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民族地区供给质量,融入新发展格局,并推动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在发展中保护生态资源,以保护促发展。习近平关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为民族地区现代化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其他多民族国家实现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通过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奋斗,我们成功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目前全面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民族地区作为同步现代化进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在经济层面应加速变革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打通内外流通体系,形成市场一体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发展要根据地区间的差异精准施策,构建内外对接模式,实现资源有效互通,推动民众就地创业,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同步推进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共同体的形式展开建设工作,使物质与精神层面相互促进。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协力同行,共同踏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3.
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思路。该命题的三重内在逻辑是在完成新征程上党的民族工作重要任务的基础上,落实“三个赋予”的重大意义,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该命题的三大理论功能是坚持“四个共同”基本理念,突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基本主题,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之路。该命题的三个重要着力点是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实现中国式各民族共同现代化,其关键在于民族地区和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表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伟大飞跃中,在现代化认识与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并发展完善了“从中国的特点出发”的思想方法,这构成“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思想内核与建构原点。从新时期到新时代,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断开拓,“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概念形式逐渐明确、时代内涵日益丰富,实现了话语体系的初步构建。立足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建构必须坚持“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在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实现现代化话语与民族复兴话语的有机融合,提高话语体系的世界影响力与理论说服力。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科学技术水平高速发展、医疗技术快速更新换代的形势下,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下称右医附院)瞄准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发展新趋势,加快专科建设步伐,为攀登科技高峰不遗余力。在桂滇黔交界地区,右医附院高超的医术有口皆碑,各地患者纷纷慕名求医。  相似文献   

6.
作为沿边、沿海、沿江的少数民族地区,广西后发展与欠发达的基本区情决定了其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艰巨性,为此,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是关键和保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视域下,广西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应主要包括:立足于改善民生;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以推动全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切实维护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坚持法治思维以践行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周边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涉藏州县、大小凉山等欠发达地区,大多也属民族地区,这片区域在“两翼协同”战略推动下实现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嵌合发展,但也面临跨区域、跨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如何克服跨区域、跨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走出“双跨”困境?文章从空间社会理论角度,基于实证数据和理论分析,提出在“嵌合-空间再造”逻辑主线上营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周边欠发达地区融合发展的新空间,以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与周边欠发达民族地区嵌合发展的基本主张。为此,在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进程中,一要在发展策略上,坚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北翼“一体化发展”、南翼“融合发展”、外环“嵌合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二要在合作方式上,成渝双城经济圈与周边欠发达民族地区在“生产-生活-生态”实践逻辑上再造“三生合作”新空间,实现嵌合发展;三要在协同创新上,川滇黔渝四省市一盘棋共建“民族环线”试验区,把周边欠发达民族地区建设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原生态经济圈、康养乐居旅游圈、多民族文化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就是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的整合。在文化的整合中,我们应坚持民族性与现代性相统一的原则,审视民族文化传统,并赋予其现代意义;另一方面我们应坚持以本民族文化阐释现代化,使之具有西南民族文化特色。在整合中,构建多元文化的互补互动结构,以便更新、发展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进入“第二个一百年”奋斗新征程,到2035年和2050年分别实现基本现代化和全面现代化。文章以2020年西藏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点,以西藏自治区、五大自治区、民族地区、西部地区以及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参照系测算了西藏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经济发展层面的阶段性任务,其结果为2021-2035年西藏人均实际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的区间为5.13%至7.6%之间,2021-2050年西藏人均实际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在5.11%至6.36%之间。回顾经济发展的历程,西藏的基本现代化和全面现代化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任务完全能实现。“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为西藏现代化带来了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西藏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 ,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 ,围绕着消除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富裕这条主线 ,经历了由“双输”之嫌的均衡、嵌入战略到“输赢并举”的“渐进”战略 ,再到“双赢”的“协调”战略三个阶段。“西部大开发”思想实际上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思想的结晶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加快我国中西部民族地区开发和发展思想的成熟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与稳定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指导我们搞好我国民族工作的思想武器了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扎扎实实地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做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决民族问题的工作;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做好民族地区的稳定工作,为全国的发展创造更稳定的社会环境;民族、宗教问题复杂,加上敌对势力的破坏利用,要特别注意,并及时处理好民族地区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振兴经济 ,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从教育入手 ,大力开展教育扶贫 ,形象扶贫 ,明白人工程等 ,用教育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移风易俗 ,提高人的素质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对制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原因、发展方向、途径与方法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对指导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一百多年以来 ,“现代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目前广西存在一批经济社会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现在已在“三步走”战略计划的第二步“2 0 0 0年基本实现小康”的“基本”之外了 ,能不能顺利走到第三步 :“2 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之内 ?它们将怎样追随现代化发展的列车 ?是不是一定要走工业化发展道路 ?作者尝试对这个大命题作一些探讨性解答。认为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如能利用自身有利用价值的传统文化、自然资源等“发展资源”,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 ,实事求是 ,积极稳妥发展 ,与其它民族基本同步搭上现代化列车应有希望。  相似文献   

14.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生态移民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坚持原则,以及坚持人口集中、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加强迁出地和迁入地建设,防止移民中的民族文化变异,建立政策引导、项目带动、社会参与、企业介入、移民开发运行机制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坚持独立自主凝结着中华民族崇尚正义、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伟力,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现代化的坚定信心与决心,蕴含着中华民族坚持道路自信的坚强定力和坚定立场,彰显着中华民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其他国家独立自主的胸怀和格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了中国式革命道路,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创造性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时代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踏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坚持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56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文章认为,共同富裕的难点在低收入的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民族地区,在协调发展方面还面临着较大的缺口,这既表现在东西部、内地与边疆经济社会的“不平衡”,包含着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以人为本的发展“不充分”这些基本的矛盾要素。文章分析了民族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指出民族地区处于多个国家战略的叠加,为推动民族地区共同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会。文章基于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提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推动民族地区共同现代化,要完善差别化的区域支持政策,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二者间紧密的逻辑关系,提出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从必要性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中华文明的浸润和支撑,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团结力量、奋斗力量、方向力量和智慧力量;就可能性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生长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中华文明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重要方法、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理想蓝图、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价值支撑、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提供思想资源、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文化基础。就推进路径来看,面向未来,要使中华文明能够给予中国式现代化更为持久、更为坚实的支撑,就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文化自信、始终坚持“两个结合”、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相似文献   

18.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中央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一新论断是对“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等政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根据党的二十大关于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关部署,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上要融入国家统一的现代经济体系,政治上要全面推进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建设,文化上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社会建设上要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生态上民族地区要全面融入生态文明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在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宗教信仰、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着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民族地区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用现代生产方式代替各少数民族原有生产方式,用现代思想文化取代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各民族原有生产方式、思想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民族地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特殊的要求和重点。  相似文献   

20.
水库移民分享水电工程效益旨在促成显性工程效益和隐性发展机遇实现跨地域、跨组织、跨主体的公平配置。 作为水库移民的应然权利,利益分享既符合公正补偿的制度逻辑,更彰显共商共建共赢的发展理念,但目前补偿救济色彩较重、市场导向偏弱,并存在后靠移民发展权利及机遇隐性被动减损、外迁移民脱嵌于迁出地及受益地发展红利、非农移民缺乏系统保障等实践困境,其原因在于水电工程综合效益量化难度大、参与主体关系地位不对等、执行管理机构人员配置短缺。 因此应健全水电工程效益分享协同管理机制,鼓励水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优先助力贫困水库移民脱贫,灵活渐进地实现水库移民分享工程效益实践机制的稳步定型和有序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