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结成统一战线,中国革命就进步,取得胜利;统一战线破裂,中国革命就受挫折.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在同资产阶级联合又同他们斗争的中间发展和锻炼出来的.”①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进行的是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犹为突出.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妇女界抗日统一战线也形成了,它既推动了民族战争的胜利前进,又促进了  相似文献   

2.
邓恩铭很早就形成了先进的革命思想.其中,社会改造、工人运动和民族文化保护,是最重要的内容.通过社会改造和工人运动,邓恩铭同志领导山东的工人进行革命运动,发展壮大山东的党细织;而民族文化保护思想,则体现了他对本民族及民间文化的深深热爱.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中国少数民族革命运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少数民族革命运动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领导了中国少数民族的革命运动;今天,中国共产党又把少数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西部开发战略,这是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初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我国蓬勃兴起.随着革命运动的发展和深入,创建与之相适应的近代民族文化提到了议事日程.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宣传家章太炎,乃是中国近代民族文化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5.
在18、19世纪,当英、法两国进行霍布斯鲍姆所说的双元革命的时候,德国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化革命.德国人由此在文学、音乐、哲学领域强势崛起,从文化后发民族变成了文化领先民族.被冠以"古典"之名的德国文学、德国音乐、德国哲学,不仅是三座令人景仰的"文化珠峰",而且富有浪漫色彩、浪漫元素.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浪漫精神给德国...  相似文献   

6.
文章指出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与研究在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普及民族文化教育是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前提,而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工作,则是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学,由一个深广的文化思想革命为前导,经历了剧烈的文学革命的波涛,诞生在多灾多难的中国土地上.它和中华民族求解放.中国人民求自由的斗争一同成长,拥有以鲁迅为代表的璀灿群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毛泽东同志曾怀着革命激情,高度评价了这个文化领域中的革命:“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封建文化的运动.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动劳.”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全面地研究这次伟大运动的历史事实,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的规律,以  相似文献   

8.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研究中国、印度和爱尔兰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问题时,论证了被压迫民族的革命对于打击资本主义和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意义。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马克思运用对立统一原则研究了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分析了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民族矛盾,指出中国革命对于打击西方资本主义和推动西方革命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在《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一文中写道: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五年一月召开的中困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解决了无产阶级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问题。“四大”通过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指出:“越是上层阶级越富于妥协性。最受压迫而最有集合力的无产阶级是最有革命性的阶级”,因此“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如何实现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呢?该议决案指出:农民“是中国革命运动中的重要成份,并且他们因利害关系,天然是工人阶级之同盟者。”《对于农民运动的议决案》还指出:“中国共产党与工人阶级要领导中国革命至于成功,必须尽可能地系统地鼓动并组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民族文化观的形成经历了探索、萌芽、发展和成熟几个时期.毛泽东在对中国文化的探索和重塑过程中,注意将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主张文化的重塑应同革命理论的建设相结合.他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世代相承的民族精神,培育了人们的民族气质、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气慨、民族情操.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了与时俱进的、革命的和科学的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历史使命.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无一例外地被卷入到大众旅游这一"大熔炉"中,文化多样化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论文在用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分析民族文化性格,梳理民族文化旅游的本质后指出:在民族文化性格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适宜性,不同性格的民族文化应采取不同的文化旅游开发策略。分析表明:彝族文化属于内向型性格。作为结论,我们指出对呈内向型性格的彝族文化,不应采取全面深入的旅游开发策略,宜采取控制性开发,且以前台公共性文化及其载体为主,对后台隐秘性文化及其载体则需要重点保护、控制性开发。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深刻指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那么,什么是鲁迅的文化思想,他的“新”文化思想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他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重温毛泽东同志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指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就是从“鲁迅是文化革命的主将”着眼的;他赞誉鲁迅是“空前的民族英  相似文献   

14.
文学母题不断重复和较为稳定的原型模式背后,潜藏的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品质和文化流脉.以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为切入,探讨传统文化中的具有国家民族意义的复仇行为在现代中国开始发生变化,散发出了革命的讯息.复仇的主人公从个体英雄转向所有的贫苦大众,复仇方式由个人复仇向集体复仇、阶级复仇转变.复仇母题具有了启蒙和政治引导的革命"能指".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视觉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内涵进行阐释和分析。结论指出:我们已经进入视觉文化时代,然而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却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因此,为了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家泰勒 (E .B .Taler)曾指出 :“文化是一种复杂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综合。由于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在深层意义上反映了人类的共同能力 ,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同一性。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活动的多样性和观念的多元化使其文化内容和形式出现多样性。萨丕尔 (Sapir)指出 :“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 ,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决定人们生活方式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① 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 ,理解文化必…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指当代人类社会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互相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美国利用物质优势,发挥其文化的吸引力,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感召力,维持其霸主地位.以电脑和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革命使文化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文化景观的出现,使文化有了明显的全球性特征.全球化中的文化冲突,中西方文化、语言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各个民族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同时,也使自己民族的文化成为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其民族性和人类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股“留日潮”,浙江留日学生就是这股浪潮中的一个部分.在辛亥革命时期,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并为民族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抛头颅,洒热血,奔走呼号,奋斗在民族和民主革命的前列.尤其是他们创办了大量的革命报刊,在唤醒民众,激发民族革命思想,鼓动爱国民主思潮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建党百年,加快红色革命文化传播,有助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推动河北红色革命文化得到切实有效传播,必须加快构建红色革命文化传播体系:从传播主体维度看,政府、学校、社会组织要相互配合、协同创新;从传播内容维度看,要系统整合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红色革命文化精神,理直气壮讲好红色革命故事;从传播路径方法看,要实现学校教育、理论宣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从传播载体维度看,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从传播方式维度看,要推动红色革命文化公益化宣传与产业化传播协调发展,致力形成受众广泛、立体化的红色革命文化传播格局,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20.
论统一战线的历史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中,"和为贵"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统一战线形成的巨大向心力,它是统一战线内部求和谐、统一战线"求同存异"原则以及具体斗争策略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而儒家"大一统"的民族文化心理,又为统一战线的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心理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