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艺术形神观念研究杨铸“形”与“神”是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史上一组相对而又相关的重要范畴。纵观历代诗论、画论,涉及“形”、“神”之处颇多。统而言之,其基点乃是将艺术对象区分为“形”与“神”两个不同层次,以“神”为重,以“形”为轻;其主旨则是在艺术创...  相似文献   

2.
<正>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高度发展的时期,基于此背景,雕塑艺术获得了空前发展。唐代雕塑作品中,仕女雕塑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最突出,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雕塑艺术。唐代工匠以高超技艺,将仕女绘画艺术与雕塑艺术完美融合,通过“塑其形、绘其神”形式,将仕女的生动表情、优美形态、华贵气质充分展示了出来。文章结合唐代仕女雕塑产生的背景和形象分类,探究唐代仕女雕塑艺术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刘素英 《唐都学刊》2006,22(5):27-30
杜甫不仅是位伟大的诗人,而且是位有着广博高深的艺术鉴赏、品评功力的艺术批评家。书论他以“瘦硬通神”为最高境界,画论他以“画骨传神”为最佳标准,诗论他以“凌云健笔”之风为喜,创作他以“沉郁顿挫”而见长,更多地表现为瘦劲之力、沉雄之气和冷峻之美。杜甫在各门类艺术鉴赏中所共同表现出重瘦劲轻肥俗、重骨弃肉、重神轻形的艺术审美观,是他对魏晋时期的文艺思想和艺术审美观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葛维钧 《南亚研究》2006,1(1):52-56
五、往世书中的毗湿奴故事毗湿奴作为最重要的印度教神之一,其形象的完成约在史诗和往世书时代。这一形象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围绕着他形成的众多神话和赞颂。毗湿奴神话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莫过于他的化身故事了。“化身”原文avatara,意为“下来”,常常用来指天神下来世间,完成既定事功,故以中国人熟悉的“下凡”称之,倒很确切。然而其下来世间,又必得托形他物,或人类,或禽兽,或半人半兽,以为成就勋业的主角。如此说来,倘将avatara用来指所托之形,而不指所成之事,那么用化身这个概念来表达,仍然是合适的。1在印度教里,托形行事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时期的小说创作,无论在选择题材、开掘主题。表现角度上。还是在创作方法、表现手段上都出现了新的艺术追求。其中,在艺术结构上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这就是传统的小说结构被突破,“开放性”结构小说愈来愈多地被作家们所重视。 开放性结构小说是与传统结构小说相对而言的。它在表现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时,不以故事情节取胜,而是 以人物的心理意识的流动,或以抒写思想感情为基础去结构作品。传统小说往往注重“形”、“神”的直接描写,表现主题。通常以故事情节为基础组织结构,线索分明,情节统一完整。开放性结构小说比传统小说来得更…  相似文献   

6.
留哈切夫院士曾写道:“园林艺术取决于它所处时代的哲学,又反过来给予哲学、美学、诗歌、绘画和教育以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园艺师甚至高于自然的创造者。神创造了世界,但人美化了它。遵循它的规律并使它更加美好。”他同时要求人帮助自然来展现自己。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在《文赋》的艺术美建构中,存在一个理论“支点”的话,那么,这个“支点”就是灵感论。 下面,我们将从陆机的《文赋》中,有关对“应感”与“天机”的描述,来探讨灵感在我国古代文论中是如何提出与表现的。 灵感与灵感的本质 《文赋》以“应感”为龙头,以“天机”为核心,与“收视反听,耽思旁讯”互为补充,递论情、神之用,对构思中的开塞行止等诸多情状,予以形象的描绘;对其文思的驰张等现象,做了周密的问津。陆氏首倡“应感”、“天机”之见,为我国文论树一里程碑──“灵感说”。正如英国著名美学家冈布里奇所说:“没有一种艺术传统要…  相似文献   

