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丰富多采、意蕴丰富的传统节日,并通过传统节日的运作,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中国和日本也不例外,均拥有各自热热闹闹的传统节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蕴涵充实丰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奔流之中,形成并发展了众多的民族传统节日,这一文化遗产无疑是振兴中华,复兴国魂的强大动力.日本岛国由于地域关系,历来受大陆中国文化影响尤甚,历史上随着全方位学习中国文化热潮的兴起,节日文化也传到了日本.他们经过吸收、改造并融入了本民族的文化意蕴,从而形成了日本民族的节日.同时,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又形成和发展了众多的节日,目前流行于日本各地五花八门的"祭り"就是如此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从“曲水流觞”到“曲水之宴”——中日上巳节文化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庆活动是民族文化的窗口,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上巳节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中日两国民俗文化的重要遗存.本文研究了其在典籍中保留的固化形态,还考察了其在田野中的活性遗存,并进行了比较研究与分析,这对上巳节文化的深入研究与应用研究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维跃 《社科纵横》2006,21(6):112-113
中华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历史发展的见证。这些节日,千百年来成了传承、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工具。在商业大潮冲击下的今天,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意义渐渐发生了变化,世俗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保护中华传统节日,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嘉  张九海 《社科纵横》2012,(4):144-146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不断积淀和嬗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节日体系不断完善,但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现代文明的发展、洋节的兴起,传统节日出现式微的态势。目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被列为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有所回归。传统节日中的优秀的文化资源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节日文化的顺畅发展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11世纪至15世纪是文化整形和再造并形成日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时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表面上看,这一历史时期充满了战乱,贵族内部争权夺势,土地所有者不断侵蚀扩张,劳动群众的反抗此起彼伏,原有古代贵族的“国家”躯壳遭到破坏,古代贵族建造的唐风文化也不再象过去那样充满魅力。但是从实质上说,这个历史时期正是阶级关系激烈变动,整个民族对于文化创造实行广泛参与以及文化能量积蓄和释放的时代。经过这个历史时期,日本文化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通过继承和转形取代了唐风文化。数百年的文化再造运动培育了新型的日本中世文化,形成了后世日本民族文化基本框架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谢菊兰 《社科纵横》2009,24(1):121-123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同时也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讲“和合”,主要是用以处理人际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强调要使这些关系保持和谐一致,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7.
日本经济衰退的文化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民族性格的反映,每一民族都生存在属于它们的民族文化之中。文化的积淀影响着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形成,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任何经济制度的延伸都源于深层的文化背景,日本当然也不例外。日本民族的文化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曾在战后日本经济重建中发挥出巨大的动力,使日本由一个战败国迅速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  相似文献   

8.
<正>神道是日本民族固有宗教,是日本文化的核心,其不仅与日本历史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对当代日本人的社会生活也产生着深刻影响。可以说,不理解神道,就无法理解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9.
陈露  张玉勤 《阅江学刊》2012,4(4):144-148
汉文化深深影响着邻近诸国,日本文学在汉语文学的学习中继承、发展。两国在文学之道上都有"风雅"观,风雅由中国传入日本后发生了流变,日本沿用了"风雅"二字,但并没有完全接受,而是结合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雅观,与中国重在发挥社会政治功用的中国风雅观截然不同,这反映了中日两国审美意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传统节日,作为传承民族精神,维持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民族习俗;因而如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便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繁荣的重中之重.本文籍此,首先阐述了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意义,解决了为什么要保护传统节日的问题;其次分析了以四大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了传统节日发展的阻碍;最后提出了保护、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每一种民族文化在它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同时也就形成了相应的民族心理素质和心理结构。 日本历史上经历了两次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次是古代汉文化大规模的涌入,一次是明治维新以后欧美文化的影响。两次外来文化与日本大和民族土著文化之间的冲突、融合,产生了一种既非日本土著文化又非中国汉文化和欧美文化的新文化形态。与此同时,也相应地形成  相似文献   

12.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中、日神话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话是民族精神最集中、最本色的闪光 ,是民族文化最悠久古老、最顽强健壮的生命之根。“氏族社会的各种宗教行为和神话都不是真正个人的东西 ,他们实际上是某种集体意识的表现。”1 因此 ,要认识和剖析一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文化的真正本性 ,神话是关键命脉所在。  中国和日本 ,作为隔海相邻的两个东亚民族 ,在其文化的史前时期 ,都曾经产生过丰富而美丽的神话 ,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中日神话各有其形成的本源 ,无论在内含气质或外观形态上 ,两者皆不尽相同。中国神话庄严而含蓄 ,洋溢着人与神斗争的色彩 ;日本神话勇武而外露 ,显示着…  相似文献   

13.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是该民族长期发展的积淀物,它有产生、形成和发展、丰富的过程。它不仅对本民族的过去有所反映,也是现在、未来该民族精神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民族文化的全面进步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民族的精神文化主要指的是该民族的传统文化。从理论上讲,传统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文化上一脉相承。日本的相当多的传统文化艺术大多源自中国。然而在文化观念上却显示出两国的解释学差异。中国人最注重“道”而不轻言“道”。中国文化中的“道”更为沉重,更为超越,更为终极,是一个深层次的概念。而在日本文化中,音乐、书法乃至武术进击等都常以“道”名之,蕴涵着幽闲古雅的温柔之美,但缺乏一种撼动人心的气质和精神禀赋。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刻原因在于中日两国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5.
杨芬霞 《唐都学刊》2005,21(3):31-35
梅花和樱花是深受日本诗人青睐的名花。在日本汉诗中,同样来自中国,外形有几分相似的梅花和樱花具有截然不同的审美意象和美学意蕴,却共同形成了日本咏花汉诗闲雅、淳朴、幽寂、感伤的诗歌风格。这与梅花和樱花所具有的独特品性、日本民族文化的积淀、中日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古诗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始原文化看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吕超现代日本文化是由以始原文化为起点的传统文化发展而来的。经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和逐渐积淀,日本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有别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精神,民族性格正是这种文化精神的外化表现。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是人在与...  相似文献   

17.
书法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艺苑中的一支奇葩。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书法以它神奇的魅力,冲破民族、疆域的局限,远播重洋,驰誉海外,为民族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书法自汉代传入日本后,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日本人民借鉴、融贯中国书法,逐渐形成了“书道”,使之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神道教是日本民族两千多年来精神行为的重要积淀,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是在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系统的神道理论,构成了日本民族文化的核心,在日本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至今仍然影响着日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作为与日本一衣带水的中国之学者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牛建科教授的《复古神道哲学思想研究》便是该研究领域中的最新成果,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为系统、全面的复古神道哲学思想研究专著。该书采取历史的纵剖面与阶段性的横断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以丰富的第一手…  相似文献   

19.
人类历史的进步是以其整个文化的进步为标志的。在“历史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史”的今天,各民族间文化的碰撞、冲击、融合的范围就会愈来愈大,程度也就愈来愈深。文化整体结构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是一个民族具有生机和活力的表现,是推动民族文化进化和社会历吏发展的内在机制。笔者试图用结构学的原理,讨论日本文化结构的特性、成因及其功能,这对于认识日本文化结构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对于重构中国文化以推动今天现代化的实现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论文化发展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发展权是公民个体及其组成的集合体包括一个民族、区域、国家拥有的文化得到保护与发展并由此获益的权利,是发展权的重要内容。任何国家、民族、区域的文化都具有特定的尊严和价值,应当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在全球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在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形成一定冲突的情形下,本文以人权法哲学为指导,从发展权和文化权的交叉研究入手,提出了文化发展权的定义、内涵、价值功能以及保障制度、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