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智 《西藏研究》2008,(1):60-70
文章结合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研究了明代丽江壁画中有关藏传佛教的内容及其历史,分析了丽江藏传佛教壁画形成的背景、史学价值和历史地位.丽江藏传佛教壁画是藏族文化东传的必然结果,是明代木氏土司崇奉藏族文化的体现,是滇、藏、川多民族文化圈互动的一个缩影,它在客观上丰富了纳西族等云南各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仍然不失为国家或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内容,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主体和核心,藏传佛教所特有的文化属性无疑影响着藏传佛教寺院治理.从藏传佛教寺院治理制度演进轨迹来看,不同的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环境、组织、形式和内容.但在当下藏传佛教寺院治理中恰恰忽略了藏传佛教及寺院所具有的文化特点和属性,更多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因此,建立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藏传佛教事务社会治理体系,须从藏传佛教及寺院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属性特点,审视藏传佛教事务社会治理,构建起与当下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提起藏族的文化(狭意范围上的),人们便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藏传佛教,许多人往往把它等同于藏族文化,以为藏族的文化史就是一部宗教文化史,也有许多人在试图论证宗教不等同于文化的路途中精疲力尽而无所得。其实,宗教本身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百科全书,它在各个民族中都产生过巨大的历史作用。不能否认,宗教在藏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宗教文化体现了藏族人民的高度智慧。藏传佛教被作为一种政治工具,有它产生的特定背景和土壤,随着历史的发展,它  相似文献   

4.
18世纪初,安多地区藏传佛教主要寺院禅定寺和拉卜楞寺之间缔结宗教文化关系,是藏族历史和宗教史上的重大事件,这种关系的缔结,对藏传佛教在安多地区的广泛传播,藏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及西北边疆地区的稳定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文章以历代卓尼土司和嘉木样活佛的宗教文化联系作为切入点,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禅定寺与拉卜楞寺的宗教文化关系,同时也概括了清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安多地区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宗教世俗化问题是当代宗教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深层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当代宗教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在辨析“宗教世俗化”概念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藏族社会转型过程中藏传佛教的世俗化问题,分析了传统社会中藏传佛教存在的局限以及产生世俗化的原因,最后讨论了藏传佛教世俗化对藏族社会转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藏传佛教是指在中国藏民族地区形成,在藏族、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中普遍传播和信奉的具有明显民族性、区域性特点的宗教文化。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影响和滋育下形成和发展起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藏传佛教形成的渠道、发展环境及教义内容等方面,论证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90年代青海省藏族人口婚姻状况作一概述,文章涉及以下几个内容:藏族传统婚姻文化、藏族人口性别比、藏族与其它民族人口婚姻状况比较分析、藏族未婚人口状况、藏传佛教与藏族未婚人口的关系、现代化对藏族人口婚姻状况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8.
青海“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颇具广泛影响的流派。它集中体现了藏族古老的文化传统,同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一样多姿多彩。不久前,我慕名访问了早已驰名的海内外“热贡艺术”之乡。  相似文献   

9.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与藏民族的发展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所周知,每一民族的教育对该民族政治、经济、义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藏族是一个几乎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藏族传统教育的基本特点是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在民族文化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寺院教育在藏族教育中的这种特殊地位,使它对藏族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影响体现出与其他民族的教育对各民族上述各领域的影响的诸多不同的特征。本文拟就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对藏民族的发展进步问题作一初步的探索。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一)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不但在解放前对西藏及国内其他藏区的政教合一或政教联盟的政…  相似文献   

