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道德关系中各种矛盾的表现形式,带有浓郁的伦理色彩.通过作品,作者表达了对社会的伦理关怀以及重建社会伦理秩序的强烈诉求.文学的伦理学批评是一项悠久的历史传统,但中西文化差异必然导致对文学理解的差异,因此他的作品在东西方文化中呈现出多重的伦理意识和声音.由于作者与书中人物所处的伦理环境特殊,使小说中的伦理关系、小说人物所作的伦理选择,以及为读者提供的道德警示和教诲均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其不仅能让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还能使我们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思考,为我们的时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社会法学是现代资产阶级法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我国对此研究尚少.本文对这一流派的历史演变、学说内容、基本特点等进行了初步的评述.作者认为,社会法学的阶级性是反动的,科学性是不足的,但其某些具体主张和方法还是我们可以借鉴或吸取的.以此为例,作者对我们研究西方法理学之目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鲁迅很喜爱牛,他常常以牛自喻自称.作为鲁迅笔下重要的一种动物意象,牛最能显现鲁迅精神中"和气的金面",更多地凝聚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这与狼、猫头鹰、蛇等意象体现出的鲁迅之"战斗的愤怒相",共同构成了鲁迅精神人格中最基本的两个方面.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我们才有可能达到对鲁迅人格精神的全面和完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从紧箍儿看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孙悟空,人们想到的常常是一个乐观的战斗英雄形象.他的幽默、机智、自信、勇往直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因此成为最深入人心的一个喜剧形象.但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的是,在这个喜剧形象背后却蕴涵着浓厚的悲剧性.从紧箍儿,从作者对孙悟空的矛盾态度,联系明中叶社会文化背景和作者思想来考察,可以看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内涵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的论断,正确地揭示了文艺的社会本质,清楚地指出了文艺与社会生活和文艺与作者头脑的关系。但长期以来,我们对文艺与作者头脑的关系的研究,没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论新时期电影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试图通过此文章,引起社会,尤其是学校的共鸣,在我们的课堂上能够将电影教育摆上位,有了这种强大的、轰动的、深入人心的教育内容,我们的教育功效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王小健的<中国古代性别结构的文化学分析>一书,不是叙事性的妇女史著作,而是为了发现历史上作用于两性关系的文化因素及其对现实社会的潜在影响.为此作者首先指出摩尔根母系理论的不足,进而分析了影响两性角色分化和不断社会化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劳动分工、宗教信仰、社会政治组织、礼节仪式和主流意识形态,描述了男权社会建立的过程及其法则.本书揭示的性别机制深化了我们对两性关系和妇女问题的整体认识,而作者借以采用的文化学方法则为妇女史研究提供了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儒林外史>的人物传记中,作者对匡超人倾注的笔墨是非常可观的.吴敬梓把视角放在八股科举制度实施后一百多年的明代社会中,让儒林中人在一个个传记中粉墨登场,为我们绘制了林林总总的众生相.他们纷纷在科举功名的欲望鸿沟里沉沦,对功名富贵的向往直接落实到对八股科举的热衷,作者对此揭露之深刻就在于他刻画了一系列仁孝之人的蜕变与堕落的过程,其中最典型的当数匡超人.  相似文献   

9.
论媒体评论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责任的缺失,是当前社会的普遍现象.我国的媒体评论在担负社会责任方面,有着良好的传统.当前,我们的媒体评论的社会责任,需要党报评论、都市报评论和网络评论共同承担.同时,评论作者和媒体"把关人",也肩负着相应的责任.媒体评论,只有理性才能负责,只有负责才能有益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大理隐士杨黼为例,探讨了"隐"的概念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意义.作者认为,杨黼之隐,是一种与权力无关的社会价值,也是一种反观社会的社会价值.这种价值可以使我们深入理解有关皇权与绅权的争议.  相似文献   

