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淼 《西部论坛》2021,31(3):72-81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就成渝地区发展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使得成渝地区呈现特有的发展历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旨在探索新时代双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示范,为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重要引领,以及助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当前,成渝城市群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建设能够为成...  相似文献   

2.
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新时代,体育旅游产业呈现出创新性、动态性和群体性等发展特征,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促进经济内循环的有效着力点。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处于快速发展起步阶段的体育旅游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乏力、动能转换不畅、支撑能力欠缺、创新动力不足、发展驱动力不够等诸多现实困境。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旅游产业亟须强化产业融合、提升供给效率、强化创新智力支撑、增强政策供给有效性、加强风险防范,以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量增质升,加速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绿色化”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以及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服务化在我国GDP产值中所占比值越来越大,把“四化同步”适时调整为“六化协调”已是大势所趋。“六化协调”发展与县域产业升级的密切关系为河北省县域产业升级振兴带来新思路,如何做?首先要找差距,抓重点,提升县域“六化协调”整体发展水平;其次要加强“六化”各系统之间互动,提升县域“六化”各系统发展水平;最后要制定区域化的“六化”发展战略,优化河北省“六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4.
山东半岛蓝色休闲经济带是指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四地市中适合于休闲旅游的滨海地区.构建山东半岛蓝色休闲经济带,有利于整合沿海四地市的休闲旅游资源,发挥各地优势,促进资源互补,提升整体竞争力,早日实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战略.建设山东半岛蓝色休闲经济带,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战略的经济增长点,它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提升群众幸福感、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带动山东休闲经济的发展.半岛蓝色休闲经济带旅游业发展模式:多层次的“竞合”发展模式和“竞合”机制的“4-6-N”模式.对策建议:统一海滨城市休闲旅游形象——“东方瑞士”海滨度假连绵带;明确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做好市场细分;共搭区域营销平台,丰富系列旅游产品;以休闲文化丰富休闲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5.
从桂林看交通对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交通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先导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没有交通事业的支持,旅游业将难以发展。1、旅游市场的开发必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构成有六大要素,即:吃、住、行、玩、购、娱,而旅游中的“行”这一要素是进行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这里涉及两点,...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农业和农村不能成为“短板”;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实现农业强国的一个重要方面。产业融合贯穿“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部门的协同作用,优化要素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强国建设。产业融合是路径,建设农业强国是目标,应充分把握两者的逻辑关系;应加强政府和市场的融合,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充分融入现代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7.
三峡·大坝·清江旅游联动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三峡名胜风景区是中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王牌产品,更是湖北建设旅游强省的核心竞争力产品;三峡大坝是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核心产品,更是湖北省旅游精品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一江两山”的龙头产品;清江是中国西南民族风情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湖北省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实施三峡·大坝·清江“一坝两江”旅游联动发展战略,是湖北省旅游业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继“一江两山”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这对湖北旅游形象的整体提升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一坝两江”旅游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重要意义,提出了三峡·大坝·清江旅游联动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王俐  周向红 《浙江社会科学》2023,(6):26-37+156-157
产业数字化是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本文重点关注数字化赋能旅游经济发展的机理与路径。本文通过构建纳入数字化赋能效应的Hotelling扩展模型,从“流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深入探究数字化赋能旅游经济发展的效应、路径及动态演化机理,进而通过测度旅游数字化水平、构建基准回归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Bootstrap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数字化赋能旅游经济发展的路径主要是扩大旅游客流量、提升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和推动旅游消费结构升级;(2)数字化赋能旅游经济发展的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以“质量”路径为主,在西部地区以“流量”和“质量”路径为主;(3)从路径演进看,数字化赋能旅游经济发展的“流量”路径效应日渐式微,将“流量”转换为“质量”是未来旅游数字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的价值在于人们追求和探索新经济的过程中所发现的经济增长新现象和新规律,并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新经济的内涵主要为“边际效益递增、创新驱动和可持续性”.旅游新经济的主要内涵是其生产函数中“知识、生态环境和人自身生产”三大要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和支撑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并决定了旅游业是一个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的开放性经济系统和生活型经济形态.把旅游经济建设成为创新型经济体系、开放性产业平台和生活型社会舞台,将有助于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助推中国旅游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实现西藏旅游“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提升西藏旅游产业竞争力,而提升西藏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则是提升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从六要素角度论述了西藏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运用产业市场竞争力理论对西藏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促进西藏地区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旅游产业是安徽省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虽然目前其发展还面临许多“瓶颈”的约束,但其开发前景诱人。本文认为,安徽省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实行“以黄山为中心,以皖西南、皖西为两翼”和“政府扶持,市场驱动”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杨陆锋 《南方论刊》2023,(9):15-16+19
在世界百年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影响下,中国亟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开放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强起来的重要体现和推动力量,是新发展格局的构成内容和变革动力,是中国参与和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通道。因此,应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开放促进创新、协调、绿色和共享发展,同时兼顾开放与安全,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国目标,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3.
安微省旅游业的基本态势和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是安徽省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虽然目前其发展还面临许多“瓶颈”的约束,但其开发前景诱人.本文认为,安徽省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实行“以黄山为中心,以皖西南、皖西为两翼”和“政府扶持,市场驱动”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产业标准战略:技术基础与市场优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现代产业发展中 ,技术战略已经上升为标准战略 ;不仅如此 ,甚至提升国家竞争力也离不开标准战略。产业标准战略以技术创新为基础 ,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制度保障 ,最终实现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争取更大经济利益的目标。产业标准制定权已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产业发展制高点。发达国家强势推行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战略路线 ,标准战略成为其向全球市场扩张的主要武器。我国在推进产业标准战略中 ,应充分发挥国内市场规模巨大的优势 ,积极参与国际产业标准的修订和创设 ,以在制定国际市场游戏规则中占得一席之位。  相似文献   

