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作为逻辑的辩证法来分析资本主义这一特殊社会经济形态的时候,提供了研究辩证矛盾的范例,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一般矛盾的学说。《资本论》逻辑中所运用的全部逻辑概念及其它们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的联系和转化,不过是资本主义这个“不断在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的矛盾发生、发展和克服的理论抽象。《资本论》的逻辑可以说就是辩证矛盾的逻辑。本文试就辩证矛盾在科学抽象中的作用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列宁说:“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资本论》的逻辑,是指《资本论》范畴的辩证运动;《资本论》的辩证法,是指资本主义的客观过程的辩证运动之描述;《资本论》的认识论,是指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的辩证过程之描述。所谓三者是“同一个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的伟大绝不仅仅在于其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更在于它蕴含了未来的社会建设逻辑。如果说《资本论》既属于一部哲学著作又属于一部经济学著作,那是因为《资本论》既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又阐明了资本主义如何灭亡。《资本论》的这一写作特性表明,《资本论》还应该属于社会哲学著作的范畴。因为《资本论》所阐释的不仅是一种具有批判性质的学说,而且还是一种蕴含着以建构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为己任的学说,即《资本论》批判资本主义体制不是最终目标,构筑共产主义体制才是它的终极追求。按照社会哲学的学科原则理解,《资本论》中的资本逻辑批判不只是包含抽象性质的宏大叙事式的社会批判,而且还包含有社会实践中存在着有比资本主义体制更为合理的社会形式的思想意蕴,而表征这一思想意蕴的社会哲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就应该被称为马克思的社会建设逻辑。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巨著,又是一座蕴藏着哲学、史学、文学等丰富知识的宝库。我们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要学习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资本论》中的经济理论,而且还要学习其科学方法。马克思所运用的方法“正是辩证方法”(《资本论》第一卷第23页,以下凡引自本书的均不注出处)。正如马克思自己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所说的,他的辩证法是在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形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所吸取的就是“他第一个全面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马克思的质量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具体运用,是运用质量互变规律来进行质量分析。本文试图结合对《资本论》的学习与研究,谈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质量分析法的一些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术界对《资本论》方法中的逻辑与历史一致性问题展开了研究和讨论,主要集中在《资本论》是否贯彻了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原则。对这个问题,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认为,《资本论》的方法中没有把逻辑与历史一致当作一条原则来加以贯彻,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并不是《资本论》辩证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说《资本论》逻辑与历史一致是对马克思的方法做了黑格尔主义的歪曲。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资本论》彻底贯彻了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原则。认为《资本论》研究的主体是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在《资本论》中,逻辑无条件地同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历史一致,而同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历史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在某些地方一致,某些地方不一致。争论的双方有一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伯尔尼笔记”中,以黑格尔的《逻辑学》为出发点,去重新解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出了《资本论》中“大写字母”的逻辑。在列宁看来,《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黑格尔逻辑学中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就是:逻辑科学走的是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内涵逻辑。马克思的《资本论》吸收并发展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把黑格尔的概念的内涵逻辑发展成了历史的内涵逻辑。因此,《资本论》的逻辑作为“大写字母”的逻辑指的不是《资本论》的叙述逻辑和研究逻辑,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逻辑。这种历史发展的大逻辑是人的存在方式的逻辑和人类社会发展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人们只注意从政治经济学、哲学等的角度研究《资本论》,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我们同时注意从逻辑角度研究它,会更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运用《资本论》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以政治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在这里,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唯物辩证法和逻辑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逻辑角度看,马克思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逻辑思维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发展规律,其中最典型的是科学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它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结论经受了实践的考验 ,创立了政治经济学理论 ,而且在于它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和发展。《资本论》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哲学思想。唯物辩证法思想不是零散的 ,而是系统的。它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事实论述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既体现了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精神 ,也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概念具有三重逐渐递进的逻辑层次:一是抽象层面上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历史形式所共有的"一般劳动",二是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指挥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三是代表着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劳动"。在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到《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过程中,马克思逐步推进了关于现实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从资本本身的内在矛盾运动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合理性与历史暂时性。以历史辩证法清晰地梳理《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概念的逻辑演进,是把握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当考察《资本论》的辩证法时,人们习惯于把辩证法三大基本规律列举出来,然后再从《资本论》中找出一些实例来说明它。对《资本论》中的方法论作这样的理解,正如列宁指出的,不是把辩证法当做认识论,而是当做实例的总和。列宁认为《资本论》之所以是科学的巨星,在于把辩证法纳入认识论,把认识规律上升到逻辑,即把“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一门科学”(《哲学笔记》357页)。  相似文献   

