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老方式可分为家庭赡养和社会赡养两种。前者是晚辈对上辈的赡养;后者是由社会通过养老金、退休金、“五保户”、“敬老院”等形式对老年人口进行赡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养老方式的趋势正在逐渐由家庭赡养方式转向社会赡养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家庭代际功能关系及其新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代际功能关系是由义务和责任履行、权利享有、需求交换和情感沟通所组成的体系.社会转型之下,亲代对子代的教育义务增大,子代赡养亲代义务减轻;高龄和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对子女尚有照料依赖.随着独生子女一代的长大,女儿在代际功能关系中的作用提高,甚至具有不可替代性;人口预期寿命提高,直系成员存世代数增加,4代存世家庭大幅度上升,可能加大子代的照料负担.整体看子代“回馈”亲代的功能下降,直接影响育龄夫妇的生育行为.子代代际功能关系履行降低有社会福利制度的替代、客观条件制约的作用,也有主观意识弱化的因素,还有约束性制度环境欠缺的问题.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推动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新的代际功能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姜又春 《西北人口》2010,31(3):27-31,36
文章以湖南潭村为田野点,探讨了该社区在打工经济背景下留守儿童的养育模式。由于抚育留守儿童的功能需要,潭村的家庭结构由以核心家庭为主转变为以主干式家庭、扩大式或者联合式家庭为主。家庭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迁,婆媳关系趋向陌生或融洽,妯娌关系变得淡漠或利益化,家庭的“抚育性社会化”功能弱化导致了亲予亲密关系日益疏远。在此背景下,潭村为解决留守儿童养育问题,形成了五种养育模式,即祖父母养育模式、单亲养育模式、外祖父母养育模式、叔伯养育模式以及母系亲属养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家庭代际关系并非只有抚养-赡养一种关系形式.抚养行为发生在父母和未成年子女之间,赡养行为存在于壮年子女与老年父母之间.在成年子女和壮年父母之间还有另一种关系-交换关系.但抚养-赡养关系不能用交换关系去解释,因为它不是严格意义上行为主体之间的交换关系.完整的代际关系既有抚养-赡养关系,又有交换关系,两者具有并存特征.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代际关系的层次和类型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李婷  宋健  成天异 《人口学刊》2020,42(3):5-17
发掘中国社会特有的家庭结构变迁模式是理解中国家庭变动特征的关键,也是许多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基于9期的中国营养追踪调查(1989-2011)数据,利用分层交叉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模型观察我国三代直系家庭在三个时间维度上的演变趋势。研究发现在年龄维度上婴幼儿以及老年阶段仍然拥有较高的三代直系家庭比例,这体现了直系家庭在抚幼和养老方面发挥的重要功能。在时期维度上三代直系家庭比例并没有展示出显著的变化趋势。相较于时期,嵌入社会变迁中的队列趋势是三代直系家庭结构变迁更为重要的驱动力。队列的三代直系家庭比例在整体上呈现出U型趋势,较老的队列处于直系家庭的可能性逐渐下降,而幼儿队列处于直系家庭的可能性不断上升。该趋势代表了老龄群体的"去直系化"与幼儿群体的"直系化"倾向。研究结果表明,在私人领域,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这些现代化因素仍然在促成家庭的小型化;在公共领域由于家庭职能(抚幼和养老)在向社会职能转变过程中的波折与分化,个体家庭会调整结构形态以应对不同阶段社会资源与风险的变化,从而塑造出了我国三代直系家庭结构的变迁模式。这不仅仅代表了传统和现代的博弈与融合,更是代表了一种家庭的实用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代际关系是家庭幸福,社会稳定为重要关系之一。在中国传统的家庭关系中,十分注重家庭亲子关系、即上下代之间的关系,养儿防老,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社会学家把这代际关系称为双向反馈模式,作为传统美德而在中国社会,家庭中世代相传。社会主义建设更是把文明的家庭代际关系放在首位。在人口老龄过程中,随着家庭中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代际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同时,家庭外部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由此而来的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的变化,综合起来促使传统的家庭代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模式受到了严…  相似文献   

7.