15.
建设农业强国:战略导向、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农业强国是中国强国战略体系中的重要基点。中国建设农业强国要立足人口总量大、资源约束紧、地域空间广、不确定性大、小农主体弱等基本国情,结合新的安全观,保证供给、化解约束、强化功能、激活动能、规避风险。建设农业强国应以“安全最大化”为总体目标定位,以供给安全、绿色集约、多功能性、韧性建设、社会化服务等为战略导向。提高供给保障能力,使粮食安全“稳起来”;提升可持续能力,使农业生产方式“绿起来”;增强产业功能,使农业产业链条“壮起来”;提升抗逆韧性,使农业抗风险能力“足起来”;激发主体活力,使农业生产服务体系“融起来”。  相似文献   

16.
在旅游产业营销中,提升营销战略理念对于指导旅游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而目标市场细分则是具体营销策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旅游产业营销实践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资金的制约和对现代营销策略、手段的忽视。对此,应充分认识、调动各层次营销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追求多元主体的协调统一;提升营销战略理念,做到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统一;做好目标市场细分;通过外引内联、招商引资来解决人才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有序推进,顶层设计和规划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核心区建设的空间架构基本成型,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经贸人文交流取得积极进展,但也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独特的区位优势未能发挥、要素产业集聚功能偏弱、社会资本跟进不足等问题挑战。新发展格局下,要把新疆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在融入“两个循环”中凝聚开放发展新动能,拓展提升重要战略通道、要素产业集聚和国际人文交流“三个功能”,正确处理好外部动能注入与内生动力培育等“四个关系”。当前重点是抓好“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推动面向“一带一路”高水平开放,主动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用好用足对口援疆省市和中央企业的多方面优势,探索形成高质量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庆市旅游局树立"大宣传、大促销、大市场、大互动"理念,立足大庆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打造旅游产品集聚区,打通发展共赢通道,推动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从大庆市旅游区域合作的现状与优势,深入探讨大庆市旅游区域合作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庆市旅游区域合作的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早在90年代初,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就确立了“四个一体化”发展战略,实质上也就是以粮食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所谓粮食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通过龙头企业,把粮食生产与国内外市场联结起来,实行种养加、粮牧企、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把原粮从生产到转化、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使加工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目前我省粮食产业化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些地方如肇东、双城等地,出现了粮食精深加工、综合开发和粮食一饲料一养殖一畜产品深度加工的产业化高级形式,不仅成…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川酒文化的“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发展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酒文化旅游可推动酒业经济的发展、地方文化的弘扬、酒类企业的壮大。凝练川酒文化特色,挖掘川酒文化旅游资源价值,以推动该区域旅游资源合理布局,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对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有重大意义。要将川酒文化旅游作为"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专线的核心资源,应从几个方面着手:整合资源,统一规划;打造产区战略,实现生产旅游一体化;塑造各类品牌,多角度吸引旅游客源;搭建立体宣传平台,提升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