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费孝通<乡土中国>的写作有着广深的学术背景,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对中国进行社会结构分析的尝试,他试图在理论上总结并开导实地研究,以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如果说<江村经济>侧重讨论社会制度变革,那么<乡土中国>则在探讨与之相匹配的社会道德.<江村经济>与<乡土中国>之关系这条线索,贯穿了费孝通大半生对社会改革的种种设想.费孝通晚年对<乡土中国>有了一些新的思考,认为中国文化比"乡土社会"要复杂的多,并重申"文化自觉"的命题,对知识分子寄予了深切的期望. 相似文献
2.
刘博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26-29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于传统乡土社会的认识与分析是解读和把握中国农村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以他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学学派长久以来以文化自觉的态度理解中国民族文化、关注中国社会的最根本问题、致力于社会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相结合,这些都体现了这位伟大的学者对于中国社会深切的人文关怀之情。 相似文献
3.
孟根达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2):131-136
理解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把握乡村发展的未来方向,是乡村社会研究或农村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6。由此将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概括为"乡土社会",即"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也就是滕尼斯所说的"共同体",或不同于"法理社会"的"礼俗社会"[1]9。乡土中国一直是理解和分析中国乡村社会的重要理论工具和视角,而且也成为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范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有位朋友,可以称得上是“关系大师”,无论办什么事情,他脑子里第一想法便是“有没有熟人”?因为多年专注于此,他的“人脉”非常广,各行各业几乎没有不认识的人。但是,“事事找熟人,时时找熟人”的他,有一次买件衣服也想找熟人打折,结果请人吃了好几次饭,花的远比省得多,闹了个大笑话。
其实。“办事找熟人”的现象在中国由来已久。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熟人社会”这一概念。人们因为血缘、地域等关系,在交往中通过人情、面子、信任与规则, 相似文献
5.
周会凌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3(1):20-24
长篇小说《百年不孤》在立体呈现南方乡土日常生态的基础上,正面铸造“乡绅形象”,展现出乡土精神坚守下的人生范式,揭示了乡绅文化通过“人心”影响乡村的精神法则,讴歌了中华文化的德、善基因,体现出作者浓厚的乡土情怀及对“乡土中国”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6.
张祖群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4):85-92
将一个比较成熟的儿童电影置于广域的中国国情之下进行科学理性分析,不仅可以加深对儿童电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新时期儿童电影创作思路的更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台湾电影新《鲁冰花》的两层隐喻:古阿明成长的艰难与苦涩;天才背后绝非天才所决定。最后论述结果认为:第一,新《鲁冰花》视角虽小,却以小见大地向我们展现了一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乡土台湾,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第二,新《鲁冰花》是台湾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其中表达了隐晦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7.
《庄子》一书有不少描绘乡土的笔墨,建构了一个奇思异想的乡土世界。《庄子》的乡土想象涉及到乡土环境乡土人物诸方面图景,综合来看,庄子的乡土想象个性鲜明,意蕴丰富,体现了庄子恢诡谲怪的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红军长征过凉山史实"融入西昌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教学为例,分析了乡土史料融入《纲要》课教学的政策依据和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功效,探讨了乡土史料融入《纲要》课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总结乡土史料融入《纲要》课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乡土史料融入《纲要》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阿Q正传》中阿Q的命运与未庄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之间有何关联一直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少有学者探讨阿Q未能被未庄所接纳,反而被未庄所排斥,以至于最终酿成其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与内涵。在乡土中国,村庄既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元,也是社会人栖居的物质场所。离开村庄,社会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根基。作为社会进化的一个自然结果,乡村既是社会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对社会稳定起着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积极作用。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够居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之中,其重要原因便在于乡村具有庇护作用,但当乡村的庇护作用缺失之后,作为流民的阿Q就可能转化为暴民,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乡村的既有秩序,也造成了个体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0.
资云南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65-67
《虹》被认为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1885-1930)艺术成就最高的小说.小说以史诗般的风格,描述了工业革命快速改变英国农村的过程中自耕农布朗文家族三代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在小说中,作者以饱含深情和略带惆怅的笔调描写英国乡村的景物,使全篇小说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小说也重点表现了三代人不一样的乡土情怀. 相似文献
11.