8.
王德军 《社科纵横》2012,27(12):111-113
杜甫的“有神”说不仅是对六朝以来文艺领域审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唐代以追求“有神”为中心的美学思潮的组成部分.概而言之,其美学内涵主要是指自然之美、风骨之美和兴会、灵感神妙之美.这是中国传统美学史上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中国传统美学由此派生出了以“神”为精髓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秦鹏飞 《社会》2005,40(3):58-87
本文以儒家典籍中的“鬼神”为研究对象,借此对儒家思想的“理性主义”特征进行讨论。儒家思想对鬼神的理解,继承了巫术时代鬼神能影响现实之认识,又为其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内涵以“形气论”为认识基础,一方面将鬼神世界与人间世界视作同质且可以互相沟通,极力强调鬼神尤其是“人鬼”与祭祀者之间固有的“父子”关系的重要性,形成了以“报本反始”为核心意义,以“格神”“敬飨”为直接目的的祭祀之礼;另一方面,儒家强调,“格神”的最关键条件是主祭者“事死如事生”的“诚敬之心”,而这一诚敬之心源自于“孝”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万簌俱寂,窗外,苍然幽静的池塘畔,蓦地,一只小蛙跳入水中,清响划破沉寂,余音缠绕耳鼓,于是,俳句大师芭蕉随口吟道: 古池塘,青蛙入水,发清响。一切文学艺术皆诉诸于人的感性,它凭籍于具体的形象描绘自然,反映生活,并通过艺术的感染力量和美学作用影响读者,唤起人们的共鸣。正如《文心雕龙》中所言:“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而一切文学作品又因时代、社会、环境、作者所追求的美学意念之不同而千姿百  相似文献   

11.
阿多诺认为,艺术作品具有谜一般的特点,因为艺术创作是用同一性的精神来表达不能用同一性表现的精神,精神的这种自我矛盾使精神难于被理解;在艺术作品中,精神还与反精神的东西相冲突,存在着模仿和建构的冲突;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天然地无法证明自己的正当性,但是又必须证明自己的正当性,于是,它就只能如此这般。艺术所要把握的非同一的东西类似于康德的“自在之物”,当艺术把握这个不能被把握的“自在之物”的时候,艺术陷入了一种“幻相”;既然艺术所要把握的是非同一的东西,那么这个非同一的东西就无法用概念来说明,当艺术作品用直观形式来呈现这种东西的时候,它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神秘”的色彩。由于艺术作品具有谜一般的特点,所以解释艺术作品就成为艺术作品的必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两方面,探讨古代哲学和文学理论中“神”的意义。哲学中的“神”有主体,客体之分,客体之神为“自然之道”,主体之神是人之志、气、性、情、欲的综合体。哲学之“神”首先被引入绘画理论,接着由刘勰引入文学理论,强调主体之神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自唐以后,文学艺术的审美注意凝聚于客体,主体之神由“意境”、“象外”向客体转移,从“诗而入神”实现主体之神对象化,这就是主、客体“神遇而迹化”,创造出中国古典美学中最高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3.
李雪  查洪德 《求是学刊》2022,(2):142-151
元代出现了一批以色目人为传主的传记文章,这是中国传记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带给传记文学多方面的新变,使之展现出新的形与神。形,是可见的,可理解为形象性,如文章选材之独特,适应独特内容的传记写作手法之引入,描写的异域风情与色目人特异的形象与性格。神,指可感的,即文章中体现的精神,包括多元文化的彰显,新的文章风貌神韵,破体求新的文学追求,以及多族士人文化认同中体现的大元气象等。这是中国传记文学史上独具价值又长期被忽视的部分,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由于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成为美国艺术教育领域的新思潮。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将传统的艺术教育内容由高雅艺术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重点关注当代视觉形象及其语境,使学生具备对当代消费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能力。美国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显示出一种后现代主义艺术教育思想,它不仅在理论层面实现了对现代主义精英式艺术教育的反拨,在实践层面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15.
当代文化生活中的先锋艺术只是一种封闭的游戏。它的反传统是意义的丧失,内容的瓦解,它以自身无意义的形象游戏满足当代人关于自我的形象虚构。先锋艺术在创作上则表现为逃避崇高,欲望代替激情,形象代替存在,制作代替创作。王朔式的“侃”之所以走向媚俗,不仅为了迎合市场,而且是其创作力沦丧之必然。镜前先锋的明星们服从市场运动的绝对原则,其包装、隐私、轶事和他们的“艺术形象”如出一辙。追星现象一方面表现了伪审美精神的胜利,另一方面则造成大众迷信。先锋是当代文化的现实,而不是当代文化的未来。超越先锋,从形象回归存在,深入现实,超越现实,才是文化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禅宗对王维的人生态度、艺术追求、审美情趣和诗歌创作手法的深刻影响。作者认为,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意,主要表现为空寂幽静的境界、闲适自在的境界以及“无常”、“无我”的理念。由于诗人把禅学理念融合在自然美的感性形式之中,从生动具体的形象画面里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思想倾向,使诗情画意与哲理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了“神韵天然”、空灵含蓄的艺术至境  相似文献   

