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朝与北方游牧政权的关系,是左右明代西北地域政治形势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明代与蒙古等游牧政权的关系入手,分析探讨了明代政权出于西北地缘政治的变化所形成的不同措施,来调整中央王朝的国防体系.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32-143
明朝是旌表制度推行的成熟阶段。明朝前期为宗室旌表的空白期,形成旌表不及宗室之制;明朝中期为宗室旌表制度确立的摇摆期,正统、成化年间出现宗室旌表,正德年间初步建立宗室旌表制度,嘉靖中期以后对宗室道德模范皆旌表,又定制加以否定;明朝后期为宗室旌表制度确立时期,万历以后对宗室道德模范皆旌表,并确立制度。明朝后期的宗室旌表除了此前的孝顺节烈类以外,捐助钱物、体国恤民等忠义善行类成为主体。明朝宗室旌表制度的建立,与明朝中期以后宗室地位待遇日渐衰弱、道德法律水准迅速下滑、社会风气由俭入奢以及皇帝个人性格乃至国家形势走向等有密切关系。明朝宗室旌表制度的建立,是新规代替旧制,是皇权的胜利,它维护和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3.
清朝俸禄制度的证生、演变和发展,基本是沿袭了明朝的制度。它对于维护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造就和培养封建统治人才,曾经起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封建政治制度的本质属性所决定,清朝的俸禄制度同样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  相似文献   

4.
明朝钞法述论王玉祥继宋、元之后,明朝亦印制、发行纸币。明朝发行的纸币为“大明宝钞”,有关“大明宝钞”的制度,当时人称为钞法。从商品经济角度讲,钞在明代的重要性不及白银与铜钱,但钞法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制度,其意义仍是不容忽视的。研究明朝钞法,不仅可以加...  相似文献   

5.
张居正是明朝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却够不上一位改革家.他没有提出足以挽救明朝统治衰败的根本办法,只是对旧制度修修补补,使其得到加固.张居正执政使明朝出现了短暂中兴,只不过是给垂死的旧制度服了一剂强心剂,延缓了它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明代武举制度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举制度始设于唐,确立于宋。至元代,废武举,专事荫袭。明朝时,又重开武举。在明朝选拔将帅的多种途径中,武举的地位不容忽视。本文拟就该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从明朝立国前后至宪宗朝,武举制度形同虚设。吴元年(1367年).吴王朱元璋下令开武科取土,且规定“应武举者,光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①。后因战事紧急、前途未卜,朱元璋未能将之付诸实施。明朝立国后,性好猜忌的明太祖朱元津担心武将手握重兵、威胁皇权,因而对之大肆诛戮,并让武臣子弟入卫学、儒学学习儒家经典。在此背景下,武举不可能被提上议事日程。洪武二十年(13…  相似文献   

7.
明朝侦查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侦查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侦查制度的代表形态,它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新的侦查制度,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明朝侦查制度具有侦查与行政、审判合一、严密的社会控制、侦查权泛滥和厂卫操纵刑狱等特点。其侦查组织制度涵盖侦查机关的设置、权限和管辖;人事制度包括侦查人员的资格、选拔和考核;程序制度从侦查的启动、运行到终结都有其特色。明朝的侦查组织、人事和程序制度虽有诸多需予批判之处,但也有可为当今侦查理论或制度设计所借鉴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8.
朝觐制度是明代官吏考核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明代的整个历史过程。它建制完备,促进了明朝吏治的整饬,然而至今尚未对其引起重视和进行深入的研究,故本文拟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教正。  相似文献   

