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菲利普斯所有作品中最知名的一部,《渡河》不仅仅让他两次入选布莱克纪念奖,还对流散问题的探讨最为深刻,几乎囊括了菲利普斯所有流散思想的核心内容,分别是错位主题、混杂本质和超越期盼。错位是卡里尔·菲利普斯生存常态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的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从第一部小说《最后的通道》开始,菲利普斯就不断的关注流散视阈中的"错位"。而在"错位"主题的基础上,菲利普斯流散思想的本质是提倡一种独特的混杂流散观念,不计种族、民族和性别的差异,将处于流散中的所有群族考虑在内,这是一种开放的、流动的反本质主义的流散思想。而菲利普斯呼吁的是一种能够超越种族、民族和性别差异的流散观念。  相似文献   

2.
长篇小说《渡河》是英国黑人作家卡里尔?菲利普斯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融汇了身处不同时代的非裔流散者以及流散活动相关者的生活、思想和感情。这些非裔流散者与流散活动相关者受到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机制的塑型作用,在流散文化建构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贬抑性。然而,他们从不同的源头获得反塑型的力量,并在反塑型的过程中直接地或间接地为流散文化的积极建构发挥了一定的建设性的作用,为流散者的最终救赎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以非洲种族为基础的种族,乃至流散研究领域中,很少有学者能够超越吉尔罗伊。这得益于他在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学习时曾追随斯图亚特·霍尔对种族问题的研究的经历,加之其拥有黑人血统的关系。吉尔罗伊总是以黑人研究为基础从更加广阔的背景中思考种族和流散问题,因此其思想总是呈现出一种宏观的、全球化的特点。其思想的核心是反二元对立的本质主义,在此基础上,吉尔罗伊致力于将黑人种族融入英国主流历史、反对种族主义,认为其是种族不平等的重要根源,同时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他提倡一种超越肤色界限的无种族状态,或者也是其所说的"行星人文主义"或"张扬的世界主义"。从时间上来划分,其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类是继承式研究、创新式的扩大研究和持续性研究3个阶段,这3个阶段之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卡里尔·菲利普斯《最后的通道》和《一个国家的独立》虽在题目、人物性别和内容上不尽相同,但从流散视阈中看二者堪称“家园”书写的“连环册”。《最后的通道》中雷拉的流散方向是从“移出国家园”到“移入国家园”,随之又指向“移出国家园”。《一个国家的独立》中弗朗西斯则从“移入国家园”到“移出国家园”,随之又指向“移入国家园”。二人迁徙方向首尾链接后呈现出“连环册”式的“家园”书写特点。通过其菲利普斯思考了流散群族的命运问题。同时他还就英殖民统治的特点和英国加勒比黑人在英国社会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莫言和哈代都是民间文化的表述者,他们的小说都展现了民间文化的生命力,在此文化视域下塑造了诸多女性形象,其中以《红高粱》中的凤莲和《还乡》中的游苔莎最为典型。在两人的女性叙事中,既有相同又有差异:首先,他们都描述了女性的本能欲望,但对欲望的态度不同;其次,都描述了女性的反叛,但反叛的基点不同;最后,从两个作家对女性的理想化书写中,深层揭示差异性背后蕴涵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秘符》是"流散诗人"艾布.马迪的一部经典之作。诗中场景的不断转换、诗人对万物的不停质疑体现着诗人在阿拉伯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作用下不断对自我身份探索、认同的过程。诗人身上文化的混杂性使他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属性。作为一名流散者,他迫切地希望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而两种文化的差异注定使他的心灵漂泊在对归属的寻求中而不能落脚。于是,诗人的作品中便充满了这种寻求所带来的哲学思考,这也便是《秘符》之所以"秘"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7.
清代李绿园的《歧路灯》明显地表现出对《金瓶梅》的模仿 ,并在此基础上有超越的迹象。其模仿主要体现在 :创作动机上以道学心肠来教诲人生 ;题材选取上以家庭生活为核心 ;情节组织上一是以主人公“少年失怙”失却教养来演示人物性格的堕落 ,二是以兄弟结义为机制。其超越主要体现在作者思想境界、人生境界、审美价值观念和情节描述上的健康心态以及用笔俭省和插叙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的错位艺术增添了作品的幽默感和人物性格的层次感 ,也使作品的主题更为复杂。文章对作品的这种错位艺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作为无名氏(卜乃夫)的真正代表作,《无名书》六卷虽号称“奇书”,却并非和整个中国现代小说史绝缘.相反,它实际是试图对整个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作品在总结综合基础上寻求超越的结果,它可以看作无名氏对以往中国现代小说所涉及问题的独特解答.《无名书》涉及了以往几乎所有中国现代小说经典的因素.而在与前人类似的取材中,更能显示无名氏小说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0.
福斯特的短篇小说《离开科罗诺斯之路》与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一直是文学界热衷比较的文本。两部作品虽然在场景、人物、意象等方面十分相似,但这种表面的相似实际上与它们内在的偏离构成了强烈的反讽。通过分析两部作品中人物的构架、划分人物阵营,来全面剖析主人公卢卡斯先生和其女儿埃塞尔的身份错位与降级,从结构角度阐释《离开科罗诺斯之路》对《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的深层反讽。  相似文献   

