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识人用人工作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识人是用人的基础与前提,用人是识人的目的与归宿。只有识好人,才能用好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党的干部“四化”方针、“德才兼备”的标准和“群众公认”的原则和程序,克服心理上的偏差,才能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真正发挥人才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为政之举在于人,选人用人是关键。选人用人,标准当先。德才兼备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选人用人标准。怎么选人用人?党中央要求“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而这一标准和方法的具体化,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靠得住、有本事”。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提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是对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必须坚持用好的制度选人用人,必须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用人.  相似文献   

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干部.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着力实现"以人选人"向"以制度选人"的根本转变;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考核评价干部;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的预测性研究,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巡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不断提升选人用人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艳清  张燕楠 《理论界》2006,(4):184-185
本文在与“圣经”原型的对照中,作者从另一个视角分析了托马斯·哈代《卡斯特桥市长》中的主人公边克·亨察尔悲剧:人束缚于来自自我的弱点——嫉妒和野心。《圣经》作为西方文化遗产对西方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卡斯特桥市长》可视为圣经文化产物之一。对《旧约·撒母耳记》中扫罗与大卫的故事和《卡斯特桥市长》中亨察尔与伐尔伏雷故事比较研究,使我们不难看出人与自我的冲突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治国之道,唯在用人”。选才用人是各级领导者的基本职责。能否正确地选才用人,是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事业成败的大事,也是实现科学领导的关键。因此,领导者必须重视选才用人,正确掌握选才用人的标准,研究人才的选拔、使用和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7.
干部制度事关选人用人的导向 ,规定和体现着用什么样的作风选人和选有什么样作风的人。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迫切需要和深层动力。围绕作风建设 ,干部制度改革要以树立和强化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为目标 ,促进以好的作风选人 ;要把作风表现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确保选作风好的人  相似文献   

8.
清朝皇帝康熙是历史上颇有作为的人物。他懂得政无大小,得人为本的道理。登基不久,他就指出:“致治之道,首重人才”,(《清圣祖实录》卷44,页11。以下凡引此书,只注明卷数与页码),“治国家者,在有治人不患无治法耳”(卷83,页17)。他在位六十一年(1662—1722),对选才、用人、察吏始终殚心竭力、慎密图维,虽谈不上能知奇士,善驭雄才,但却扭转了登基伊始文治不光的局面,一度“廉吏辈出”(《清史稿》卷111《考绩》),成为他在守成之中兼寓创业之勋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人的发展与解放必须依赖对物的生产和占有,但人的彻底解放必须把物变为人的世界与人的关系中的现实因素。人只有自觉地按照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去活动、生活,用人的方式去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建构人的关系与人的世界,才能解放人自己。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当前分配机制与用人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分配机制与用人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比较,提出了改善分配机制和用人环境的对策,对建立科学的分配机制和良好的用人环境提供了可操作性的依据,对于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经治国与汉代用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治国与汉代用人晋文汉代以经治国是一个古老而又没有深入研究的课题。为抛砖引玉并求得教益,本文拟就汉代用人与以经治国的关系作一粗略考察和分析。据史书大量记载,汉代自武帝"独尊儒术",其用人便深受经学的制约和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统治者依据经学制订了一整套...  相似文献   

12.
雍正借助引见制度考察臣僚,于一面之际考察官员的见识、才能、性情等等,但它难以准确反映官员的真实情况,误察、失察在所难免;他利用密折奏报监察百官的任职、品性、操守等等,洞微察隐,鉴察严明;但诈伪之辈往往"挟保荐而放恣上司",官场舆论真伪莫辨,雍正也难免遭受欺隐蒙蔽。其统揽大权,穷一人之力无法明察天下百官,是其察吏之术的根本缺陷。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谁拥有人才,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目前,各地区、各部门为了提高各自的生产运营效益、增强竞争实力,纷纷亮出自己吸引人才、完善用人机制的高招,检察机关亦不例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检察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以新的方式、方法完善检察机关的用人机制,已越来越成为检察机关思考的重要课题。在检察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抓好用人问题,无疑是新形势下开辟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的切入点。 完善用人机制是一个全方位的问题,检察机关要想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将工作对象管好、用好、使用好。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包括事业成败 ,关键在人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 ,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选拔任用干部 ;选人用人要解放思想 ,破除论资排辈 ,选贤任能 ;选好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侵权责任法》将单位责任与雇主责任规定为统一的用人者替代责任。用人者替代责任应采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在劳务派遣法律关系中,派遣单位与用人者之间为民事合同关系,派遣单位与受派劳动者之间为特殊劳动关系,用人者与受派劳动者之间为衍生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关系应视为共同雇主与受派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对于劳动者在劳务派遣中的职务侵权行为,用人者承担无过错责任,派遣单位承担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16.
深化领导干部队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当前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是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与重要基础.选人用人公信度是社会对选人用人工作的信任程度,包括社会公众对选人用人工作的满意度和对被任用干部的认可度两个方面,前者是选人的社会风气问题,主要体现公平公正的要求:后者是用人的社会导向问题,主要体现科学性的要求.选人用人公信度评价指标体系是检验选人用人工作信任度和被任用干部认可度的测量器.构建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公信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刘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作耀 《文史哲》2002,(2):55-60
刘备“折而不挠”,终得一方天下。他的坚韧精神值得赞许,但其为人和政治、军事才能皆不足称,是一个两面性突出的人物,一位平庸君主。他重义、爱民,但心存诡诈;用人尚贤,但不明于察,不善罗致、使用、培养人才;尚儒,但不喜读书,思想和政治上均无建树;峻刑苛法,但执法随意;历经沙场,但不善用兵。三国鼎立,蜀汉先亡,刘备、诸葛亮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救灾用人关系到救灾的成败,因而"救荒贵在得人"就成了明代人的普遍认识.明代救灾官员的选任,既重廉洁.亦重能力,强调廉、能的结合.在救灾用人实践中,既承继传统的遣使救灾,又充分发挥巡抚的多重作用,并重视府州县赈务官的选任.但明代的救灾用人无法脱离整个吏治环境而独立存在,故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9.
朱熹与胡宏的门人和子弟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学术论辩。他们的辩论主要围绕着性之善恶、以觉训仁、涵养与察识、观过知仁等问题而进行。朱熹认为胡宏是"性无善恶"者,胡宏的从弟胡实提出不与动对之静等观点来证明胡宏不与恶对之性论,遭到朱熹的批驳。胡宏门人和子弟推崇以觉训仁以及观过知仁等观点,亦为朱熹反对。在察识与涵养问题上,朱熹主张涵养和察识并进,而以涵养为本,胡宏的门人子弟等湖湘学者则只主张先察识后涵养。  相似文献   

20.
速混察·阿合是伊利汗国政治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先后侍奉过旭烈兀、阿八哈及阿合马三代伊利汗,并一度参与辅政,地位十分显赫,然而过去的西方学者几乎都将他与另一位出自蒙古速勒都思部的同名显贵混为一谈。本文通过波斯、汉文史料的对勘,考证出速混察是畏兀儿人,并对其生平事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就畏兀儿人群体在伊利汗国政治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探讨,指出他们是汗国统治集团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