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的现实状况中,身体因我们对身外种种他物的追求,或累于世或被窒息或被过分张扬。面对这种种境遇,身体作出了自身的反映,以自我的毁弃或自我的放逐来反抗其所遭受的种种暴行。面对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以往所采取的身体态度。  相似文献   

2.
叛逆的海斯特——试用女权主义思想分析霍桑的《红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字》的伟大之处在于海斯特·白兰这个人物的塑造 ,她是早期美国清教统治下的牺牲品。然而 ,她不畏强权 ,与政教合一的殖民统治进行顽强的斗争。本文试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分析海斯特 ,以便使我们更好地评价和挖掘这个反叛形象  相似文献   

3.
富玲云 《学术研究》2003,(6):148-150
梁宗岱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象征主义理论的中坚与纯诗理论的探险者。他源于契合的象征论体现了对象征主义的深度把握,而纯文学追求中的纯诗观与节奏观反映了他在诗歌上的独特追求。  相似文献   

4.
岳璐 《兰州学刊》2011,(10):95-101
福柯以身体为视角或载体,向我们展示了自身是如何变成知识的主体、道德的主体和权力的主体。他认为这些主体是通过掩盖个体的身体经验建构而成的。于是福柯要解构这种由知识、道德和权力所掌握的主体,他要超越现代性的普遍性从而实现向原始身体经验的个体的关注,即一种自身关怀的伦理主体的回归。我们将其称为是一条向审美生存的回归之路。福柯提出这是一种伦理-审美的生存方式,即要摆脱现代性的全面的控制,人应该追求自由。而福柯获取自由的方式不是将焦点放在对心灵的控制,而是更关注身体的规训与控制。这是问题史的一次转捩。  相似文献   

5.
《失乐园》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重要诗人、思想家、政论家约翰·弥尔顿的传大诗作,是今年湖北省“三结合”英语专业“英美文学选读”课程的一个重点学习篇目。为便于学员自学,教材的每一章之前都附有作者简介、作品简介,文后还配有详尽的注释。《失乐园》这一章的“作品简介”部分这样写道:“虽然本诗的目的似乎是要证明上帝对待人类的方式的合理性,但实际上弥尔顿以撒旦为其代言人,颂扬了对暴君的英勇反叛,颂扬了资产阶级革命。”笔者在与学员们共同学习此章时,对于如何理解撒旦这一形象,有着与上文不同的看法。现进行简要的…  相似文献   

6.
身体问题在胡塞尔现象学中虽不是中心话题,但他对零点之身与作为“双面神”的身体的现象学描述,却代表了由身体所触发的一股反柏拉图主义努力的开端;海德格尔对身体问题的现象学分析,是隐含在他对以“手”为标志的各种感性生命活动的理解之中的;梅洛-庞蒂通过身体图式与肉的本体论构想,完成了与柏拉图主义的彻底决裂。有了肉身的显现,本体仍然可以在场,但却不必借助于神目之光的照耀。  相似文献   

7.
杨朔是一位富于诗人气质的散文作家,在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是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他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动人的诗意,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刻意追求诗的美,他在散文中追求诗一样具有意境美的语言。这些追求,形成了他清新明澈、婉约含情的个人风格,并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子龙是明末词坛之首,他的词的内蕴超越了个体的悲欢,其词作中日暮途远的意象群与大量的落红如梦的残春意象.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有志之士的哀叹与追求,贯注着他对生命的痛苦深沉的思考和深广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9.
试论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张磊毛泽东同志的伟大业绩,主要在于他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引导民主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同时,又开拓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追求。他未能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他的未竟之业...  相似文献   

10.
梁宗岱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象征主义理论的中坚与纯诗理论的探险者。他源于契合的象征论体现了对象征主义的深度把握,而纯文学追求中的纯诗观与节奏观反映了他在诗歌上的独特追求。  相似文献   