11.
<长明灯>作为一个关于空间的寓言,不仅揭示了人物活动场景的文化意义,同时揭示了与这些场景相对应的言说主体位置及价值体系的意味.正是通过揭示这一生活空间-文化空间-话语空间-价值空间交织中的一系列延异与断裂,<长明灯>解构了传统的空间观.  相似文献   

12.
长篇小说《你在高原》保持了张炜"纯文学"、理想主义等一贯风格,然而在坚守之中,却体现出超越以往的高原气魄。小说不仅打通城乡叙述的界限,在理想主义高扬的同时增强了人物的自审性,而且具有超越本土经验的思想性和风格多变的创作手法。这种超越标志着张炜创作到达一个新的高度,茅奖的获得,也体现出文学对他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焦氏易林》的文学价值,自唐朝始至明清时期即一直为学界所重视.杨慎、钟惺、谭元春等古人的研究已经涉及《焦氏易林》的文学价值,现当代著名学者如闻一多、钱锺书等人继续开拓《焦氏易林》的文学性并卓有成效.《焦氏易林》文学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某些领域依然还有研究的必要,如《焦氏易林》大量援引先秦典籍,考察其与先秦典籍之关系,有助于发掘其重要的文献价值,体认共性质在流传过程中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午夜的孩子》是后殖民文学"教父"拉什迪的代表作之一,它同时也是一部典型的后殖民文本。主人公萨利姆以含混的意识流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种元素相混杂的自我,以及在自己混杂视野下的殖民地与宗主国的"混血儿"——印度。本文试图从叙事者文化身份、修辞技巧以及小说题材三方面来解读该作品所体现出的后殖民文本的混杂性。  相似文献   

15.
《废都》现象《秦腔》视阈《山本》问题是贾平凹长篇小说研究中三个重要抓手,本文以之为中心,探讨其长篇小说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在《废都》批评中,呈现出誉毁相参,查禁与再思重评的曲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批评者前后迥异、判若两人的批评立场与批评姿态,令人不禁感慨批评者的风骨。在《秦腔》批评中,传统(乡土)文化与叙事艺术是最主要的两个既定视野,但作品的世界性因素却缺乏贯通性的追索,说明我们的研究视阈有待进一步打开。《山本》问题,暴露出贾平凹创作中早已存在的顽疾与读者的时代病。对于前者,迫使我们思索批评的意义;对于后者,告诫我们需要健康的批评生态,需要负责任的文学批评,需要实话实说,真诚坦言的文学生态。  相似文献   

16.
分析指出,方方的中篇小说《树树皆秋色》中女主角华蓉的遭遇实际上反映的是现代女性知识分子在爱情问题上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错位;她的爱情悲剧,折射了具有古典理想爱情观的现代知识分子在坚硬的现代现实之前的溃败,和现代女性知识分子对古典理想爱情观的坚守。  相似文献   

17.
《倒影》是陕西作家宁颖芳2015年出版的新诗集。诗人通过雨雪霜露、山花水木、节日季候、悬崖石头、蝴蝶飞马、古宅旧巷、香水钥匙等意象或书写一段爱情,或寄寓一缕哲思,或对自我内心隐秘进行探寻,表达对生活的感悟。透过诗句意象,读者不难感受到作者浓浓的诗情,睿智的表达,敢于正视人生的孤独意识和从中获得生命意义的勇气。正是这种生命体验所获得的勇气使诗人敢于打破理想主义的梦魇,实现审美的超越,拥抱现实主义的清辉。  相似文献   

18.
《列子》思想提供了一条精神超越的身体修行路径。身体修行如何能够提升精神境界是这一路径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宇宙论与价值本体的非断裂,以作为身体修行通达本体境界的基本可能;二是保证身体修行所通达的非道德性的精神境界是正向的,以实现精神超越而非精神堕落;三是将不同的精神境界统一于身体修行,以保证身体修行通达本体境界的一致性。以《天瑞》和《黄帝》为例,列子实现精神超越的身体路径回答了以上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曾礼军《宗教文化视阈下的〈太平广记〉研究》对《太平广记》的宗教特性探讨具有集大成之功和纵深开拓之效,从宗教文化视角对《太平广记》的编纂成书和小说文本进行了首次全面系统的研究,不仅视角独特,而且视野开阔,开拓了《太平广记》研究的新局面。全书研究具有十分突出的学术特点:独特的文化视角,扎实的文献基础,新颖的文本阐释,开阔的学术视野,求精的研究态度。  相似文献   

20.
《聊斋志异》一书饱含着作者对人世间生命的短暂和苍凉的深深悲悯;但又以鬼魂的强烈深刻的人性追求、青春凝定的诗意生命及鬼魂复生、生子和转生的生命绵延之美超越和颠覆了死亡。《聊斋志异》的死亡超越意识比儒、佛、道三家对生死的认知更具有诗性美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