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观就是指柏拉图对政治与哲学的关系的看法和思想。鉴于正义与智慧的关系在柏拉图"政治-哲学"观中的重要性,本文试图从正义与智慧的关系这个视角探查柏拉图政治与哲学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柏拉图"政治-哲学"问题的缘起;柏拉图"政治-哲学"观的正义与智慧视角;柏拉图"政治-哲学"问题的消解,即正义与智慧、政治与哲学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正义与智慧的关系问题是柏拉图政治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文章试图从正义与智慧的关系这个视角探查柏拉图政治与哲学的张力与和解。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政治与哲学张力产生的源由,正义与智慧概念及其复杂关系,以及如何用智慧解决正义问题及其所产生的难题。最后再试图阐明正义与智慧,哲学与政治在柏拉图那里如何达到了和解。  相似文献   

3.
"正义"一直都是西方政治哲学重要的概念,柏拉图的《理想国》堪称是古代"正义论"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理想国》是一幅"正义"社会的美好蓝图,柏拉图设计了实现"正义"城邦的两种主要手段:公共教育和财产公有。同时,柏拉图还以"正义"原则为准绳,对古希腊的各种城邦政体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总而言之,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古代希腊的一部正义论,"正义"是柏拉图"理想国"最基本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4.
通过与苏格拉底正义思想的比较,分析柏拉图正义理论的基本性质,揭示其把人性升华与建构合法制度相结合的本质.柏拉图在苏格拉底道德哲学"至善"概念的基础上扩大了正义的论域,使"正义"超越了个人道德行为的范畴,从而成为政治哲学的本质与政治合法性的根据.通过人性与制度的功能互补,柏拉图的正义理论建构了一个在社会系统中各不同等级和谐相处的制度化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家的“正义”──柏拉图正义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论述柏拉图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正义”.作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柏拉图“正义”观的内涵、实质及产生的历史原因,肯定了它的某些启发意义,并揭示了它与现代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形式正义理论一直是学者争议的话题。就该范畴是否严格符合政治哲学的定位、它与合法性理论的关系等问题,不同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理解。通过分析文本可知,哈贝马斯早期借鉴伽达默尔诠释学思想,并加入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性,建立起了极有创造力的"批判诠释学"。以之为方法论,他进一步构造出"商谈民主"理论,形成探讨实质正义问题"理想的言语环境"。这种语境下的"正义",既有罗尔斯所谓"程序正义"特质,又与"合法性"概念根本一致,表现出现代政治哲学"正义"思想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柏拉图《理想国》中正义与教育的关系的解读,阐释了正义作为理想国的核心和目的是德育的目标,也是教育的目标;教育是理想国的重要手段,是理想国的决定作用,正义和教育,在本质上是统一一体关系。试图澄清对柏拉图哲学涉及伦理、政治和心理问题的模糊观,以揭示正义和教育所承载的永恒价值,以及对我国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建设的"中国梦"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挽救日渐衰败的正义观念和城邦,柏拉图在形而上构建出了他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国"。理想国中的正义是以正义理念为蓝本的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其核心是等级统治下的和谐有序。在这种正义观指导下建立的城邦能很好地维护"集体利益,"但其中的阶级特权与哲学王的统治为施行极权主义政治统治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正义理论。柏拉图正义理论的内在缺陷在于:第一,国家正义概念与个人正义概念都存在问题,而且夸大了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对应性,并忽视了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之间的矛盾;第二,哲学王统治与国家正义一致的或然性以及哲学王统治本身的内在困难;第三,公共教育和公有制度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维持国家正义。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探讨了"什么是正义"的问题.对这一问题有两种解答:一是以色拉叙马库斯为代表的"强权即正义"的功利主义正义观;一是苏格拉底的"正义至善论".对于哪一种观点最能代表柏拉图的真实意图,以及苏格拉底的理论是否有效反驳了这种功利主义正义观,一直存在争议.分析解读表明,苏格拉底的"正义至善论"才是柏拉图的正义理论的核心.这种"正义至善论"能够有效反驳这种功利主义正义观.  相似文献   

