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利用省际面板数据,从全国及区域层面研究新增水利投资、各类型水利设施在抗击农业旱灾、水灾中的效果。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看,新增水利投资能有效降低旱灾成灾率、水灾成灾率,但水利投资抗旱效果比抗击水灾效果好。水库能有效抗旱,但加重了水灾成灾率,水闸抗旱效果明显。从区域层面看,东、中、西部地区水利投资抗旱效果都较明显,而水利投资抗御水灾效果东部地区最明显。机井在中部地区对抗旱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东部、西部地区机井数量却与旱灾成灾率正相关。水闸抗御水灾的作用在中部地区显著。中部地区堤防长度与水灾成灾率正相关,西部地区机电排灌站装机容量与旱灾成灾率正相关。东部地区机电排灌站装机容量与水灾成灾率负相关,而在中部地区两者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3-2014年的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选取老龄化系数、老少比两个指标,对东部、西部和中部三区域进行了差异分解;然后结合省级面板数据设定模型,使用FGLS估计法实证检验了全国、东部、西部和中部的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严重的地区差异的特点,东部、西部和中部的老龄化发展具有非均衡的特点,地区差异变化反复波动,并不稳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GDP的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会越来越严重。出生率和人均GDP对人口老龄化影响最大,城市化率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影响较大,而死亡率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存在多种可能性,但是对于全国来讲影响较大,文盲率对于西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FDI对内资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及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1999~2007年地区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内资工业部门工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和增长方式的影响,重点探讨了FDI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表明,FDI能与各地区的贸易、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对内资工业部门产生正的溢出效应,促进内资工业部门产出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产出增长的方式在全国及西部地区属于粗放式增长,在东部地区属于集约式增长,中部地区的增长方式不确定。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6—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服务贸易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贸易出口对就业具有促进作用,进口对就业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出口对就业的促进效应大于进口对就业的替代效应;较之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出口就业促进效应和进口就业替代效应均最大;国内经济增长对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其影响程度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最大;而工资水平、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比对就业会产生负的影响。为促进各地区的均衡就业发展,文章还提出了不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1999年~2010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中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衡量基础设施变量的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后发现,中东部地区铁路基础设施对出口的贡献率呈现递减的趋势,而公路基础设施对东、中部地区出口贡献率影响为正;西部地区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出口的贡献率的影响为正,而公路的作用却是相反的.以交换机容量为代表的通讯基础设施对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并且对中部的影响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小.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9—2019年30省面板数据构建中国乡村振兴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法、Kernel核密度估计,系统探究了中国乡村振兴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动态演进特征。研究表明:考察期内,全国及三大区域的乡村振兴水平显著提升。从平均水平来看,东部最大,中部居中,西部最小。从水平的增速来看,西部最大,中部居中,东部最小。总体差距、区域内和区域间差距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距,其次是区域内差距,最后是超变密度。从三大区域内的差距来看,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水平的地区差距最大,东部居中,中部最小。从其动态演进来看,全国及三大区域的乡村振兴区域差距逐渐变小,西部地区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提升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水平、缩小区域间差距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采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行政村普查10%抽样55125个村庄的样本数据,依据全国及地方层面的村庄规划要求,使用因子分析和多维指标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村庄划分为四大类,分别考察了各类村庄的数量结构和基本特征。研究发现:集聚提升类村庄数量最多,占比在35%~45%,城郊融合类村庄和特色保护类村庄占比在20%~30%,搬迁撤并类村庄占比在15%左右;分地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各类村庄的数量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增加村庄类别数量后发现,村庄类别数量越大,越有利于突出村庄特色。  相似文献   

