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外发展观的演变与当代中国科学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世界各国尤其是我们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逐步形成的战略思想,是当代中国选择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实现国强民富、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3.
论发展观的演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发展概念的内涵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演变和深化。 2 0世纪 50年代一般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6 0年代则认为发展包含增长加结构变化 ;70年代转到强调贫困、失业和分配不公问题的改善 ;80年代把注意力转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而进入 90年代以来 ,发展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大大拓宽了 ,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环境的改善 ,还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非经济因素的改进。总之 ,2 0世纪 90年代的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即以人为本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纵观战后社会发展战略的演进轨迹,它依次经历了传统发展战略、综合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个主要阶段。考察分析这一历史演进历程,对于我们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发展观的转变与人口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国的发展观发生了重大改变。发展观的转变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必然对我国新世纪的人口发展战略产生重大影响。根据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阶段我国的人口发展应实行继续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调整人口的结构,实行“控制”、“提高”、“调整”相结合,以人口变动与结构合理化、人口与发展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宗旨的人口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了人类发展观的演变,回顾了人类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可持续发展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辩证发展观随着科学技术及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从矛盾发展观进到系统发展观再进到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态演变。三种形态的发展观各自都有其特点和它们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特别发展阶段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特别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由于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存在着一系列特别的风险。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意义,就在于它充分借鉴国际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国情,给出了消除风险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发展现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中,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政治表达和具体贯彻,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内涵的拓展和贯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自身生产的基本思想和人类自身生产与社会发展观演进的科学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朱文兴 《东岳论丛》2004,25(4):86-89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内涵、本质、战略和方法等问题的一系列论述 ,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原理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和发展。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 ,对于我们深入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源泉和本质 ,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发展理论上的最新体现 ,提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保持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府公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关系,主要是通过向公众提供真诚的服务行动和有效的信息传播,达到政府与公众间的利益协调和信息共享,进而树立良好的政府信誉与形象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公共关系获得了良好发展的契机与源泉。  相似文献   

12.
张谨 《学术研究》2007,3(8):32-37
从后现代的观点看,无论是激进的后现代主义者库恩、费耶阿本德、利奥塔,还是批评性的后现代主义者海德格尔、哈贝马斯,或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者罗蒂与格里芬,都是从与现代主义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和理解科学的,更多地注重科学的文化研究。他们的观点既有许多合理之处,也有偏激谬误之见。  相似文献   

13.
纵观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主要从制度理念认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的30年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再次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计的制度与价值两个理念层次来认知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实现了社会主义观念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统一战略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既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又是一个严谨缜密的战略体系。它所依托和作为思想基础的独立自主理论、国家利益理论、和平发展理论和实事求是理论经过实践检验并具有强大生命力。它所遵循的主体性原则、民族性原则、和平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是指导统一实践成功的政治基础和国际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角度看 ,良好的国际环境与周边环境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带来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世纪外交中 ,积极融入国际社会 ,正确对待自我身份 ,重点开展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 ,妥当处理中美关系 ,将有助于中国紧紧抓住战略机遇 ,实现大有所为。  相似文献   

16.
姜峰 《阴山学刊》2005,18(3):36-39
研究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代表性视角有两个:批判国民性的启蒙文化视角和地域文化视角。但二者各有其偏颇。在此意义上,民间,引发出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民间理念在中国新文学发展中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乡土文学从主体意识到文本形态都渗透着民间理念的光辉。  相似文献   

17.
稳定是中国的最高利益 ,“稳定压倒一切”。作为“后发型”国家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伴随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官德缺失、腐败的滋生和蔓延是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一个最大问题。官德缺失会造成执政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破坏稳定的群众基础 ;危害经济建设 ,阻碍和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严重毒害人们的思想 ,败坏社会道德风气。保持社会稳定 ,必须坚持“教育是基础 ,法制是保证” ,强化官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警察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警察必须具有相当的法律素质 ,表明了此职业与法的密切关系。法学教育是这一素质培养的必经之路。公安院校的法学教学活动应立足于警察职业确立更高的教学目的、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 ,不仅要使学生有一定的法学理论功底 ,而且要有相当的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试析贾平凹审美视角转变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贾平凹自90年代以来在创作上审美视角的转变着手,分析其创作由审美向审丑转变的原因。文章主要从现代派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社会转型造成人的生存异化和个人的生存体验等三个方面来探讨了贾平凹审美视角转变的原因,并以此来透视贾平凹审丑的用心所在。  相似文献   

20.
王晓泉 《北方论丛》2021,(3):109-119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起点,以中国和平崛起为主线,对中国而言是由衰而盛的历史性机遇。中国由经济全球化失败者到主导者的历史性转变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特征。进入21世纪,中国在科技、地缘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日益显现,这既成为开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促因,亦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赢得先机的重要保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特征是世界权力中心首次向以中国为首的非西方世界转移。这是一个伴随着激烈博弈乃至动荡与战争的漫长过程,表现为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和国家发展模式多样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战胜挑战、赢得机遇的方法,是团结世界各国人民,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