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是科技与文学的一种融合.这种文学形式,以其特有的叙事方式,承载着人类探求未来世界、认知未来社会的精神寄望与诉求.作为世界的共有资源,中美两国的科幻小说在其创作及研究的进路中有着较大的距离差别.美国的科幻小说虽较晚于启蒙国英国,但作为科学技术大国、强国,其创作和研究的超越提速是较大的,出现了诸如罗伯特·海因莱因及《星船伞兵》、艾萨克·阿西莫夫及"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等等这样的科幻小说巨头及巨作,研究的深入跟进亦趋于世界前列;相对而言,中国科幻文坛虽曾有过20世纪50年代的辉煌,诞生了郑文光等名家,但中国现代科幻小说的创作及研究是滞后的.20世纪90年代以降,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王晋康的《逃出母宇宙》等科幻大作的出现,使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及研究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其影响在改变着这一滞后的局面.世界科幻王国终于有了中国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科幻小说在中国基本上不是主流文学,长期以来受到国内评论家的忽视.而在西方,科幻小说已成为一个繁荣的文学形式,很多主流文学作家如 C·S·刘易斯、H·G·韦尔斯、R·吉卜林等作家都创作过科幻作品.因为视角的不同,主流文学作家的科幻作品对科幻小说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本文试以部分美国主流文学作家为例来做说明.  相似文献   

3.
科幻小说《饥饿游戏》是苏珊·柯林斯的代表作,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对柯林斯科幻小说的研究重视不够。柯林斯科幻小说在国内的译介与传播,经历了冷遇期、觉醒期和黄金期三个阶段。研究主要聚焦于综述、主题、审美三个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国内柯林斯科幻小说研究仍然存在研究范围过于狭窄、方法比较单一、传播形式不够多样等不足,期待更多创新与拓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美国族裔文学研究的兴起,美国印第安文学也渐渐走近国内批评学者的关注视野.不同于国内研究大热的其他印第安作家,女作家琳达·霍根的作品至今还没有特别系统的研究综述分析,对霍根作品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了可以反映本土裔美国文学批评在20世纪的整个发展动态.霍根的作品独跳跃自身特定的部落文化传统,通过对部落历史再次进行文学创作,不断思考部落文化传统认知体系和西方主流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融合.  相似文献   

5.
科幻小说在中国基本上不是主流文学,长期以来受到国内评论家的忽视.而在西方,科幻小说已成为一个繁荣的文学形式,很多主流文学作家如C·S·刘易斯、H·G·韦尔斯、R·吉卜林等作家都创作过科幻作品.因为视角的不同,主流文学作家的科幻作品对科幻小说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本文试以部分英国主流文学作家为例来做说明.  相似文献   

6.
科幻叙事集科学元素和幻想成分于一身,与后人类想象紧密结合.从美国科幻文学学术史出发,回溯美国科幻小说对"人"的审视和书写,可以发现其从纯粹地维护人类主体性转向反思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创作流向.以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的"沙丘三部曲"为例,解读作品对人与科技、人与自然、人与生物三种关系的后人类构想,从而探索美国科幻小说有关"人"的书写怎样预示了超前的后人类境况,以及这种境况所带来的对于后人类社会中伦理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文学的杰出代表,科幻小说是她创作的重要部分.2000年以来,国内有关其科幻作品研究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呈上升趋势.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可从简评与整体分析、主题思想和哲学心理等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便于从整体上把握国内莱辛科幻作品研究的特色与趋势.莱辛科幻作品研究在中国形成了几个较为清晰的研究方向,具有自己的特色.期待更多关注,但应积极创新,避免重复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国内对20世纪美国著名话剧家田纳西·威廉斯的研究,主要指出国内研究的趋势是其作品中的创作手法和南方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科学幻想小说大为发展.尤其在科技革命进入高潮的国家里,科学幻想小说犹如汪洋大海,正处于全盛时期.人类从古代起就渴望认识和了解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遇到的事物;但中世纪以前的幻想只是对神和怪的超自然力量的想象,不可能以顽强的生命力活跃于文坛上.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幻想小说才产生出来.英国的作家达尔文、Γ·威尔斯、托·哈卡斯里被公认为近代科幻小说的奠基人.外国现代科幻小说已经越出儿童读物、科普作品的狭小框框,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强有力的分支.美国已经把好些科幻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搬上银幕.意大利曾经上演过根据科幻小  相似文献   