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从人口学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原新 《人口研究》2004,28(5):48-54
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数量逐年递增,其家庭养老问题倍受关注.本文对独生子女家庭的代际年龄、人口和支持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以往的许多相关研究过分地夸大了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供养的严重性,在大多数情况下独生子女是可以胜任老年人照顾的;独生子女家庭是被简化到极至的高风险家庭结构,要对"空巢"家庭给予特别关注;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人赡养应该是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种种迹象显示,为亿万中国老百姓固守了数千年的“养儿防老”观念,正伴随着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社会经济根基的松动而趋于淡化。究其缘由,至少可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历经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实践,国人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老年人口群日愈壮大,“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已经过时。与此同时,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又形成了整整一代独生子女,这使得当代中国家庭的代际结构越来越显现出所谓“四、二、一”的典型代际结构特征,其结果迫使以居家养老与子女赡养相结合为特点的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变得越来越可望而不可及;二是面对市场…  相似文献   

9.
李飞 《南方人口》2014,(5):46-57
本文是在云南大理白族农村社会调查基础上的一个人类学研究的尝试。作为白族农村的一种家庭养老方式,分养对赡养父母的责任做了较为清晰的规定,即由长子来赡养父亲,次子赡养母亲。因此,厘清分养这种家庭养老方式的特征及其后的文化内涵是本文的工作之一。不过随着社会的变迁,尤其是白族家庭子女数的减少,分养这种养老方式将来也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老"、"养老"等日常概念做出了一点反思。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不同类型家庭的养老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在今天仍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老化的发展趋势决定着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并存是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在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家庭在经济上赡养老人的功能逐渐被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所代替,但对老年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仍是家庭养老的主要内涵.然而,家庭作为养老的依托和载体,其结构、规模正逐渐核心化、小型化,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趋势,这对家庭养老又将产生什么影响?所以研究分析目前中国城市家庭结构与老年人生活起居及精神面貌的关系,对巩固我国的家庭养老功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人口调查与人口普查给我们提供了有关家庭规模与家庭结构的一般数据,但这些数据所提供的只是某一个时点的横断的信息,人们很难从这些数据中找出各人口要素变化对家庭状态变化的影响程度,而家庭规模与结构是过去多年来各种人口、社会、经济等要素影响的综合效应。对此,曾毅教授所建立的适于中国情况的“家庭状态生命表模型”正可以发挥作用。家庭状态生命表的基本原理与传统的生命表类似,用于估算一批人在生命历程各个阶段的预期婚姻状态、胎次状态、存活子女数、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对幼年子女或未成年子女的抚育、对老年父母的赡养年数、以及处于“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抚养负担的年数等,如果这批人遵  相似文献   

12.
家庭观念是维系家庭及其功能运行的文化基础,是塑造家庭成员人格、价值观及家庭资源分配原则的内应力。但是家庭观念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时间和家庭的每一个新发展而发生演变。因此,家庭观念的代际差异既是家庭变迁的重要表征,也是衡量家庭变迁发展方向的关键维度。本文基于河南、山东和天津三省五市的1 077个样本,运用“传统-现代”和“家庭中心-个体中心”二元分析框架创建并检验用于测量中国情境下家庭观念的5级李克特量表,分析处于已婚已育生命周期阶段的受访者在家庭观念上的代际差异。本土化的家庭观念量表具体由赡养观、对后代责任观、代际平等观、家庭-个人利益冲突和孝道观这5个维度构成。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样本对传统的家庭观念仍具一定程度的认可度,但是与年长一代相比较,年轻人对传统家庭观念的传承与变化的分野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年轻人较好地传承了向上的代际支持观念,孝道观和赡养观在代与代之间保持了较强的稳固性。但是年轻人在后代责任观、家庭利益优先等观念上更为弱化,更加追求代际平等和个人利益。对于处于已婚已育生命周期阶段并有多个家庭角色主体体验的青年群体,在保留了较强向上代际支持意愿的同时,更加崇尚个人意志和个体自由。  相似文献   

13.
