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称指示是话语中关于人物人称的指示。用于人称指示的语言形式称为人称指示语,人称指示语有两种形式:一类是指代人物的人称代词,一类是表示人物的表人名词。人称指示具有多种语用功能。在实际语言交际中,人们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进行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变换,有时进行不同人称之间的变换。  相似文献   

2.
人称指示的语用投射及其交际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取韩礼德的人际功能视角研究人称指示的语用投射现象及其交际功能,扩展了对人称指示语用投射的理解,将所有违背指示自我中心性的称呼认定为语用投射,揭示了其蕴涵的丰富的人际意义并发现了其实施的多种交际功能,比如语用含蓄和拉近会话双方交际距离的功能等等,最后分析了人称指示语用投射产生的机理,认为移情是其产生的主要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3.
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代词用法和代词语音演变的考察以及和现代汉语方言的比较,详细论证了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关系表现为第三人称代词和近指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远指代词在用法和语音上具有衍生关系;(2)古汉语代词“其”是现代南方某些方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共同来源;(3)作为指示代词用法的“之”在上古并非表示泛指,而是一个典型的近指代词。  相似文献   

4.
英汉旅游宣传文本中不同类型的人称指示语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英汉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用特点对人称指示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制约,通过语料对比分析英汉语旅游宣传文本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差异,并提出对于汉语旅游文本英译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英汉指示语用法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指示语用法存在差异,结合具体句例分析、讨论英语中“this that”和汉语中“这 那”在使用频率、时空指示照应和篇章指示照应上的异同,由此洞见英汉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语言使用上的心理差异。  相似文献   

6.
佟福奇 《社会科学家》2012,(1):153-156,160
从指示的由来、含义及分类谈起,考察人称指示语的基本用法和特殊用法如人称置换、反先用等,进而探讨了人称指示语的幽默性特征,最后结合网络篇章对人称指示语的灵活用法做出了尝试性分析,是对指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7.
“乜”是河北衡水武邑话使用频率最高的指示代词。作为中指指示代词,“乜”的基本语法功能为“指别”(只指不代)和“指代”(指示兼称代)两种,并由之引申出了定冠词和连词用法。与此相应,“乜”有三种读音:分别是去声的[niε31]、阳平的[niε53]和阴平的[nε224],其中“乜”在“乜个”中还读成上声的[niε45]或阳平的[niε53]。  相似文献   

8.
张媛媛 《兰州学刊》2010,(7):163-166
祈使句的第一人称主语形式是“我(们)、咱(们)”,指代对象可以是发话人和受话人,也可以只是受话人或者发话人,还可以是泛指。实现的语用功能是“请求”、“商量”、“建议”、“柔劝”和“号召”。“让我(们)+VP”句式可以用来强化“请求”和“号召”。“柔劝”句中多用“不”作为否定词。祈使句的语用功能和主语选择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相似文献   

9.
人称指示的变化表明了说话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在此基于语料库研究,对人称指示语在28篇美国总统提名演讲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探讨,指出:在不同情况下应用不同类型的人称指示语体现了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通过定性和定量数据分析,发现如美国总统提名演讲这种正式文体人称指示语在某种程度上是遵循一定的模式的.  相似文献   

10.
明清山东方言白话文献中,指示代词“这(个)”、“那(个)”用来回指前文所述内容时出现了两种特殊的句法位置:指示代词+NP+VP和NP+指示代词+VP。这两种位置的指示代词与NP之间都没有结构关系,而指示代词与VP则存在着语义上的主-述关系和宾-动关系。这两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大约是在元明时期产生的,它的出现具有鲜明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语料的分析,将“哥”一词按照其指称功能进行分类,进而探讨了该词作为指称的演变过程和机制。通过研究发现,“哥”的指称演变涉及到ICN、仿拟、转喻、隐喻等认知概念,以及人称指示的视点、地位原则等语用概念。  相似文献   

12.
指示语研究由来已久,其自我中心性和语境依赖性已得到广泛认同。在此以认知语用学为视角,探讨分析政治语篇中的指示映射;以2012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运用指示语转移理论(Deitic Shift Theory),建构分析该类语篇的多层结构,旨在揭示其在结构和指示语使用上与其他类语篇的不同,以期为政治演讲语篇的语用分析带来启示并丰富认知语用文体学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3.
浅谈“well”的话语指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well”是英语中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多义词。它既可用作实义词,又可以充当功能词。用作实义词时,它可以作:1.名词,如:anoilwell;2.动词,如:Bloodwelledout from the wound;3.副词如:well-done.作功能词时,它就是感叹词,可用作话语指示语(菲尔墨,1971)。“well”的这种用法在话语中极其普遍,如:Well,youmayberight.本文旨在介绍“well”一词的后一种功能,即其在话语中的各种指示功能deitic function)…  相似文献   

14.
主体意识:介于个体与群体之间--中国新诗的两种人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新诗两种人称(“我”和“我们”)的分析,考察新诗言说者的身份问题,以期描述新诗主体意识变换和迁移的情形,及其标识出的新诗两种诗学观念的抵牾。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我”与“我们”这对人称范畴,标划了新诗观念冲突的基本模式,能够对新诗历史上的某些诗学难题作出解释,尽管它并不能涵盖新诗本身的所有问题,尽管从人称的实际观察来说,不必过分拘泥于表面的“我”与“我们”在诗中指示的方向,因为情形常常是,有些“我”指向的是“我们”,有些“我们”所指的则是“我”。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随着对语言单位和确定语义特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指示逐渐进入语用语义学家视野,并成为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指示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是通过说话人将语言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心理距离和人称指示借用用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指示语是联系语言结构同语言使用的语境之间的纽带,对指示语的正确理解是成功交际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此将从顺应论的角度对人称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进行讨论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得出结论:人称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体现了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动态顺应,而心理方面的顺应则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8.
指示的交际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语用学理论对指示进行界定,并集中描写与解释了人称、时间、空间、社会及篇章等几类指示语。而从交际本身着眼,参照话语意义的建构过程,重新思考指示的本质及其在会话中的重要作用,发现指示不应仅仅看作是简单的指称现象,它是话语意义实现的一个支点,是话语与交际意图实现关联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19.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是日常教学活动中常见的言语行为,但是教师在实施批评言语行为时有必要讲究策略,以便达到更有效的教育目的。在此根据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和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分析人称指示语和称呼语的恰当运用在教师批评策略中的丰富语用功能,其不仅能在批评中维护和补救师生双方的面子,而且能使批评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人类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类中心主义”或“自我中心主义”。言语行为中讲话者总是处于中心地位,一切时空关系、交际参加者的相互关系以及语言外各种事物现象的相互关系,均以讲话者为中心参照。指示语所体现的正是以讲话人为中心的那些最基本的语境因素,指示语提供的信息来自言语环境。没有特定的语境,没有语境信息,话语的指示信息就无从表达,甸子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