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陆荣廷统治广西的经济措施莫家仁编者按:对陆荣廷,一向以负面评价居多。对其经济建设,更无人深入研究,涉者往往寥寥数语即予否定。本文以唯物史观的态度,发掘史料,对陆荣廷治桂时期的经济建设给予公正的评价。刊之以求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1911年10月,以孙...  相似文献   

2.
陆荣廷学术研讨会综述天夫一“陆荣廷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在陆荣廷的家乡广西武鸣县举行。研讨会由武鸣县人民政府、县政协主办,南宁市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文史委员会、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广西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试论陆荣廷统治时期广西“出国留学潮”吴晓编者按:研究广西留学史,早在三十年代已有之,但就陆荣廷治桂时期留学问题这只“小麻雀”进行解剖,似是“第一刀”。尽管这一“刀”不甚完美,但它毕竟给人以些许启迪。近代中国,出洋留学人员日益增加,逐步形成一股热潮。从...  相似文献   

4.
出生于广西武鸣一个壮族农家的陆荣廷,民国时期任广西总督。本文运用实事求是的历史观和公平之心理,对陆荣廷一生的功过重新进行评价,肯定其在抗法守边、平定内乱、反袁护国、抗段护法中的重要作用与显赫功绩。  相似文献   

5.
《陆荣廷评传》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学者梁越新著《勋一位耀武上将军两广巡阅使———陆荣廷评传》以下简称《陆荣廷评传》,是一部创新性———新视角、新探索、新观点的著作。  相似文献   

6.
陆荣廷曾任“两广巡阅使”,拥兵10余万,与北洋军阀冯国璋并称“北冯南陆”。本文记录了陆荣廷青少年时代在备受欺凌的境况下,奋起抗争,终成一代枭雄。  相似文献   

7.
陆荣廷统治时期广西的水灾及其救灾防灾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反映陆荣廷统治时期广西发生严重水灾的情况 ,当局采取救灾、防灾措施 ,并探讨了当时广西比较重视救灾和防灾工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南丹县民族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启示胡敏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地区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陆不容忽视的严峻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民族地区能否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同全国一道在本...  相似文献   

9.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独特的时代。由于元朝政府在宗教和文化方面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政策,各民族之间呈现出相互交融局面。  相似文献   

10.
阿史那弥射生平析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史那弥射是唐朝突厥族名将,降唐前曾为西突厥可汗,后在完成祖国西疆统一大业中建树了功勋。然其一生存在许多空阙和疑谜,有必要考证清楚。 一 两咄陆可汗实为一人 史载阿史那弥射降唐前曾为西突厥国君,封号为奚利邲咄陆可汗,然而历史上还有另一同受唐封的吞阿娄拔奚利邲咄陆可汗阿史那泥孰。此两咄陆可汗究竟是一人还是两人?甚至  相似文献   

11.
发轫于17、18世纪宗教改革的宽容思想,在当代西方社会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民族宽容(Ethnic Tolerance)",或称族群宽容、种族宽容,并不是一种笼统模糊的提法,而是一个有边界和层次的概念,是当代西方学者的主要研究主题。各个学科立足自身学科特点,对涉及民族宽容的不同议题开展了细致的讨论,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发展出一系列的民族宽容理论。了解西方民族宽容研究的状况及其理论应用,对当前我国民族学、社会学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中的朝鲜义勇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中的朝鲜义勇军文正一,池宽容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支活跃在中国关内各个抗日战场上,由朝鲜革命者组成的武装队伍-一朝鲜义勇军、这支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领导下.带领大批爱国的朝鲜人,转战南北,英勇战斗,直到1945年日本法西斯侵略者投降。这在亚洲...  相似文献   

13.
正当全国各族人民,满怀豪情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五火’精神,决心把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的时候,张声震同志主编的《壮族通史》的出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促进壮民族的进步与发展,而且有助于祖国民族大家庭的团结,这是壮族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件盛事,是值得庆贺,值得高兴的。历史是前人活动的结果,历史著作则是对前人的这种活动的一种理解、一种蛙释、一种评价,往往因人而异。只有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准绳,才能正确认识历史,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因而才是正确的。任何历史著作,总是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它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文献材料及实地调研,对西藏的"藏回"及流动回族作一简介,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藏族和回族关系形成的客观因素.本文认为,最早进入西藏的穆斯林人发展成为今天的"藏回",融入了当地社会,与藏族和睦共处,这是经由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的官方支持,回族和藏族之间在社会分工中形成互补、文化上借鉴、宗教上相互尊重和宽容的结果;而当前大批流动的回族在西藏的融入程度较小,这同样有客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变革、新技术革命和现代意识三位一体的历史潮流冲击下,形成于我国西北与西南古代民族交流古道上的迪庆藏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选择:究竟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处于震荡中的迪庆藏族传统文化?如何使迪庆藏族文化转换为具有迪庆藏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严峻的现实引起了迪庆藏区人民对这一系列时代提出的历史课题进行思考、反思和抉择。  相似文献   

16.
塔城出现“天再旦”现象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将前移58年当日食奇观出现时,周晓陆在西北边陲成功地观测到日食造成的“天再旦”现象,印证了两千多年前发生的天象事件,由此可望使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前移58年。天再旦意为天亮两次,《竹书纪年》中有“懿王元年再旦...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抗洪     
凌晨,乌兰浩特天降暴雨,山洪暴发,直逼北郊与机场相连的义勒力特苏木,形势十分严峻。如果打开泄洪闸门任洪水顺势而泄,数万亩长势喜人的稻田和千余户农房就会安然无恙,可是,洪水的排泄方向是直对飞机场。在这严峻的时刻,义勒力特苏木党委全班子成员立即分头深入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朝贡”的兴衰历程及原因 ,并着意于客观地评价这一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9.
壮族具有一种可称为广纳性文化根系,表现为对异质文化的宽容、平等和吸纳和对苗瑶文化、汉族文化的宽容和吸纳,形成了壮族许多再生文化、杂糅文化形态,也使壮族文化符合生态文化的共生规律.  相似文献   

20.
《民族论坛》2012,(11):41
<正>"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彭施铎《竹枝词》)土司时期,称之为"南蛮之福地"的溪州(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是如此繁华、热闹之地;可当历史的洪流注入当代,当人类的交通弃水奔陆,那连绵、坚硬的山便死死地拖住了这片偏远之地的发展脚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