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民法理论中 ,是债的担保 ,还是合同之债的担保 ,学术界意见不一。这一问题既涉及到担保的适用范围 ,又影响到我国民法典中担保制度的体例设计。文章指出 ,从现行的民事立法规定和民法理论分析 ,所谓债的担保 ,其实质是合同之债的担保。鉴于担保方式中的物权性与债权性之差别 ,我国制定民法典宜在“物权”编与“债权”编中分别对担保方式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2.
债不一定都具有财产性,侵权行为引起侵权责任,侵权责任关系就是债。侵权行为法独立成编不影响其债法性。制定中国民法典,有必要和可能设立债法总则。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请求权宜作为人格权请求权。  相似文献   

3.
论债的保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债的保全制度,理论上能够完善我国债的一般担保法律制度,实践上对规避法律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提供了可行的措施,有利于债务履行和债务案件判决的执行.文章重点分析了债权人代位权和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条件,并对我国债的保全制度在立法上需要完善的几个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教育本质新探——兼论人的本质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本质是建构人的主体素质,丰富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本质。教育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延展。劳动实践是人存在的根据;使用和制造工具的主体特征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区别于他物的最后根据。“人是工具”,科学技术是人类活动的工具性的集中体现,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开启人的主体(工具)潜能,培养人的主体生产力素质,以达到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债具有不对称性,而无因管理之债是不对称之债的典型.债的不对称性说明债中存在一个权利和义务的平衡点,它像黄金分割点一样完美地分割了债的权利和义务.掌握好这个平衡点就能够在债的立法和研究中准确地把握其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为债法的标准化、科学化打好基础.研究债的不对称性是寻求债的平衡点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1950年代形成了本质—特征论的文学定义,即先界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再界定文学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意识形态的特征。这一定义的思维方式是先界定事物的普遍性,再界定事物的特殊性,突出事物的普遍性关联,轻视事物的独特性质的揭示,使得文学研究本应着重研究文学的特殊性成为空话,不利于认识文学自身的规律。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论试图突破这种定义方式,但1990年代以来,反本质主义的文学语境论再次回到从事物的关联性定义事物的思维老路,文学自身本质问题受到质疑,弱化了文学与审美关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定义,不是马克思的定义,是社会性本质论者在篡改马克思的论述后强加给马克思的。他们打着马克思的招牌,推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论,并误导一代又一代的学人和学子,使他们上当受骗几十年。笔者对马克思的论述进行汉语句法结构等分析后,才知道马克思表达的真意是:马克思从物质第一性的原理出发,否定和批判了费尔巴哈把抽象物当成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观点,并指出"抽象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表达"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定义。笔者还从事物本质的定义及其规定性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等方面证实了人的本质只能是人的自然属性,不是人的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8.
人的本质实质上是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统一。人的可能性本质不仅是全面系统认识人的本质的重要支撑点,也是界说人的本质最为复杂和不确定性的一个环节。人的可能性本质,指的是人以习得性的范式、样式、共相、符号、逻辑以规范客观世界,并通过实践创造或改变世界,从而也改变自身所体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深入分析和正确把握人的可能性本质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分析美学关于艺术定义的专题研究中,乔治·迪基是最著名的一位美学家,他把艺术定义为"一种创造出来展现给艺术界公众的人工制品",他的艺术制度理论使人们关注艺术所处的外在条件和制度.迪基后期借助于语言哲学的最新发展对他的艺术制度理论进行了辩护和发展,使之更加实证化.迪基艺术制度理论的局限性在于他的艺术定义太过于空洞,而艺术定义根本上是以艺术实践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理论经历了重新认识、深化认识和创新认识三个发展阶段。其科学发展轨迹可以概括为:法的根源本质在坚持中发展创新,法的功能本质由感性走向理性,法的目的本质回归人性又超越人性。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专家责任的立法是一个新课题,我国民法典应给予专家责任以独立的空间.是借鉴德国的立法将其放入合同法中,还是像美国那样按侵权行为法来处理,抑或作为职业责任单独规制?法律必须做出回应,以求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经济法、行政法和民法三者性质的比较,试图论述经济的社会法性、民法的私法性和行政的公法性,从而明确它们三者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民事权利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要素。民事权利和权力、义务、责任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民事权利和权力各有其内涵。民事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关系,有权利时就有义务存在。没有义务,就没有责任。准确把握这种逻辑关系是分析民事法律关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开放共享精神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改进,以及软件经营商业模式的改变,免费软件越来越多地呈献给广大互联网用户,随之也带来了更多的知识产权纠纷,侵犯个人隐私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软件免费经营如何实现盈利,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软件免费是否意味着软件经营者就无需承担义务?文章主要阐述了免费软件概念、内涵、盈利途径及法律性质,并通过对免费软件经营者的法定义务、契约义务的分析论证,提出有效的法律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尽管我国《侵权责任法》对医师保护患者资讯秘密的义务作出规定,但对患者的该项权利定位不明确,权利界限认定不清晰?对患者资讯秘密保护的权利依据信息的性质及利用的方式宜认定为隐私权或个人信息自决权?医师应承担保密义务,但在存在公共利益?他人生命健康利益和患者可推知的默示同意场合中,应允许医师向特定机构及个人提供患者的资讯秘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目前国内出版的各种国际法教材中国际法定义的比较 ,指出在定义问题上存在的过于简单化的倾向 ,根据定义的要求提出简要应以确切为前提的观点 ,基于法的一般原理和国际法的特殊性归纳出一个较为全面体现国际法本质特征的定义 ,并就其涵盖的几层意思逐一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17.
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新自由主义鼓吹市场规律和自由平等原则,其核心理念是“自由”、“市场”、“效率”,主张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全球一体化。其实质是国际垄断资本集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向全球进行扩张的政策工具.带有鲜明的阶级性与时代烙印,在拉美、亚非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中产生了很多危害,也是导致南北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地下钱庄并非规范的法律概念,我国对地下钱庄法律价值的判断是基于其组织的非正规性而非其行为的违法性,对地下钱庄行为更多地是借助刑法规制和执法严惩而非制度规范和监管指引。以刑法与经济法互动为视角,对地下钱庄所从事的三类主要业务进行具体分析,对相关法律法规予以细致梳理和客观评价,并结合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和地下钱庄行为特点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和防控对策。提出在治理地下钱庄的过程中应当做到经济法规制在前、刑法惩治在后,监管在前、执法在后,宽严相济、疏堵结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功能主义目的论、解构主义等后殖民理论的兴起,以"信"为价值取向的翻译标准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然而,翻译过程和语言功能表明,翻译从本质上讲是以语际转换为特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语际转换意味着翻译标准应体现文本对照特征,而跨文化交际则要求翻译标准具备较强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20.
事实合同在债法中的遭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事实合同理论基本含义的基础上,以社会现实之缔约行为为例对事实合同理论与传统合同理论的差别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事实合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来源于商业社会的实践,但事实合同理论并不能取代传统之合同理论的思考。最后论述了事实合同理论式微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