11.
OECD数据库显示,近半个世纪以来,失业率呈现震荡性上升的趋势。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伴随科技革命的推进,科学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就业情况却并不乐观。在这种情形下,反思随着科技进步引发的劳动力替代、失业等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关注科技与劳动的对立并非对科技发展的合理性本身提出质疑,而是对科技资本主义运用的后果进行反思。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关于这一问题有较为丰富的论述,基于对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研究,可以看到,在资本影响下科技与劳动的对立开始于科技对劳动的替代,对立的前提是科技的资本主义运用,而对立的结果是失业率震荡性上升以及资本对人的本质的剥夺。机器替代劳动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与劳动资料相异化,工人的劳动是丧失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孤立劳动。因此,解决对立必须要实现劳动与所有权的统一。盲目顺应资本主义生产逻辑只能导致人类被异化的科技所主宰。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黑格尔哲学史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历史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相统一,并且把这一思想运用到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体系中去加以解读,从历史学自身发展的哲学反思角度说明了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思想出现的必然性。对于"现实"、"历史"、"逻辑"这些基本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具体含义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统一"思想的深刻内涵。在解读"历史与逻辑统一"思想的过程中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当下,资本逻辑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学界的研究热点,而厘清资本逻辑概念需要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中心,通过依次辨析“资本”“逻辑”和“资本逻辑”三个概念来进行。资本是物、增殖价值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逻辑是以否定性和必然性为核心特质的辩证逻辑,资本逻辑则是资本在否定性运动中所呈现的必然性。其主要表现为三重维度:一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普遍化的必然趋势,二是资本增殖规律和积累规律,三是资本关系普遍化的必然趋势。在现代化进程中,资本逻辑通过主导物质生产、形塑社会关系和建构思想观念等形式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统治,其由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逻辑。只有超越资本逻辑的全面统治,才能使人的解放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4.
从《资本论》的人道观看,低碳经济是人类应然且必然的选择,但是经济活动的碳放量并非越低越好,更不是无碳最好,而且低碳经济未必就是人道的经济。从《资本论》的自由观看,经济活动碳放量的高低变化反映了人类自由不断实现的过程,发展现代社会的低碳经济,科技发展是关键,量力而行是基本原则。从《资本论》的正义论看,资本主义制度下高碳经济的高速发展从根本上讲不是源于其制度的正义性而是源于其制度的不正义性。《资本论》对高碳经济的正义审视仍未过时,对建设我国低碳经济的制度保障也不乏现实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15.
王亚南对新中国经济的理论探索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南运用《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对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经济改造与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这些理论探索在当前不仅仍具有现实意义 ,而且对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资本主义与西方经济学 ,以及如何创建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等 ,都有着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都以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却得出了十分迥异的结论.分歧首先产生于基本命题--商品价值,从商品价值开始,到工资、利润及历史观都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因而演绎成不同的理论体系.但是,撇开<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在阶级立场、理论体系和论证方法上的区别,它们在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上,仍然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外在互补性.在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资本论>的指导地位,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又要借鉴和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合理成分,从而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改革实践拓宽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世纪阿拉伯逻辑是在翻译和解读亚里士多德逻辑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继承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基础上又有了不少的发展。阿拉伯逻辑学家把逻辑当作一种工具性学科,充分强调了逻辑作为一种思维工具的重要性;他们普遍认为逻辑由关于概念、定义部分和判断、推理和证明部分两部分组成;另外在模态逻辑和归纳、类比以及逻辑的形式化等方面也有很多贡献。故认为中世纪阿拉伯的逻辑理论在逻辑史上具有重要的传承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逻辑的现代化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 2 0多年来我国高校文科① 进行的逻辑教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反思。指出 ,传统逻辑比较全面地研究了人类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比较系统地、全面地研究了论证 ;它是一切逻辑科学的基础 ;它最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普通思维的逻辑基本规律 ;它虽然具有种种局限性 ,但至今仍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特别是对于高校文科学生来说 )。由于人们对“逻辑现代化”和“逻辑教学现代化”口号的误解 ,我国高校文科的逻辑教学改革走偏了方向 ,致使我国的逻辑教学在近些年来陷入了低谷。我国高校文科逻辑教学要走出低谷 ,必须走出对传统逻辑现代化和逻辑教学现代化认识的误区。传统逻辑现代化的前提是保留传统逻辑而不是以数理逻辑去取代传统逻辑 ;逻辑教学现代化是整个高校的逻辑教学系统要现代化 ,而不是以数理逻辑教学去取代传统逻辑教学。“取代论”者的论据是站不住脚的 ,我国高校文科的逻辑教学仍应以传统逻辑为主 ,数理逻辑为辅。  相似文献   

19.
谈谈非形式逻辑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积极、谨严的分析、评价,以辨别、确定某一论题、论述的是非、正误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论辩思维。非形式逻辑是有关批判性思维———论辩思维的逻辑。2 非形式逻辑仍然以思维形式为研究对象。它之所以叫非形式逻辑,只是说它是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论述的,目的不在于建立形式化的逻辑系统,而是要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论辩能力。非形式逻辑是非数理逻辑的逻辑。3 非形式逻辑是对数理逻辑的否定,是对传统逻辑的否定的否定———在更高基础上的对传统逻辑螺旋形上升的复归。4 非形式逻辑的出现证明所谓的"传统逻辑已经无用,我国逻辑现代化就是要用数理逻辑取代传统逻辑"的说法是错误的。5 今后我国高校一般文科应以讲授非形式逻辑为主,应组织力量尽快编出一批非形式逻辑教材。  相似文献   

20.
经济逻辑学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逻辑学的对象、性质问题是当前学界关注的一个前沿课题。它是综合经济科学逻辑论、经济博弈逻辑论、经济语用逻辑论和经济共生逻辑论的优点,全面总结经济活动的思维特点、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而形成的有机逻辑系统。经济逻辑学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维基石之一,起着理性作用、工具作用和制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