“丁克”作为一种的新兴家庭模式,其内涵和外延都早已超出“自愿不育夫妇”的定义范畴,而以一种下一代缺失的家庭模式与其他家庭相区别。由于主观以及客观的诸多原因,这种家庭模式被更多的第二代农民工采用。另一方面,老龄社会中的独居老人及完全由老人组成的“纯老家庭”已经事实上形成了下一代或者下下代的缺失,从而构成了“老龄丁克”。“丁克”在内涵和外延上的扩大,已经使“丁克群体”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逐渐壮大的特殊群体。其对社会结构多方面的影响已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都需要引起重视,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家庭变迁是探讨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视角。基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结合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家庭规模、家庭关系、家庭策略3个方面对20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家庭变迁的特征和趋势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家庭代际结构转向以一代户为主,家庭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且以核心家庭为主;家庭关系趋向平等化和民主化,家庭生产功能日益扩大化,家庭赡养功能在城乡之间呈现不同特点,一些家庭问题开始凸显;在城乡中国和全球化背景下,家庭策略选择表现为当代中国家庭在应对复杂多元社会变迁时的主动调整与适应。未来中国家庭类型在日渐多元化的同时,将依旧以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户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户代际结构的分布则能从直观上认识家庭户结构。本文基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分代家庭户数据及相关资料,以空间自相关分析为基础,对五普数据中的分代家庭户比例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其空间分布特征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空间分布,采用GIS方法得到分代家庭户比分布图,分析发现:二代户仍然是中国家庭户的主要模式;不同地区分代家庭户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差异,北方地区的二代户比例最高;三代户与四代以上户分布特征相似,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分代家雇户的分布与绎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养老模式转型阶段关于“孝道”的思考王家春人类社会的养老模式延续到今天,可大致分为两大主体模式: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模式,一种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模式。东方养老模式系指以三代同堂为主要方式的家庭养老制度。西方养老模式则指以高福利为主要特征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梁中堂、翟胜明在来稿中对老年人社会服务进行了探讨。作者提出“老有所养”主要是指老年人如何被赡养和由谁赡养的问题。这里的赡养除了提从物资生活所需(即生存资料或费用)外,包括给老年人提供精神生活方面的服务,如帮助老年人料理家务、疾病护理、娱乐活动,等等。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唯有家庭养老、家庭服务,才是老年人生活幸福的最好的方式。作者着重强调的是:老年人社会服务适应的是商品——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聂佩进  王振威 《西北人口》2007,28(3):62-68,74
儒家伦理道德教化下的中国家庭,遵循着“反馈”传承模式,奉行诸子均分财产的制度。随着子女(主要是儿子)成家立业,父母会逐渐把家庭的财产以及家庭事务决策权转交给下一代,而老年的父母会由儿子们共同赡养。在此过程中,两代人的家庭地位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本文利用2005年“河北省农村地区婚姻家庭变迁社会调查”数据,选取结婚和分家两个事件,详细论述财富在父代和子代间转移的方式、时间、数量等,帮助我们揭开家庭财产转移的“黑箱,”理解亲子两代强弱地位的互换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朱静辉 《西北人口》2010,31(3):51-57
本文以薛村为个案。认为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小型化特别是老年空巢家庭或者单身老人家庭的核心化带来了家庭养老的困境,家庭结构核心化趋势是代际关系变迁的某种外在表现形式。原有家庭内部的代际关系变迁成为家庭结构与老年赡养变化的主要原因。短时间的理性的代际平衡并不是建立在代际双方共有认同基础之上的.老年人仍然以长时间的道德与感情的互惠模式考虑与子辈之间的关系。但是子辈却愈发用现代的理性方式考量代际关系。赡莽老人的动力不是来自于生我养我的父子之恩情。而是一种与市场交换形式相类似的有来有往的给予方式。家庭养老模式的内涵和原则产生的变化使得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下降.在此之中国家成为老年人所期盼的救济对象,但国家的有限资源无法对老年人实施全面的救济。改善老年人生活仍然应以原来的家庭养老模式为基础。并且对之加以外部制度建设和内部社会化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中的离婚问题:成因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深入推进给现代社会婚姻家庭关系所带来的重大变化之一,是离婚问题日益突出,离婚率趋向上升。究其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社会由家庭所承担的各种重要的社会功能,如生产功能、消费功能、性生活功能、生育功能、抚育功能、情感功能、娱乐功能、赡养功能等,在现代社会逐渐外移、淡化或社会化,夫妇共同的责任与义务随之削弱,从而导致维系婚姻家庭关系的传统纽带愈益松弛乃至消失。 第二,现代社会成员社会流动性强,人们活动的空间大大拓宽,选择的自由度大大增强;但同时也对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1)现代社会不同地区、职业乃至不同国别之间的横向流动的增加,使人们接触面扩大,在婚姻家庭关系上重新选择的可能性增多;现代社会阶层体系日益开放,人们在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上升,这种变化同时伴随着个人身份、地位、声望的升降,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可能难以维系而要作出相应的调整。(2)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