黄景钧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5):30-33
费孝通先生在民盟工作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对费孝通先生在民盟工作中的指导思想与实践进行了总结与概括,认为费老做好民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费老领导民盟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出主意、想办法,做实事、做好事;费老在民盟工作中的民主观念是:双轨政治;费老加强民盟发展的思想是:加强自身建设,包括思想、组织、机关、民主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从村治到乡政:乡村管理的第二次制度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27-31
人民公社体制废除以后 ,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为“乡政村治”。近 2 0年来 ,伴随农村微观经济体制的改革 ,村治发生了重大变迁 ,特别是村民自治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 ,由此构成乡村管理第一次制度创新的主要成果。但是 ,作为国家政权基础部分的乡政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革 ,从而严重制约了村民自治的发展和乡村的有效治理。为此 ,乡村管理必须进行第二次制度创新 ,其重点就是改革和创新乡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是区别于西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之道。乡村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但长期城乡二元体制导致现阶段我国乡村地区存在治理主体认知和能力不足,治理制度作用发挥不足,人才、资金、资源要素不足等问题。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实践可施行双主体合作共治,提高村民、村干部素质和现代化治理能力;建立“三治”融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消除城乡差距,吸引人才、资源、资金“逆流”乡村,以此不断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姚小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2):30-3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民国时期,为了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当时的优秀知识分子提出了促进乡村发展的系列思想: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学派提出的把重心放在乡村建设进而振兴中国的乡村建设理论,以吴景超为代表的都市救济学派从城乡关系一体化的视角提出的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理论,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学院派提出的从土地里长出乡土工业进而长出民族工业的乡村内生城市化道路理论。随着时代的变迁,世情国情农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主题审视这些理论观点,从中可以发现诸多有价值的理论思考和极为宝贵的实践经验,从而为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宝贵的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15.
李晓晨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4):83-87
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由于受社会文化因素、生存环境以及教育和认知水平的制约,迷信观念严重,迷信风俗盛行,迷信组织众多。这些迷信风俗尽管主要是对传统迷信风俗的遗存与继续,但在近代科学文明的冲击下,它在地域、人员、内容及功能与危害上仍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朱战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132-140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快速转型,传统的“乡土中国”不断解体,“城乡中国”成为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新形态。城乡中国阶段新的城乡均衡关系逐步形成,农民自由进城和顺利返乡,形塑了转型期乡村社会的“半工半耕”结构。以农民为主体的“半工半耕”结构充分体现了农民的阶层自主性,赋予了中国社会结构充分的弹性和韧性,维系了转型期乡村社会结构的均衡。城乡中国富有弹性的社会结构,是中国特色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保持稳定有序发展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王欣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2)
《独立评论》是民国时期非常有影响的政论性刊物,曾积极参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方案的讨论和设计,它提出在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中以工业带动农业、以都市救济乡村、发展工商业、节制农村人口等独到见解,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对中国乡村命运的关注,丰富和深化了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理论,也为当代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刘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1):72-79
民国时期的农村宗族,可谓是集衰落与变异于一体。此时的宗族制度由于近代生产方式的出现与发展、政治变革、社会革命的强力冲击以及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诱导等因素,呈现出式微的趋势,这种衰落是相对于传统的宗法性家族而言的,但在式微中又开始接受现代观念,呈现出一些发展和变异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9.
王印焕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4):35-43
虽然历届政府均实施禁烟政策,但由于军阀、土匪的参与、包庇、外国尤其是日本的走私贩运以及烟毒贸易巨额利润的引诱等原因,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的烟毒问题仍相当严重。不但具体表现在种、贩、运、售等产销渠道,更表现于数额庞大的消费群体。烟毒对华北农村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不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个人、家庭与社会都有极大的危害,还激化了道德败坏、盗匪猖獗等社会问题,使原本动荡的社会秩序更加紊乱。 相似文献
20.
丧俗礼俗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由于地域,生活习惯的不同,历史传统的差异,农村丧俗各具特色。民国时期皖北农村丧葬礼俗便有自己的特征,这对研究地域文化,造福一方,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丧俗所表现的愚昧性、腐朽性和落后性,仍是在移风易俗中提倡科学、更新观念的根本障碍;丧俗中所表现的陋俗也是移风易俗所要革除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