17.
汪树东 《学术交流》2007,1(3):141-145
在20世纪中国文学里,由于父权制文化权威的崩溃,母神崇拜极为明显。鲁迅的小说《补天》和郭沫若的诗歌《女神之再生》等在五四启蒙文学中首先张扬了母神崇拜之旗帜。在革命文学叙事中,柔石和艾青等作家辛酸地塑造了苦难母神,而曹禺和冯德英等细致描摹着崇高母神。“文革”结束后,张承志、铁凝等知青作家在底层民众中重新发现了母神,但是自然母神的更为完整形象是在莫言、徐坤等作家笔下呈现出来的。由于自然母神的复杂性,恐怖母神形象还曾在曹禺、张爱玲等作家笔下闪露面影。母神崇拜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鲜明的母神形象系列,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反思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艺术的形式美,我认为既有与内容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的美,又有与内容相对独立的艺术的形式的美。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探索:第一、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里?是否仅仅表现在形式为一定内容服务,是否恰当表现内容,表现好与不好,妙与不妙上?第二、形式美的根本原则,除了它与内容统一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则?第三、形式美与形式主义的美的区别在那里? (一)形式美具有相对独立性 有的同志认为“艺术形式”的美是存在的,它是艺术作品对其内容的表现形式之美,艺术的“形式美”是不存在的,在与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无关,是孤立于艺术内容之外的…  相似文献   

19.
灵感小议     
灵感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所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它是思维活动过程中的一种质的飞跃。它象桥一样,把阻绝了的思路忽然沟通了起来,另外引向以至开辟一个新的境界。诗人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常常有“神来”之笔;哲学家、科学家在构思的过程中,也常常有“顿悟”之时。但无论是“神来”或“顿悟”,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柏拉图所说的什么“神灵凭附”,而是平时的苦心经营,功夫到处,自然的水到渠成;而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熟能生巧,所必然会产生的触类旁通。物质的运动可以从量的变化转到质的飞跃,为什么精神的活动就不能够同样地由量的积累达到质  相似文献   

20.
释出     
出字在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很习见的字,《说文解字》训为“进也象草木益兹上出达也。”我认为许书训出为“进也”恐非本义,有重索本义之必要。 出字金文写作 ,石鼓文写作 ,皆从止。龟甲文则写作 ,亦从止。又金文多以 形变作 形,因而随 形而诘曲作 ,秦篆遂作 。许慎沿袭之,遂误释为“象草木益兹上出达也。”古文中凡从上之字皆与脚或行走有关,此乃足形,不象“草木上出达”形。古出字实从止,止( )象足形。 象穴屋形,足趾已露于穴屋之外,所以就产生了出入之出义。又《字汇·入部》下云:“出之反也。”可见出、入互为反义。  要正确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