10.
藏族传统美术以其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风采、深邃的宗教文化内涵、鲜明的地域风格特色、多元文化精华凝铸的优势,伴随着藏族传统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的兴旺发展以及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普及推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文章就藏族传统美术在当代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环境条件、创新活动事迹、创新的追求趋向、创新的实践探索、创新的总结思考等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拉卜楞是安多地区藏传佛教文化中心之一.这里继承和发展着博大精深的藏族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拉卜楞民俗文化。拉卜楞地区民俗文化特色浓郁,地方风格突出,成为拉卜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林锦江 《中国藏学》2011,(1):128-136,144
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佛教三大系统之一。在香港特区基本法所赋予的宗教政策下,香港藏传佛教的发展,有着两个重要的意义:一个意义是传播自身宗教文化的宗教价值和实践;另一个意义是促进香港同胞对于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藏族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和发展方向。文章作者根据相关的文献和实地观察所得的资料,介绍了香港藏传佛教,作为宗教、学术和文化的近30年,特别是九七回归后的一般发展状况,以及与本土佛教的关系等,进而展望香港藏传佛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宾秀英  青麦康珠 《民族学刊》2011,2(6):89-92,105
藏传佛教思想对藏族婚俗有着很大的影响。甘孜县藏族的婚礼程序中随处可见藏传佛教的影子,从说婚到完婚,礼物中不可缺少的哈达;祭坛时藏传佛教的“三白”牛奶、酥油、酸奶;认为结亲之日若大雪纷飞是幸福美满的吉兆;新娘到门口象征性地喝一口牛奶;用系有白羊毛的松树枝蘸着掺有牛奶的水向上中下弹三次祭祀诸神等。这一切郜表示新婚夫妇幸福甜美、万事顺愿、喜庆有余。这些婚俗文化反映了当地纯朴的民风民情,并以其独有的风格展现了甘孜县独有的婚礼程序以及在这些程序中根深蒂固的藏传佛教思想。  相似文献   

14.
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问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寺院教育在藏族地区有悠久的历史,对藏族社会发生过深刻的影响。一座寺院既是宗教中心、又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尤其是教育中心。历史上寺院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喇嘛活佛、著名学者。他们继承和发扬藏传佛教,并研习天文、历算、医药、建筑等科技和艺术,使藏族文化得以世代相传,所以有人说“一个寺院就是一所大学或者专门学校。”①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内容、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都是很有特点的。特别  相似文献   

15.
藏传佛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文化,在组织方式、教义思想、学经制度、传承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均有独特之处,已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种特色文化。汉藏佛教文化交流互动,推动了佛教中国化进程。在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中,藏传佛教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得最直接、最深刻。藏传佛教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并成为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纽带。藏传佛教在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中具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必须参与中华文化建设,丰富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数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忠雄 《中国藏学》2008,(2):109-112
藏族传统文化分为五大明与五小明,绘画是五大明之工艺学的一个分支,天文历算就是五小明之星象学.在藏传佛教绘画和天文历算学中具有现代数学的思想,如黄金比例、透视原理、集合与对应思想等等,体现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一专院教育的历史作用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在青海藏区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体系,它在藏族群众的思想观念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历史上它对继承和发展藏族传统文化曾起了积极作用。今天,它对现代藏族文化的发展仍然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寺院办学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政治方面历史上,我省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为宗教传播和培养宗教接班人起了作用。就整个藏族而言,是通过寺院教育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递信息,对统一藏民族的思想,形成藏族的心理,增强藏族的内部团结都起了积极作用。通过寺院教育,使一部分人…  相似文献   

18.
丹曲 《西藏研究》2005,(2):43-49
藏传佛教文化的兴起,对藏族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思想不仅在藏族民间文学作品史诗《格萨尔》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同时藏传佛教寺院对《格萨尔》的保护和传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达那寺为例,就藏传佛教寺院在史诗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等问题展开讨论。作者认为,在史诗《格萨尔》的流传过程中,藏传佛教寺院发挥了传唱、收藏、撰写、研究、收集格萨尔文物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是藏族传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藏区长期发挥重要作用,并对藏族的教育影响深远。尤其是对人格教化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三毒,贪嗔痴的理解及从消除它的因素入手,略述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及其对人格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迪庆藏回的形成是回族以少数者身份进入藏区,与藏族相比,在人口数量上占绝对少数,他们长期与藏族生活在一起,在藏族文化的影响下,其藏化现象比较普遍,他们讲一口流利藏语,穿藏服,绝大部分回族与藏族有亲缘关系,回藏通婚非常普遍,一些回族家庭成员中既有信仰伊斯兰教者,也有信仰藏传佛教者。部分改信藏传佛教的回族,其民族属性也改为藏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