实践,为全球文化治理、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6.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国际社会解决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积弊提供了新的价值基础。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了不同文明间的价值共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内核,实现了对“普世价值”的全面超越,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良性互动,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目前,全人类共同价值需要实现从中国智慧到全球共识的转变。因此,其践行过程需要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紧密相连,同时通过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高国际认同,并借助“一带一路”这一重要实践平台使全人类共同价值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7.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而西方价值体系试图把世界历史终结于资本霸权体系,遮蔽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理性与正义性诉求。全人类共同价值以科学性的理论特质、正义性的伦理内核、和平发展的实践导向实现了对西方价值体系的虚假性、剥削性、霸权主义的意识形态超越;它在坚持占据真理与道义制高点的先导性、抵御错误思潮与有害价值的批判性、关照人类总体发展与命运的使命性的三者有机统一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基础提供了基本原则。而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转化,需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构建新型国际交往平台、加强对外宣传与国际传播,以此促进外部世界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观念认知与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8.
从文明冲突、文明对话、文明交往到文明和谐,文明间关系理论越辩越明。文明之同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的更新演变、加快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促进各国人才的全面发展、维护世界秩序的安定团结。对待文明之异应正视其多样性、立足差异多元发展、求同存异寻找共同的精神力量。亚洲范围内以平等相处的尊重态度、美美与共的互赏心态、互学互鉴的文明交流、与时俱进的文明创新实践文明和谐,促成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习近平准确把握“两个大局”,在深刻回答“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要将其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本质上理解其核心要义: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内核,共商共建共享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好世界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20.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携手各国共同应对全球变局、推进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具有合理的国际定位.当前,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失灵,人类面临着严重的治理危机,全球秩序调整和变革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适应全球治理需要,并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政治互信、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引领全球变局,促进沿途各国共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