11.
梳理电影理论的发展脉络,在对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的关系探讨中,“身体”立场在其中发挥的微妙平衡作用值得重视:摄影机械的再现视角无法回避记忆书写过程中的“主观过滤”,而“身体”的影像在历史记忆中对完整经验的保存具有重要潜能,即以影像身体的即时性、片段性的局部经验保持对世界完整性的暗示。从现象学立场出发,论述电影中的身体如何作为“具体经验”完成对作为“完整经验”的记忆“任意”却“丰富”的拼凑,即身体如何“重拾”记忆的“真实”。“身体”作为视角看待记忆的再现,需要重新思考记忆再现时对时间的“连续性”要求。记忆从来都不是与现在割裂的、被想象在银幕上的他者,而是与当下紧密相关的过去,需要注重对“此刻”身体感知经验的表述。同时,电影中的空间并非所叙记忆事件的背景,而是身体记忆所生成的空间,且空间中的身体往往承担着“传感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庄子所建构的生命哲学反映了他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对人生的终极意义与价值的思考。庄子学说对老子学说既有所继承,更有所发展。庄子改变了老子对社会政治的一般性关注,而是站在天道的环中,致力于探讨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庄子从注重人的个体生命存在出发,将老子对人的生命关怀发展为对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呈现出一种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以及精神与身体关系的"生命哲学"之特征,其中洋溢的幸福观今天读来特别令人省思。  相似文献   

13.
身体文化在当代大众文化中的凸显,有着消费社会、大众传媒、后现代泛审美化和自我认同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因素。纷繁的身体文化体现为一种时尚的身体美学。在后现代语境下,身体文化对视觉刺激与快感体验的追求,使文本叙事的深度被削平了,碎片化的身体随处可见。这使身体叙事的作品大都流于表面,缺乏内省,淡化了批判的力度。当下身体文化的多元表现已成既定事实,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梳理、理性引导和俗文化维度方面的超越,从而实现真正的身体审美,为人们提供一种“诗意地栖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方东美的哲学思想意境高远,他本理性的情操刻划意象中的世界,其生命本体论可说是一种审美价值论;他把客观认知与价值欣赏融为一体,揭示立体的认知世界;他以艺术手腕点化真理,其哲学意境正是一种"诗化意境";他所追求与阐释的道德情操,体现了儒道墨三位一体的道德精神;他强调哲学家应具宗教家的情怀,把宗教与哲学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与中国人的社会主义追求联系在一起的。梁启超首先把社会主义的术语引入中国,并且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过评价。虽然他的评价并不准确,但他把对社会主义的研究与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相联系,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首先从历史发展趋势上加以理解。梁启超虽然没有在革命的主题下认识马克思主义,但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任一个体都不是只有一重或两重价值取向,而是同时有三重价值取向。三重价值取向共同构成的完整价值观念,其主导价值取向由原始时代的追求人口资源(集中表现为“生殖崇拜”),到文明时代转向追求物质资源(集中而畸形地表现为“金钱崇拜”),最后到未来共产主义时代又将转向追求精神资源(集中表现为“自由崇拜”)。每一人类个体价值取向都有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7.
刘纪新 《兰州学刊》2011,(10):102-105,156
纪弦的创作风格形成于"大陆时期",这个时期的诗歌在其一生的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纪弦也是在穆旦之前身体意识最为鲜明的中国现代诗人,他的诗中还蕴含着深邃的"存在之思",身体意识与"存在之思"在诗歌中水乳交融。一方面,他把身体从某些新月诗人的颓废中提升起来,使之饱含着形而上的精神,成为"诗性身体"。另一方面,他又将深邃的"存在之思"与鲜活的身体融合,踏出了一条通过身体探寻存在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张永刚 《南方论刊》2010,(11):59-62
福柯的“生存美学”是他对数千年来已经异化了的人性最深入的研究。“生存美学”的核心是“关怀自身”,强调重视自我,重视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以及重视身体体验。“生存美学”内涵是生活美学,重视现在美和生存风格的选择,提出“生活是艺术品”。“生存美学”的本质是追求自由,自身的自由和实践自由同等重要。福柯的“生存美学”指引人类走出异化的沼泽,寻求自由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赵琳 《兰州学刊》2013,(5):42-46
舒斯特曼是划时代的美学大师,他在继承古典实用主义美学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结构主义美学,通过大量研究以及思想上的不断升华,构建了身体美学思想,并对身体美学构建了基本的维度。在此基础上,他将中国传统哲学之精华融入了其作品中,充分发挥了中国美学在身体美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舒斯特曼身体美学思想,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美学本身的认识,对中国美学研究也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严复对中国富强的追求,使得他反对中国传统中阻碍中国进步的东西。他对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认识和理解,使他理解了中国之所以落后英国之所以先进的宿命的命运,在于两国对现实完全不同的体察。所以,为了追求富强梦想,他反对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反复无常,即起码的“政治道德”。而他分析这些所谓的“儒者”反复的原因在于缺乏作人的宗旨,只不过是为了追求官位。他为了自己的宗旨,决不与袁世凯合作,为其复辟帝制制造舆论。他对袁世凯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既为他的“训练新军”成就而自豪,又为他的复辟帝制的愚蠢行为而叹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