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引入追求新奇、信任和过去行为3个变量,探析了影响高速铁路乘坐意向的关键因素,构建了潜在出行者的高速铁路乘坐意向模型。以收集的工作者和学生329个样本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以职业作为调节变量进行了分组分析。研究发现: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高速铁路乘坐意向均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其中态度最为显著,主观规范次之;追求新奇和信任对高速铁路乘坐意向也有间接的正向影响,过去行为则直接正向地影响高速铁路乘坐意向;职业变量在不同群组间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高速铁路运营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与行为意向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过程、全要素的视角,提出了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和行为意向关系的假设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满意有直接、正向的影响;顾客满意对行为意向有直接、正向的影响;顾客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有直接、正向的影响。因此,提升顾客感知价值将有助于企业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形成正向的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3.
以TPB理论和消费者的3种角色视角为基础,对正在使用移动即时通讯服务的消费者进行调查,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 401 份问卷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均显著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向,感知有用性、技术复杂度、网络外部性显著正向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对持续使用意向影响不显著,互惠对感知行为控制影响显著,这表明消费者对移动即时通讯服务的持续使用意向不仅受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者之间人际关系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即时通讯服务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鲁耀斌  徐红梅 《管理学报》2006,3(5):614-621
基于因特网的即时通讯(instant m essage,IM)因其即时、快速、有效的优点,使用者越来越多。随着V oIP技术的发展,其大有取代电子邮件和固定电话之势。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从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易用性、“沉浸”体验、感知的趣味性和隐私5个方面分析我国互联网用户接纳IM应用服务这种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了5个因素对即时通讯使用行为意向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丰佳栋 《管理现代化》2022,42(1):111-116
双循环数字零售发展过程中,获利感难成正比的顾客往往会出现反制技术渗透的态度,这制约了服务创新的推动。结合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形成技术采纳行为模型,概念化并验证相关变量对顾客数字零售使用意向的影响以评估其对创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期望通过探索顾客的技术采纳使用意愿,寻求零售创新轨道的升级途径。结果支持了感知创新及信任等属性显著放大顾客零售技术使用态度、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因素的假设,并分析了促进与顾客技术交互创新轨道对行为意向的作用过程。认为通过技术采纳行为研究,可以刺激零售轨道的交互创新,提高顾客感知服务技术满意度,助力双循环需求的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6.
享乐型服务的场景要素与顾客行为意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享乐型服务消费的典型业态--休闲餐厅为研究背景,从情绪和认知两个视角对服务场景与顾客的情绪反应、感知服务质量、感知服务价值和行为意向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各概念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自行开发的问卷,采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场景对调动顾客的积极情绪、提高顾客的感知服务质量和感知服务价值有显著影响,积极情绪、感知服务质量和感知服务价值均会影响顾客餐后的行为意向,感知服务价值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最为显著,并且在情绪反应与行为意向、感知服务质量与行为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的管理含义在于,享乐型服务的管理者应充分利用服务场景改善顾客的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和重购意愿,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沙颖  陈圻  郝亚 《管理评论》2015,(3):185-196
本文提出了物流外包情境下关系质量的六个维度:信任、承诺、依赖、专用性投资、感知的机会主义行为和创新;构建了以关系行为为中间变量的关系质量提升物流外包绩效的理论模型,并以492家中国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关系质量对物流外包绩效有显著直接正向影响,也通过作用于关系行为的中间过程对物流外包绩效产生间接影响;信任、专用性投资、创新对关系行为的正向影响显著;感知的机会主义行为对关系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承诺和依赖对关系行为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顾客重复购买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顾客重复购买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关键取决于构成模型的主要因素是否全面以及所确定的测量时间是否合理,而当前有代表性的以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和转移成本三个因素建立起来的重复购买意向模型却存在着缺陷。为此,本文在明确界定测量时间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购后冲突、顾客满意、转移成本、重购意向、感知价值和情景期望等主要因素构成的重购行为模型,并通过耐用品(手机)和劳务(在外餐)这两类产品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顾客满意、购后冲突对重购意向具有显著影响;情景期望的多样性对在外餐的重购行为有明显负影响,但在手机购买中未通过检验;与此相反,感知价值对手机的重购行为有明显正影响,但在外餐中却未通过检验。这些结果既说明重购行为模型应被视为更有解释力和预测力的基本定量分析框架,又说明可能要根据产品购买特点的不同对模型做出适当修正。论文最后对这些实证结果的营销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感知公平的基础上构建了顾客抱怨处理与行为意向的关系模型,并将自我解释倾向和关系类型作为调节变量,从路径和模型变量差异两方面分析不同类别顾客的显著特征,得出一些关于顾客抱怨管理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效价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探讨了消费者调节定向和从众行为对移动优惠券使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使用Smart PLS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感知收益和感知努力显著影响移动优惠券使用态度,促进定向增强感知收益对态度的正向作用,防御定向增强感知努力对态度的反向作用.使用态度和从众行为均能增强消费者移动优惠券的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1.
中国情景下消费者的伦理购买意向研究——基于TPB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大样本问卷调研法,基于TPB视角重点分析消费者的伦理购买决策机制,旨在考察中国情景下影响消费者伦理购买意向的深层次因素。研究结果发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感知行为控制会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伦理购买行为意向,其中主观规范是购买意向最有影响的预测变量,表明中国情景下消费者在进行伦理购买决策时更倾向于遵从社会规范的影响;进一步感知行为控制不仅直接显著作用于伦理购买意向,还通过行为态度对伦理购买意向产生间接的重要影响,表明在中国情景下如何真正提高消费者伦理购物时的感知行为控制程度是企业实施伦理营销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总体而言,本文结果表明,修正后的计划行为理论对中国情景下消费者的伦理购买意向能够进行有效地解释与预测,说明计划行为理论具有良好的跨文化适应性。最后,本文为中国企业伦理营销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12.