11.
哲学与政治的关系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乌托邦理论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一个方法论设计,这一设计是为了协调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化解两者之间的张力。乌托邦将最终实现哲学与政治的完满结合。但在乌托邦被建构起来之前,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张力持续存在。柏拉图建议哲学家学会运用意见来设定标准和建立规范,在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中,最高的人类活动是哲学而非政治。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理想国》的理论核心是理念论。理想国是理念的实现和理念世界在现实社会中最大限度的体现。柏拉图认为希腊城邦起源于人们的互助和分工;在哲学王的统治下,理想国中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实现不平等的“和谐合作”;理想国中的教育是培养治国人才。他根据本人的观点分析了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本文对柏拉图理念政治的“善”和“正义”同孔子德治的“仁”与“礼”的异同处做了比较;对柏拉图的哲学思考、对孔子“好古敏求”、“有教无类”等进行了评析,概述了柏拉图和孔子在历史上的作用与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柏拉图对诗人"迷狂说"和诗人"摹仿说"这两种朴素思想进行了认真的思辨,又在《理想国》中阐发了文艺"功用说"的观念,依此奠定了西方作家论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迷狂说"与诗人能否反映真理,"摹仿说"与诗人的知识是否可靠,"功用说"与对诗人教化作用的怀疑之间,也留下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和理论空白。柏拉图诗学的矛盾不仅在于柏拉图政治理想与诗人天性的矛盾、哲学与诗的冲突,而且,其核心在于人类追求现世功用与其自然天性的冲突,体现为诗人身上是否分有神性与如何表现人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关于希腊哲学的几个疑问及试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肯定我国古希腊哲学研究成绩的前提下 ,针对一些重要的论述提出了五个疑问 :普罗塔哥拉是“感觉主义者”吗 ?高尔吉亚的“逻辑混乱”吗 ?柏拉图的 idea是“相”吗 ?什么是《巴门尼德篇》中的“矛盾”?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怎么会“倒转”?在提出问题的同时 ,作者尝试性地作了解答 ,以期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正义论——《理想国》的政治哲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柏拉图在探寻国家正义的过程中 ,从可经验的个人正义开始 ,通过理性的归纳 ,引导人们到对国家正义的认识上 ,提出国家的正义就是和谐与秩序。但是 ,国家正义在内容的体现上 ,又完全在于其公民的政治素质。与智慧、勇敢、节制相对应的三个阶层的划分及其各安其分、各尽其责 ,这既是国家正义的体现 ,又是国家之所以正义的条件。同时 ,这三个阶层的共同目标是实现国家的伦理目的 ,每个公民都应该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而遵循自身的正义。柏拉图正义论的鲜明特征是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与价值观上的国家主义。  相似文献   

16.
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事项,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其主体要求是增强党政机关和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建的局面;其制度要求是发挥社会主义法纪的约束作用,强化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他律功能,增强社会道德的影响力;其社会要求在于通过良好的家风、民风传承,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良好的纪律自觉、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探讨了价值自觉中的道德协调机制,思想建设中的利益协调和政治协调机制,社会传承中的家庭协调机制,个人品质养成中的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17.
政治正义观是政治哲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古典政治正义观发展到今天,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时代价值。通过对政治正义观发展历史的梳理,以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对当代政治正义的核心话题展开追问,探寻其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政治哲学的基础性问题包括统治的合法性问题、正义问题、人性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在理论上搞清楚了,才能进而探询科学的、合理性的冲突及其整合模式问题,因此政治哲学的基础原理是解决政治学理论基本问题的钥匙。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其他相关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就会受到很大局限。  相似文献   

19.
非存在是柏拉图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随着其思想的发展在内涵上发生了重要转变。在《智者篇》中,柏拉图重新思考了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问题,提出了通种论,并在此基础上对非存在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非存在概念内涵的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柏拉图思想本身的转变。因此,澄清这一概念的转变,对于进一步研究和理解柏拉图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哲学的路径里,"启蒙"似乎仅仅特指中世纪以来的"启蒙运动"或"启蒙思潮"。然而,如果打破这种特定的"启蒙"话语而拓展启蒙的视野,回溯柏拉图的"洞喻"和"线喻"并进行认真探究,则这两个比喻所相互映现的正是一种古典的"理性启蒙"观。那么在柏拉图的视阈里,为何启蒙,如何可能启蒙,启蒙具有何种特性,启蒙之人性究竟发生何种变化?以上诸类问题,正是本文需要梳理和阐释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