10.
20余年来我国学者对美国移民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余年来我国学者在美国移民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美国对华人移民政策的演变及美国近代排华问题、移民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华人移民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移民与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等方面.但研究尚有不深入或未涉足之处,还有待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这种批判性指向了美国社会的政治、宗教、科技等方面.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下,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批判性和世俗性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密关系,但是,由于后现代主义小说在文本形式上的先锋性、独特性,从而使文学性本身确保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批判指向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12.
清代长篇小说《镜花缘》的内容丰富多彩,其类属和特点也比较多样。鲁迅说它属博物小说,才艺小说;胡适称它为妇女问题小说,女权小说,等等。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一些精彩的科幻故事,包括科幻植物如人吃一颗饱一年的巨米,人吃了能蹿高的蹑空草,长效久饱干粮救荒豆末;包括科幻器物如人穿上能长时间潜水的皮衣皮裤,能连续高速开火的火绳枪—连珠枪,能载人载货飞行的飞车;包括科幻技术,如人能近地但不触地地行进,换心补肺的医术。文章从科学、文学、历史几方面对上述科幻故事进行了考察、解读、诠释、分析、评论,研究总结出:《镜花缘》也具科幻小说之属性和特点,是我国第一部也进行了科学幻想文学创作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科学小说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初,真正起步及创获却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可分为近代译介科学小说和本土科学小说两个方面。随着研究的开展,尽管出现了人为分离现象,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本土科学小说研究。其主要体现在小说兴衰原因、现代性及价值三个方面。然而囿于研究思路狭隘、文本意义定位过低等原因,近代科学小说研究并未得到与其实际价值相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英国硬科学小说源于19世纪20年代由雨果·根斯巴克开创的美国派硬科学小说,在50年代达到鼎盛。由于英国在二战中受到重创,其硬科学小说作品大都悲观、忧郁,描写天灾人祸。进入60年代后,随着新浪潮运动的掀起,硬科学小说宣告终结。  相似文献   

15.
航空刑法问题的研究是中国航空法学研究领域起步较早、成果较多、逐步增长的研究方向之一。研究内容上呈现出对国际航空犯罪的研究多于对国内航空犯罪的研究、积极关注和跟踪国内外重大航空事件和现实问题、不同学科间知识交融有所实现的特点。但在研究方法、研究视野、国内航空刑法问题等方面依然存在单一、狭小和薄弱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航空刑事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科幻小说中科学家形象的塑造常常反映出人们对科技发展所持的态度。通过分析20世纪中期美国冷战科幻作品中的典型科学家形象以及当时某些知名的科学家们的遭遇,探讨了科技发展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对科幻作品中科学家形象的塑造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谜题叙事作为制造悬念、保持收视期待的有效策略,在当下的叙事文本中运用广泛,值得深究。作为最具想象力的电影类型之一,科幻电影的故事建构中存在着诸多颇具代表性的谜题叙事,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建构思维谜题的时空重构,建构话语谜题的语义重解,建构主体谜题的身份谜云。在数字技术、智能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科幻电影的谜题叙事不仅具有文本上的意义,更具有回应时代叙事艺术关切的价值。在将要或正在到来的后电影时代中,科幻电影的谜题叙事也许可以作为数字时代电影艺术本体论的重新探讨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8.
本文搜集了2000—2009年发表在三家中文核心期刊上美国教育研究的所有论文,从研究时段、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美国教育研究领域全面拓展,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都有极大的增强,研究者们具有较强的时代意识和现实问题研究取向。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仍然集中在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等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新型交叉学科研究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对教育的反思呈上升态蛰:教育史肇科研究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19.
王晋康是我国最卓越的科幻小说家之一,他的长篇科幻小说《血祭太阳神鸟》,以象征王权的金杖被窃事件为契机,叙述了一个神奇诡秘、悬念迭生的悬疑故事,以此来揭开古老彝族文化的神秘面纱。小说成功地将科幻、侦探、历史、民俗等文化因素相互融合,实现了小说、纪实文学、诗歌等不同文体的彼此渗透,对中华文化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寻根,成为一部有意味的文化小说。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上个世纪50、60年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科幻小说作家,肖建亨的科幻小说以大胆离奇的想象力而见长。《布克的奇遇》是肖建亨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他通过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对器官移植及未来生命科学展开想象。他的创作,为当时想象力匮乏的科幻文学打开了一扇神奇瑰丽的窗口,极大地丰富了科幻文学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