TAM、可靠性和使用能力对用户采纳移动银行服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从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易用性、感知的可靠性、感知的行为控制和服务成本等五个方面分析我国手机用户采纳移动银行服务的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五个因素对移动银行服务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董雪艳  王铁男 《管理科学》2020,23(10):94-115
社会化媒体技术与社会关系网络促进了社会化商务(SC)的价值创造,如何有效利用技术与用户的关系结构是 SC 企业提高其平台购买转化率的关键. 从双重视角探索技术与关系如何影响用户购买决策,基于刺激―机体―反应框架,构建了以技术可供性和强、弱关系为刺激因素,信息诊断性和意外发现性为内在机体状态,社会化购买意向为“反应”的理论模型,探索了用户社会化购买行为的发生机制. 以具有社会化购买体验的微信用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 SmartPLS 3.0 对模型进行了路径检验和假设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 技术可供性与弱关系对信息诊断性和信息意外发现性具有正向影响; 弱关系对信息意外发现性的影响作用大于强关系; 信息诊断性正向影响信息意外发现性,信息诊断性与意外发现性对社会化购买意向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然而,强关系对信息意外发现性的影响不显著. 信息诊断性与信息意外发现性部分中介了技术可供性对社会化购买意向的影响,完全中介了弱关系对社会化购买意向的影响,信息诊断性部分中介了强关系对社会化购买意向的影响. 为进一步探究社会化购买行为提供 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多维视角研究工业服务市场服务质量对客户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建立了一个反映服务质量的不同维度对各个行为意向产生直接影响的概念模型。然后,对工业品物流服务行业客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统计软件SmartPLS 2.0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业服务市场,服务质量的硬件环境质量、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均对客户重购意向和传播积极的口碑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硬件环境质量,其次是技术质量,最小的是功能质量。  相似文献   

15.
尽管现实生活中多数餐饮顾客存在多忠诚与新店铺寻求的融合行为,但已有文献大多将顾客多忠诚与多样化寻求作为两种独立的行为进行研究,很少关注融合行为现象。本文借鉴人口迁移的PPM模型,试图建构并验证融合行为产生的驱动因素统合模型。结果显示,与融合行为的直接效应模型相比,“推力-拉力-系泊”效应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由店铺分类多、替代者吸引力大和转换成本低等资源禀赋构成的拉力效应,对融合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高探索倾向、低财务约束感和低健康理念等个体特征构成的系泊效应,不仅对融合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对推力、拉力与融合行为的路径关系也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在所有因素中,系泊效应对融合行为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拉力效应,推力效应的影响不显著。本研究建构了顾客多忠诚与新店铺寻求融合行为产生的“推力-拉力-系泊”效应模型,验证了PPM模型的适用性,实证了各因素的作用机制和作用大小,为餐饮顾客融合行为产生的驱动因素及个体差异提供了统一框架和系统解释。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服务场景日益受到学者和实务人士的重视。基于 S-O-R 范式、流体验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相关研究成果,从顾客在线购物体验的视角构建网络服务场景对顾客在线行为意向的作用模型。收集416名网购者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假设。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服务场景显著正向影响顾客流体验,顾客流体验促进顾客的在线行为意向,并在网络服务场景与在线行为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顾客调节定向在网络服务场景与流体验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网络商店中的审美诉求因素和功能布局因素对促进定向顾客的流体验的影响作用更强,财务安全因素对预防定向顾客的流体验的影响作用更强。研究结果有利于学界和业界更好地理解网络服务场景因素刺激下顾客的行为动机,采用网络服务场景等易操纵因素制定顾客在线购物体验提升策略,并最终提高 e-绩效。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智造”的背景下,企业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研发人员作为企业创新的实践者,探究影响其创新行为发生频率和质量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构建“差序氛围感知-工作敬业度-创新行为”的中介模型,通过对552名研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组织支持感正向影响研发人员主动和被动创新行为,差序氛围感知负向影响研发人员主动创新和被动创新行为,工作敬业度在两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重复购买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东进  杨凯  周荣海 《管理学报》2007,4(5):654-659
探究了感知价值、顾客满意、转移成本和消费时间间隔4个因素对重复购买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感知价值、顾客满意、转移成本对重复购买意向有正相关关系,而消费时间间隔对重复购买意向并无显著的影响关系。同时,感知价值与顾客满意之间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转移成本与顾客满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内部人身份感知为中介变量,差错反感文化为调节变量,对来自15家企业的324名员工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构建了魅力型领导对员工亲社会性规则违背行为(PSRB)的作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魅力型领导对员工的PSRB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部人身份感知在魅力型领导和PSRB之间起到完全的中介作用;差错反感文化对内部人身份感知和PSRB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差错反感文化能调节内部人身份感知在魅力型领导和员工PSRB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差错反感文化程度越高,魅力型领导通过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PSRB的间接关系越弱。  相似文献   

20.
中国背景下CSR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当今,积极的社会责任行为已经成为企业获得消费者认同和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尽管现有研究已经证实,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确实存在显著影响,但是对企业社会责任在消费者层面的影响机制、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心理反应等方面的研究仍十分有限,对这些问题的实证研究则更是缺乏.本文试图构建一个包含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良好公司声誉、消费者企业认同和消费者购买意向在内的概念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不仅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还可以通过良好的公司声誉和消费者对公司的认同感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而且,间接作用的强度要远远大于直接作用;公司声誉和消费者企业认同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购买意向起影响作用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