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魂》2005,(9)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疯狂推行对外 侵略扩张政策,妄图用战争手段来重新瓜分和霸占全球而发动第二次 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祸害最大的战争,同时又 是中、苏、英、美等同盟国和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伟大的正义 战争。  相似文献   

2.
不忘历史着眼未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孟繁融半个多世纪以前,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和金融资本的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德、日、意法西斯发动了本世纪以来最为残酷、最为疯狂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将世界众多的爱好和平和民主的人民推进战争...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国法西斯发动了侵略波兰的战争。一贯推行绥靖政策的英、法,于九月三日相继对德宣战。英法对德宣战后,双方并未真正交火,直到一九四○年五月,法西斯德国大举进犯法国,战争才正式展开。人们称一九三九年九月至一九四○年五月为“奇怪的战争”或“静坐战争”时期。那么,英法对德宣战,有无其合理性?为什么会出现“奇怪的战争”这一局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法西斯主义是一种企图用暴力维持旧世界的反动力量”。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这股反动逆流几乎冲击了所有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只是冲击的程度不同而已。在德、意、日,法西斯分子相继上台。在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办法遏止了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在法国,法西斯分子也曾试图夺取国家政权,但却以失败告终。目前,史学界对德、意、日、美等国法西斯的兴衰都有论述,而对法国法西斯则论及甚少。因此,本文试图就三十年代法国法西斯未能,上台的原因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由福柯的权力理论入手,通过对剧中人物特别是李尔王的两个女儿高纳里尔和里根对权利赤裸裸的争夺,以及在权利的演绎下她们几近疯狂的行为导致的悲剧结局的分析,对《李尔王》进行再解读.重点分析剧中人物在权利的诱惑下,人性丧失、道德沦丧,权利观扭曲变形,以及这种权利观必然会受到的惩戒,并由此得出树立正确权利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西班牙在一战后二战前建立起了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国家。德、意、日三国结为轴心国在二战中犯下了滔天罪行,然而同为法西斯国家的西班牙却在这场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被卷入的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让史学界和国际关系学界诸多学者难以理解。阐述了西班牙内战的经过、结局和影响,在此基础上,探析了西班牙内战的前因后果与佛朗哥法西斯政权在二战中保持中立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遭受到的最大的一次战争浩劫.是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与德、日、意法西斯力量之间的一场大搏斗.在这场关系到世界前途进步或倒退的较量中,各国人民为了战胜最凶恶的法西斯反动力量,在战争中最大限度地运用了各种武装斗争的形式,与法西斯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其中游击战就是发挥了很大作用的较为典型的一种武装斗争形式,本文就游击战在二次大战中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作一阐述,以此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8.
方知达 《金陵瞭望》2005,(14):58-59
1941年10月,在日本东京爆发了一件震撼德日意法西斯轴心世界的重大事件,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者所谓的“共产国际谍报集团案”。这个事件的主角是法西斯德国驻日大使馆新闻专员,苏联战略侦察员佐尔格,另一位是近卫首相的秘书、日本革命志士尾崎秀实。  相似文献   

9.
鲁迅于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写了《华德焚书异同论》一文。一九三三年初,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在垄断资产阶级支持下上台之后,立即推行纳粹法西斯一体化,疯狂镇压德国共产党和工人运动,焚烧所谓“非德国思想”(即反法西斯主义)的书。国民党反动派在政治上效法希特勒,也建立了庞大的特务组织;在思想战线上,推行法西斯主义奴化教育,竭力破坏战斗的左翼文化运动,屠杀革命作家,查禁进步图书,同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核物理学的迅猛发展为核能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战"爆发后,世界大国德、日、英、美、苏等国为克敌制胜,掌握战争主动权而掀起了一场研制原子弹的竞赛,在此过程中,各大国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竞争在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展开,合作主要在反法西斯国家英、美、加之间进行,最终以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而告终.大国研制核武器的竞争与合作,反映出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不同的战争战略和科技战略,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法西斯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正式建立军事政治同盟,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对整个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划出了一个新的阶段.一德、日两国仗恃三国同盟这一侵略阵线最终形成,加紧协调侵略行动,积极准备进行新的战争冒险,使世界大战朝着全面战争的方向发展,这是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30年代形成的日本法西斯制度,不像德、意法西斯那样以政党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家庭性较强的团体形式及军队的帮派出现的,最后在军部控制下,通过连绵不断的对外战争并借助天皇的权威确立起来,这是日本法西斯制度的基本特点。这一特点与日本的军人参政传统、集体领导传统和奴化教育传统密不可分。因此,就某种意义而言。日本的...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在战争期间,法西斯轴心国妄想利用结成同盟关系 达成和解,相互支持。然而,他们内部却是矛盾重重,尤其是德日之间的矛盾变化最为明显。虽然两国在世界 范围内,已经结成了最有利的同盟关系,但由于双方各自目的和利益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彼此间的不信任与精 忌促使矛盾在不断的摩擦中升级并不断激化,最终加速了同盟的破裂,导致合作失败。  相似文献   

14.
杨丽娟疯狂追星导致家庭惨剧的事件近日来在媒体中掀起轩然大波,引起了普通的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关于明星偶像的反思。在当今消费文化下媒体的责任与道义也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其中有若干关于社会化与媒体涵化、信仰缺失与文化沦丧危机的内容值得严肃理性的思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灭绝整个犹太民族是法西斯德帝国主义为建立世界统治、扩大其“生存空间”而制定的计划的一部分。在法西斯德国,种族主义对人的残暴迫害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法西斯领导层认为,种族主义可以加强民族和睦,消除阶级对抗,树立种族优越感,并教会压迫其他民族。  相似文献   

16.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次大战全面爆发,9月28日华沙论陷。波兰成为二次大战爆发后,被法西斯德国所吞下的第一个“牺牲品”。多年来,人们不断地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总结波兰迅速败亡的原因。其实,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在这不到一个月的事件背后,隐藏着三大支力  相似文献   

17.
希特勒是一个法西斯专政独裁者。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德国建立的法西斯独裁政权,对内极其残酷地压迫德国人民,实行法西斯专政;对外极其疯狂地发动侵略战争,肆无忌惮地屠杀被侵略国家的人民,给人类历史带来了空前的巨大的灾难,给现代社会的发展留下了十分深刻的伤痕。希特勒在他发迹之前,其实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早年是一个没有固定职业的流  相似文献   

18.
在法西斯德国的沉重打击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失去了它的大国地位.处理法国同德国的关系,在战后法国对外政策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由肢解和削弱德国的政策转变到与德国和解和合作的政策,乃是战后初期国际政治局势下法国对德政策的必然结果.法德和解对战后的西欧以及对当代世界的国际关系,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企图利用法德合作其谋欧洲霸权的法国,最终也不得不站到反霸权力量的一边.虽然直到六十年代初法德和解始告最后完成,但在五十年代末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宣告结束之前,法德和解的所有重大障碍几乎已被全部排除,法德和解事实上已经基本文实现.关于战后的法德和解及其有关问题,国内与国  相似文献   

19.
跨入新的世纪,群体心理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在概述集体效能理论背景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国外集体效能研究的现状。作为群体水平的一个重要特征,集体效能与集体的行为结果有密切的关系,对群体和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具有调节作用。集体效能大于个体效能的相加,它能够有效捕捉到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个体效能在本质上不同,个体对集体效能的知觉会受到团体领导和成员所持的个体效能信念、集体内部成员的合作行为以及群体的凝聚力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在个体之间。群体成员对群体是否能有效协调和整合其各种资源的评估是影响集体效能形成的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金龟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至今已经整整50周年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为最终战胜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和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将论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