9.
论明清之际的中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中国内部局势混乱,政权更替。先是李良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接着清军人主中原,定都北京。而不甘败亡的明朝遗臣相继在南京、福州等地建立小朝廷,继续与清朝对抗。在这种政权鼎革之际,作为原来臣属于明朝,向它称臣纳贡的琉球国,如何因应局势变化,继续保持和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然而,由于清代有关琉球史籍的记载过份简略,使人无法详细了解这段历史的演变过程。本文拟根据琉球《历代宝案》所载的档案资料,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津就派人招谕海外请…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代西北边镇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澍  毛雨辰 《西域研究》2005,(2):104-114
出于国防安全和对外交流的考虑, 对西北边镇的经营始终是明朝关注的热点之一, 亦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明代北部防御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西北四镇的设置、后勤供给以及对西北地区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民兵预备役实行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系统的双重领导制度。是我国国防后备力量的根本领导制度。这项制度对确保党对民兵预备役的绝对领导,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事大主义与朝鲜王朝对明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事大主义是儒家一种外交理念 ,是小国保存自身、应对大国的策略。它发端于东周 ,广泛存在于古代的儒家文化圈之内。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中亦存在于分裂时期诸政权之间、周边藩国与中央王朝之间。而在朝鲜半岛与中原王朝交往中尤其重要。朝鲜王朝高举事大主义的大旗 ,诚心事奉明朝。形式上它依从儒家礼仪制度 ,奉行朝贡之策 ;思想上归依中华。朝鲜对明朝行事大之礼 ,明朝则对朝鲜采“字小”之策。维护朝鲜的利益不受侵犯 ,是壬辰战争时期明朝出兵援朝抗倭的原动力。正因为朝鲜对明朝采取慕华、事大之策 ,所以明代中朝关系成为典型的宗藩关系  相似文献   

13.
136 8年明朝建立后 ,朱元璋实行海禁政策。采取海禁政策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他开国之初国防上的需要 ,除了针对倭寇之外 ,更主要的是针对张士诚、方国珍等残余势力。明代私人海商活动也已成力明朝政府最大心患之一 ,实行海禁政策也有防范明代私人海商的一面。至隆庆元年 [15 6 7],明朝政府被迫放宽海禁。 2 0 0多年的海禁政策 ,影响了中暹经贸关系。海禁的严紧和松驰对朝贡贸易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明廷制定的海禁政策 ,只是束缚了中暹民间的海外贸易 ,而为官方的垄断贸易提供了条件。隆庆时期 ,海禁宽驰 ,民间贸易便成为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国防经济学     
国防经济学是一门从军事科学和经济科学中分离出来的边缘学科。它以国防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它的任务主要是解决如何使用有限的国防资源,使其达到最大的国防经济效益。它产生于国防建设中客观存在着的国防资源的稀缺性及由此所引起的选择的需要,是一门直接为国防建设服务的科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国防经济学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1921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写出了世界上第一本国防经济学专著《战争的经济学》。此后,国防经济学引起了各国经济学家的重视,并出现了一系列专著,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美国经济学家希奇和麦基因合著的《核时代的国防经济学》和后来曾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施莱辛格著的《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学》等。在国外,国防经济学又被称为军事经济学和战争经济学。它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15.
朱元璋最大的失误是他推行分封亲王制度,导致了一连串的祸乱.他敦化教民的努力取得了相当成效,值得重视.朱元璋罢设丞相并非造成明朝无善政的原因,相反,它促使中央执政体系发生重大转变,导致了明朝延续的自秦以来的政治中枢的变化,其后形成的内阁制度影响了中国近六百年.认为朱元璋罢相之举措把专制主义推向了极端,有欠公允.  相似文献   

16.
卫所制度是明朝军队的一项基本军制。卫所缺伍的原因主要是边班、清军、勾解等措施在实行过程中产生了诸种弊端。明代军中各级官吏贪占政府粮饷、收受军兵贿赂是各种军制无法实施的根本原因并对明朝灭亡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邵燕 《理论界》2004,(6):266-267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指为满足教育、国防、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健康和社会保障等公共需要,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工程或服务的行为。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征,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政府有效的利用商业竞争机制,就能采购到最佳性能和低廉价格的商品或服务,节省预算支出费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依据国际规范,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就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厂矿的兴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厂矿的兴衰王卫星一资源委员会成立于抗战前,在成立初期,它的任务是为抗战做经济方面的准备工作,主要从事国防经济的调查、统计、计划与设计工作。从1936年起,资源委员会开始着手国防重工业的筹建工作,到抗战爆发时,已建成或正在筹建的重工业...  相似文献   

19.
台湾2002年度“国防报告书”是陈水扁主玫台湾两年后比较全面反映陈水扁及民进党“国防”理念的报告书,反映了台军调整“国防体制”,加强“总统”对军队掌控,修改防卫作战构想,提升资讯,电子作战地位,以“募征并举”改变征兵制度等一系列值得注意的整军备战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交叉部分,国防经济建设主要解决国防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它具有阶级性、布局性、系统性、消耗性、经济性、计划性、伸缩性等特征.国防经济建设领域有很多客观规律.我们必须遵循这些规律,把握国防经济建设的趋势,搞好自身的国防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