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个体自身价值取向和谐的内涵是价值取向的全面、协调和整合。当前我国部分人的价值取向不和谐,主要表现在空间向度上夸大个人价值而淡化集体价值;时间向度上重视当前功利满足而忽视长远价值追求;内容向度上强调物质价值、科技价值和知识价值而藐视精神价值、人文价值和道德价值。促进个体自身价值取向和谐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个体价值观中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精神文化,加强和改进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2.
我们仅从精英文学的衰落角度或从网络文学对文学体制解构的角度把网络文学看成是一种反抗的文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对于网络文学的认知很可能局限在网络文学的文学性等古老问题上,把网络文学看成是一种游戏的文学、一种个人的文学、一种短暂的文学、一种文学秩序瓦解后的末世景观。为了避免这种价值判断自然形成的价值歧视和排挤,我们必须把网络文学和一个时代、社会的文化变迁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文学相区别,网络文学有着独特的美学原则,具体表现为自由本色、开放精神、民间视野、多元取向、变革魅力、审美升华等。正是在这些原则下,网络文学显示出勃勃生机,成为一种无法忽视的文学景象。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文学应当有切合自身特点的多样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实际上就是探讨如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学的审美需求。在当前历史条件下,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人的自由发展,有助于人民群众精神素质的提高,这样的文学都是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文学。社会主义文学审美价值取向的实现,有赖于从多方面正确地处理主体与客体、主体与群体的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主体的品位。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美国华文网络文学蕴含的文学新精神:"游戏精神".结合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美国华文网络文学和中国文学的两种调侃,即流放的审视与流浪的游戏,以及两种娱乐:玩家精神与商家意识的同与异.论述美国华文网络文学融通东西文化精神,结合精英意识与大众写作,发掘出经典理想、商业追求之外的文学内驱力,即游戏精神的魅力与价值,为商业浪潮席卷之下的中国文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体、价值和批评是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三个焦点论题,从这里可以探得作为学科的网络文学的理论入口。网络文学本体之辨的目的不仅在于其命名界准和身份正位,更在于找寻从技术的“隐藏之物”进入文学性的“澄明之境”的通路。网络文学需从传统文学的价值原点追溯中赋予自身应有的价值取向,即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传统批评家要成为网络文学的专业“把关人”,首先要进入网络文学现场,做网络文学的“局中人”,并尽快建立科学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应该富含刚健有为的精神"钙质";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它需要传递文化的正能量;而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则需要有人文审美的意义赋予。网络创作要实现其价值书写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网络自由与文学担当、市场导向与艺术坚守的关系,以便让这一文学获得正确的意义向度,赢得积极的价值含量。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是网络文学走向成熟的表现.网络文学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它的审美价值的时代性,快乐性、大众化、自由性取向,已为人们所认知.正确地认识网络文学审美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发展和繁荣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文学网站、网络文学频道及个人文学主页应运而生。它为网络写手、网民中的文学读者、网络文学评论家提供了与传统文学迥异的在线写作、在线阅读、在线评论这种新的文学活动方式和文学活动空间。网络文学蔚然兴起。它具有的革命性意义是突破了传统的文学创作模式 ,实现了从口头文学创作到书面文学创作再到网络文学创作的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关于道德价值及其实现的规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价值是道德生活领域中的事物或行为对于社会或个人的作用和意义。满足主体需要性是道德价值系统中的一种特殊规定。道德价值的特征表现在理想与现实、功利与超功利、实践与精神、相对与绝对、自律与他律的统一。道德价值实现要满足四个条件,即认可正确道德价值、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互动、转化形成内在道德素质与外在道德习惯、坚持个体道德价值取向与社会道德价值要求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