11.
<正>去年那些"最牛官腔"还在我们耳边回响,2010年的第一个"最牛官腔"又在日前的一段网上视频中出炉了去年那些"最牛官腔"还在我们耳边回响,2010年的第一个"最牛官腔"又在日前的一段网上视频中出炉了:江苏镇江市房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40年代是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时期,此时作为"九叶诗派"主要成员的穆旦,一方面用诗歌表达着自我意识与现实世界矛盾冲突时的愤怒、痛苦,另一方面又表达了他对充斥着战争、饥饿、灾难和死亡的社会现实的敏锐感受.在<赞美>中,年青的诗人关注着这场残酷的战争,忧虑着我们民族的命运,以富有象征意味的语言歌颂了缔造我们这个悠久民族的劳动者,表达出作者在苦难岁月里的激情和沉思.诗歌在艺术上融传统与现代为一炉,密集铺排的意象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同时也显示了作者高超的现代技巧.  相似文献   

13.
元话语是指明作者、读者和语篇展开之间关系的言语表选方式,而写作是一种社会介入,元话语反应了作者在语篇中定位与读者的关系,以及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创建连贯语篇的方式.在篇章写作中,元话语反映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作者如何利用元话语组织自己的思想,协商与读者的关系.虽然对元话语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元话语是构建各种类型语篇必不可少的语言学资源,与写作中的修辞、语类、文化和社团等关系密切,本文据此探讨了元话语在学术写作中的互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陈述了作者由台湾1970年中期迄今与人们家庭经验一起工作的路径转折及方法研发的历程.作者青年时期与台湾工业化都市化中由家庭走到街头、工厂与性产业中的青少年相遇,作者受此群“离”家青少年之启蒙,从而在后续成年教书与研究生涯中,得以批判性地回顾欧美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作者在重新框定何谓“家”的同时,发展出视“家”为一社会田野的工作方法,以社会系统母子盒与社会学习的三度空间场域为核心工作概念,“斗室星空”便是此一与家庭经验一起工作的工作坊命名.最后,作者提取社会心理剧鼻祖Moreno的原典中“社会探测研究者”之“行动研究方法/实践”的根本精要,以期与人们家庭经验一起工作的心理、社工与教育同仁们能重返行动实践方法论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苗连贵 《源流》2021,(2):62-62
在中国文化中,牛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符号。牛虽然为人驱使,但并不低贱,众所景仰,以之赞誉牛,不过分。古代社会最早以牛自喻的人,大约是春秋时期的孔子门生司马牛,一名"耕",一名"犁",字"子牛"。名也是牛,字也是牛,可见其爱牛、敬牛之深!他一生躬耕,自食其力;主张"忠君"、"恤民",反对其兄的犯上作乱,祸害苍生,成为孔...  相似文献   

16.
<正>作者:加里·T·马克思(Gary T.Marx)出版社和出版时间: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6)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监视社会。作者认为,当下是一个充斥着监视的时代,个人和公众生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政府、商人、雇主、黑客以及仅仅是好奇的人面前。在这本书中,作者总结了一生中关于监视和社会控制问题的研究。他对监视历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他成长于冷战时期和麦卡锡主义时代的影响,也注意到了尼克松总统在水门事件中的权力滥用。通过关于监视伦理的深思熟虑的讨论,作者提出认识到复杂性并提出正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者沃尔科夫(历史学博士、教授)在这本著作中研究了以下问题:以前形成的世界发展的模式是否已经发生变化;我们是否充分考虑到自然发展过程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联系的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表明,导致破坏自然界的社会发展不能认为是进步;我们是否狭隘地理解社会进步,因为几乎完全把它归结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十个方面谈了未来社会的发展对人的需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问题.作者认为,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仍然存在着很多误区.我们应该站在社会未来发展对人的需要的高度,以培养有全新的知识结构和创造能力的人为目标,来反思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生产队三件宝,中亡牛、磅秤、马蹄表。这是30年前在我们大队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它是对最小的一个生产队生动而幽默的写照。中亡牛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角色的死亡突出爱情的伟大不同, 美国作者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中通过死亡来考量角色的爱情,同样起到反映和揭露黑暗和不公的社会现实的作用.通过探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角色的死亡与其爱情的关系,及其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社会现实决定了人们的爱情观,书中角色面对爱情与死亡所做出的选择是对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