8.
2006年至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保持在0.4-0.6区间,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后劲乏力。相关面板数据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表明:在消费视角下,全国层面和中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负向,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正向;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现金支出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对中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显著;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影响为正向,对中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负向;地区人均GDP对全国层面和各大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正向,普通高中在校人数对全国层面和各大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负向。建议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新型城镇化推进方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界定了经济效率的内涵,从生产效率和生态效率两大方面设计了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并基于1985-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面板数据,对现阶段中国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测算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处于一般效率状态,经济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生产效率处于中低效率状态,生态效率处于中高效率状态.从三大地区比较看,东部与中部地区经济运行总体上处于一般效率状态,西部地区处于中低效率状态,均呈现上升趋势.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经济运行表现出较强的梯度特征,即东部地区经济效率相对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低.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30个省市1998—2015年面板数据,综合利用核密度估计函数、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系统考察城镇化与水资源消耗的动态演进过程和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城镇化率呈两极分化态势,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间城镇化受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差异;全国水资源消耗得到控制,但东部、中部、西部水资源消耗高的省份存在增加趋势。(2)全国城镇化对水资源消耗影响存在显著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门槛,并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东部经济发展门槛具有抑制效应,中部居民收入门槛具有促进效应;西部门槛效应与全国相同,且经济发展抑制作用阶段性增强。(3)居民收入、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与水资源消耗正相关,而经济发展与之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2―2010年具有国家重点扶贫县的2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统计分析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状况的基础上检验了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变动对消费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全国贫困地区而言,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对贫困地区农民消费的影响贡献最大,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作用下降,而财产性收入统计上不显著。就东、中、西部三个地区而言,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对任何地区农民消费的影响都很显著,工资性收入对西部地区农民消费的影响尤为突出,而经营性收入对三个地区农民消费的影响相对较低;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作用效果具有地区差异性,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性收入具有明显引致消费作用,而东部地区财产性收入的消费倾向明显。  相似文献   

12.
工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当今和未来数十年的主导产业,必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在中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工业劳动收入份额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文章运用1995-2009年中国工业部门的数据,分析了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趋势。主要从中国的动力市场结构、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和择业权、经济惯性等制度因素分析了可能导致中国工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工业行业的分解可以发现,产业结构变动是近年来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和国有垄断力量下降会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分段回归表明,贸易模式的转变是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进出口高度相关的珠三角加工贸易时代,进口渗透率促进劳动收入份额上升;出口型加工贸易的长三角时代,进口渗透率与劳动收入份额同时下降,这是企业降低原料和劳动成本的结果。因此,进口渗透率在不同阶段作用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4.
准确描述劳动收入份额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动态演变轨迹,是破解收入分配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实现共享发展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基于1997—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考察劳动收入份额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明显的时序波动性和空间非均衡特征,劳动收入份额在地区间具有层次性差距。具体而言,尽管劳动收入份额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呈现出不断降低的态势,但劳动收入份额的地区间差异明显大于地区内差异,地区间差异是劳动收入份额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动因。劳动收入份额的演变不仅具有时间上的前后连贯性,还具有地区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基于二元邻近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的空间收敛性检验表明,中、西部地区内部的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现象。因此,建议积极发展区域间的互补型合作关系,逐渐平滑资源要素分布和经济发展条件的区域差异性,促进各地区的劳动收入份额在差异中提升,在发展中提升。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FDI贸易效应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1997-2008年的东中西部的动态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分析FDI对中国贸易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FDI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对东部而言,FDI对出口具有显著的创造效应,对进口具有较强的替代效应,而中西部这种效应则不显著。文章分析了西部地区贸易效应不明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流动、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资地区趋同、行业差异区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同势变化的中国城乡经济特征事实,表明劳动力用脚投票,流向差距小的地区,同时也发现劳动力流动、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因果循环关系,并运用1990-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进行计量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农民受教育水平与人均工资性收入呈现非线性关系.劳动力流动是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及份额提高的重要途径,增加地区的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份额是改变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格局的重要手段.因此,流入地中城乡收入差距大的地区可以通过吸引更多农村流动劳动力而改善本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流出地则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流出人口缩小该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然而从流入地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在区域间所占比重看,容易形成“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工资性收入份额低—城乡收入差距大”的恶性循环.从农村劳动力流动视角解释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格局保持不变的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会使流入地的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及份额增加幅度、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幅度均超过流出地.  相似文献   

17.
经济开放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影响收入分配:Stolper-Samuelson定理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经济开放引致的技术进步效应能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本文将经济开放分为贸易开放和外资开放,利用我国1995~2005年间省际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者均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所幸的是我国大多数地区目前仍处在U型关系的左边,因此在我国经济开放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整体上看,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奠定了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坚实基础,然而城乡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基于SS定理,运用Eviews建立计量模型,根据1981—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论证出口结构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一假设命题。结合理论分析进一步说明,我国劳动力生产效率的差距才是导致收入差距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其演变趋势——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诱发了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强化了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弱化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从而使城市化的地区差距与劳动力流动之间产生了正反馈效应。这种正反馈效应决定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和打破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劳动收入份额过低及资源误配置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而资源误配置是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当资本-劳动呈替代关系时,资源误配置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基于2001年~2013年的“资源误配系数”的经验研究表明:中国地区间的资源误配置显著降低了国民劳动收入份额,即使控制了影响劳动份额的其他因素后,结论仍是显著并稳健的。因此通过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