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传媒市场的日益成熟,媒体逐渐成为公共讨论和提供信息的平台,并日益成为建构我国公共领域的重要力量。本文从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关系入手,结合我国传媒发展历史和实践,梳理我国传媒建构公共领域的艰难历程,并就我国传媒公共领域建构的现实路径进行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司法领域对于新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刻影响着司法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其中法官对于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充满期待,对于推动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都是难得的机遇.本文针对作为司法公开"受众"之一的"法官"群体的新媒介接触与信息传播状况展开研究,发现新的信息传播技术与法官"赋权"效应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也是动态的.新的传播技术在法官获取更多社会资源、推动法律的完善,以及判决的法律与社会效果的结合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同案同判"目标的追求中"赋权"问题却存在复杂性.与此同时,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对法官的"赋权"也面临现实困境.因此,从理念升级和加强制度建设两个层面强化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对法官的"赋权"效应,成为实现司法公开与司法公正良性互动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司法领域对于新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刻影响着司法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其中法官对于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充满期待,对于推动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都是难得的机遇.本文针对作为司法公开"受众"之一的"法官"群体的新媒介接触与信息传播状况展开研究,发现新的信息传播技术与法官"赋权"效应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也是动态的.新的传播技术在法官获取更多社会资源、推动法律的完善,以及判决的法律与社会效果的结合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同案同判"目标的追求中"赋权"问题却存在复杂性.与此同时,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对法官的"赋权"也面临现实困境.因此,从理念升级和加强制度建设两个层面强化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对法官的"赋权"效应,成为实现司法公开与司法公正良性互动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司法的公开与公正需要传媒的报道和监督,传媒的新闻自由需要法律来保障。当新闻自由僭越了监督底线,传媒通过对司法案件的报道形成公众舆论,进而影响到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等司法程序时,传媒对司法的冲击也就随之产生。传媒对司法的冲击在一些典型的司法案件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例如,“药家鑫案”“夏俊峰案”“李天一案”等。传媒对司法产生冲击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传媒占据了报道司法案件的优先发言权之位置;二是传媒对司法案件的报道并不中立;三是传媒推动司法进程的现实作用使公众更为认同。只有化解传媒对司法的冲击,建立两者之间的平衡,才能更有利于我国良好司法环境的形成。为此,一是要准确定位传媒在司法中的作用;二是传媒工作者应坚持职业操守、增强法制观念、坚守司法底线;三是司法机关应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及时、充分地公开案件进展情况;四是司法机关只能在法律框架内考量民意,而不能为民意或传媒所左右。  相似文献   

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最为举足轻重的研究项目,其选题的合理性始终是决定申报者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纵观2010 ~2012年新闻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的论题选取,新媒体及其效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状况、传媒时代的法制与伦理、突发性公共危机的报道和处理、文化产业与传媒发展、受众及其舆论引导成为了近3年来备受关注的学术热点.同时,立足于选题的现实针对性、超越纯技术性考量而深入文化精神层面、关注学科交叉所带来的新机遇等要求已成为课题申报者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传播结构和形态的最大特点是"去中心化"。当下信息社会基于互联网、物联系、云传播等庞大的去中心化、全开放、全媒体、全时空的信息传播体系,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全形态"的信息传播交易平台,而互动性和反馈性服务理论引入新媒体经济运营范畴,更为现代大众传播方式与经营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媒介多样性,导致传播形态和传播产业结构重构;以网络经济前沿理论为观照分析新媒体信息交易的流变过程、传播平台的盈利模式以及传媒产业转型与重构影响可以知道,媒体产业化传播重构将是一种复杂共生关系和多维融合共赢发展的路经;新媒体全时空的传播彻底改变传媒产业原有传媒权力分配和传播情境的同时也导致传播生态秩序的混乱;信息自由流动与社会和谐稳定之间存在一定的对抗性,新媒体多样性形态传播与产业化传媒重构发展要有相应信息规治制度作保障。  相似文献   

7.
公共领域与传媒关系是近年来学界的研究热点.但中国传媒研究倾向于把传媒与公共领域问题单列于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范畴之外来考虑,忽略在其他学科领域热烈争论的"公共领域"概念对于中国本土实践的适用性问题.通过公共领域概念在中国的移植和争议过程可以看出.一方面传媒学界对"公共领域"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走向浅表化、狭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传媒学界把西方概念和理论范畴盲目套用于中国情境,使得学术研究难以扎根本国社会结构和传媒实践.  相似文献   

8.
哈贝马斯从批判理论中发展出“公共领域”概念,以其公共领域理论为中心,并用生活世界殖民化、市民社会、交往理性等理论回应了传媒批判理论的工具理性批判路向;传媒批判理论主要着力于传媒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消费文化批判,其基础的错位导致与传播学经验学派形成紧张,而且对传媒行为的研究很乏力;而“公共领域”理论却为传媒批判理论注入了从批判到建设的新内涵,促成了传媒批判理论从破到立的转向,交往理性成为传媒批判新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越来越受学术界与大众关注,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二者的融合既有“工具技术”层面的融合,也有“内容价值”层面的融合。从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论出发,结合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前沿成果和中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诉求,探索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与新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与内在契合性,捕捉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中新媒体艺术的更新意涵,寻找城市公共空间与新媒体融合的策略和创新之道。研究认为,加强宏观设计、开展系统研究、艺术化处理二者融合关键问题等策略是加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和新媒体融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传播媒介的发展史是文化的文本与实践的生成历史。新媒体为信息的制造与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而信息、传媒与文化三者处于强互动的生成过程中。动态化的信息文化形成人们的生存场域,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文化给予人们更多的设想和期盼,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忧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