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杨克定(1988)、王国栓(2003)、朱庆之(1992)、徐丹(2005)和胡敕瑞(2006)等作者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从“去(离开)+O起点”格式到“去(前往)+O终点”格式过程中“去”的词义句法演变机制发现,“去+O终点”格式只能作为“去”及物化的标志,不能作为“去”产生“离开”义的标志。“去(离开)”在一定句法格式和语境中,先是在情状体上由瞬时达成体变为持续体(西汉时期完成),之后经历了主观指示和终点客事的赋予(东汉中后期完成).由此产生了“前往”义的“去”。尔后,常用格式“去(前往)+Vm+O终点”发生重新分析,O终点被分析为“去(前往)”和Vm共享的宾语“去(前往)”才特威了及物动词(东晋时期完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已经"和"曾经"的句法功能入手,来考察"已经"和"曾经"与"了"的共现情况、修饰数量成分的情况、与副词"还"的共现情况,以其能明确"已经"和"曾经"的句法功能,并利于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3.
英语属于词类和句法成分相对应的语言。such在英语中的词类范畴属性问题向传统语法分析观点提出了挑战。传统语法分析将其分裂为限定词、代词或者副词。事实上,语义和句法标准的矛盾使得such的词类地位分析更加复杂,such的词类地位远非泾渭分明的。  相似文献   

4.
动词配价成分的句法位置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动词在句法结构中总要同一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以这个动词作为核心(谓语)形成一个句法结构所必需具备的组配成分就是动词的配价成分,配价成分因语义性质的不同投射到句法结构中往往有固定的句法位置,成为句法成分,受到句法规则的限制.在抽象句中大多数配价成分居于主语、宾语位置,但不限于主语、宾语位置;在语境句中配价成分更不限于主语、宾语位置.  相似文献   

5.
正确理解和使用非谓语动词是困难的,然而又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当各种不同形式的非谓语动词具有同一句法功能时,它们的异同更难掌握.本文从非谓语动词的性质和特征入手,探讨了非谓语动词句法功能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作格结构是一个句法和语义之间关系特殊的构式,属于英语语法模型描写的一个范畴.通过对英语作格结构语言特征简单地概述,基于其所表现的特殊语言现象,以句法和语义这两个层面为切入点,对相关具有代表性的语料进行了详细分析.解释了作格结构派生句式生成机制和动词非使役化后句式的非宾格性,并揭示了作格结构句法形式与语义表征之间存在的不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7.
包含"真谓宾动词 疑问句形式宾语"的句子,具有多种表达功能,既可以表疑问语气,又可以表非疑问语气,还可以兼表疑问和非疑问两种语气。具有不同表达功能的"真谓宾动词 疑问句形式宾语",从描写的角度看,主语位置上人称代词的实际指称存在差别;其宾语的指称、陈述性质存在对应分化现象。表达功能不同,对动词的选择也不同,这在重叠特征上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8.
关于汉语中系词"是"的问题,学者们已有深入研究。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是"从指示代词发展到系词的过程,认为"是"自身的语义以及判断句句式的结构特点均对其从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判断句格式标记,"是"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扩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单词是基本的语言单位。词汇含义和语法形式是单词的两个典型特征。要想生动、形象地运用单词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本文以俄语中最常使用的动词为例 ,对如何使一个单词的词汇含义与语法形式保持协调一致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0.
典型“被”字连动句首项动词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典型"被"字连动句的首项动词,总结出它们都有获得这个共同的语义特征,又把它们分为水平获得、提升获得等七个小类,并分析了首项动词结构中补语的特点,首项动词的获得义和其补语的特点可以从认知上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1.
《荆楚岁时记》中的偏正式复音词占《荆楚岁时记》中各种结构的复音词的比例为66%。《荆楚岁时记》的偏正式复音词中, 语义构成方面,根据正语素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正语素是关于人或事物的,一类是正语素是关于动作行为的;词性构成方 面,主要有名词和名词构成名词、形容词和名词构成名词、数词和名词构成名词、动词和名词构成名词等7 种词性结构方式;词 义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词义不变,二是词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13.
类书对一时代普通人的知识结构、文化趣味以及思维方式均有影响,所以通过唐代三部类书对陶渊明事典与诗文的辑录情况,考察类书与陶学的关系,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唐代对陶渊明的认知与接受。唐代类书接受了钟嵘关于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论述;对陶渊明诗文的辑录方式,使其具有选本批评与摘句批评意义。唐代类书对陶渊明事典与诗文的辑录,为读书界提供了相当的知识与思想资源。从比较中可以看出,唐代类书的编者见识高,选录全面,评价公允。  相似文献   

14.
《荆楚岁时记》作为一部重要的民俗典籍 ,它的作者与注者都有相当的知识储备与文化条件。作者、注者对公元 6世纪南北民俗的记述 ,为我们保存了当时中国岁时民俗的真实面貌。本书自南朝著作完成之后 ,流传于隋、唐、宋时代 ,元初已经亡佚。明人重新辑佚成书 ,清代有多种刻本传世。  相似文献   

15.
《史记》中的“夫”有用作名词语素、实词和虚词三种用法。其中实词“夫”用作名词和指示代词;虚词“夫”用作决断词和感叹语气词。“且夫”、“今夫”、“若夫”等用作复合虚词,表示主观认定,其语法作用相当于决断词。  相似文献   

16.
论《史记》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人学 ,史学也是人学 ,作为文学和史学婚媾的宁馨儿 ,《史记》体现了深沉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从体裁上看 ,《史记》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纪传体形式 ,司马迁不但把传主作为历史的人来看 ,还把他作为人性的人来看待。《史记》记录了最广泛的社会人物 ;并对所写人物的“为人”表现出特别的关注 ;还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整体地反映各阶层人群的历史活动。从内容上看 ,《史记》把神话素材进行了历史化处理 ,体现了远神重人的理性取向 ;并通过对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一系列关系的考察 ,展示了重人事的思想 ;重才智 ,尊文明也是其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为已故朱东润先生(1896~1988)未刊稿,约撰写于1940年6月后不久。此前因教学安排,朱先生完成《史记考索》一书,以文献考订为主,但他的学术兴趣则更多地关注中国历代传叙文学研究,撰《传叙文学之变迁》加以探讨,其中包括本文,是有关人物传记与全书评骘之专论。本文谈到正史的范围,讲到史传与传叙文学的联系与区隔,《史记》互见体例之运用及其局限,特别讨论到《管晏列传》、《魏公子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以及项羽、刘邦本纪之人物叙写的成就和偏失。本文是朱先生学术鼎盛时期的力作,笔力健旺,议论风发,分析细致,识透纸背,显示融贯东西、参悟古今的气象格局。  相似文献   

18.
自金代王若虚以来,学者间或指出司马迁在语法修辞方面大有欠妥之处,其中批评最多的是关于词语重复烦累问题。如果对《史记》全书的有关语言现象作些横向分析,并与相关文献纵向比较,结合“同义复用”现象加以推衍,就不难发现上述被指摘的“语病”原本是特殊的修辞手段,即“语义复现“,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相邻并列复现、相邻互补复现和分隔错综复现。  相似文献   

19.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0世纪以来,《史记》研究呈现出喜人的局面。其中,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的《史记会注考证五十八则》以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感悟式的评点研究为基础,重点考证、评点了《史记》中的疑难字词和精彩段落,利用古今中外事例阐发义理,研究方法形式多样。尽管是微观研究,札记式评点,但可谓字字珠玑,散金碎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