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氏春秋》倡导重农的政策思想主要是对《老子》“圣人之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在:“朴”的政治哲学,“不尚贤”的政治主张和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情怀。《老子》与《吕氏春秋》之间有两条主轴贯穿始终:一是以老子政治哲学为主的道家“无为”思想,《吕氏春秋》将其浸透在重农政策中;二是《周易》、《老子》思维方式在《吕氏春秋》中的体现,具体表现在《吕氏春秋》的言说方式和言说内容具有正反相合、注重“天地人”三者融通与和谐的整体性思维特点。而《周易》、《老子》的流传与演变,为《吕氏春秋》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和言说特点提供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2.
丁四新 《文史哲》2020,(4):70-79+166
《吕氏春秋》以"性命"和"精气"为"生"(生命)的本原。此"性"为"生质"之义,不同于道德性的定义。精气说很好地解释了"精神"的来源问题。《吕氏春秋》以兼收并蓄的态度吸纳了性命说和精气说。《吕氏春秋》的生命哲学集中在本生论、贵生论、重己论、形神论和养生论上,集先秦生命哲学之大成。其目的首先是为了全生、身心健康和长寿;其次是为了满足政治的需要,确保统治主体("人主")的身体健康和延年益寿。《吕氏春秋》特别注重对情欲(声色滋味和富贵权势)的控制和调适。它提倡贵生、重己的生命哲学,与政治有一定的关系。儒家也讲本生、贵生、重己和养生等观念,但与子华子、《吕氏春秋》的解释不同。儒家肯定"义"高于"生",而不是相反。可以说,《吕氏春秋》是秦汉生命哲学的前导。  相似文献   

3.
论《吕氏春秋》——兼论杂家的出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的评价问题,是被“四人帮”搅得混乱不堪的一个历史问题。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吕氏春秋》和吕不韦,是史学工作者应予承担的一项任务。本文拟就以下几个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一、《吕氏春秋》是什么意义上的“杂家”?二、为什么当时会出现《吕氏春秋》这样的杂家代表作?吕不韦为什么要利用杂家?三、《吕氏春秋》实际的历史作用怎样?历史命运如何?探讨这几个问题,是为了  相似文献   

4.
《吕氏春秋》全书的结构不很严密,有些思想观点之间不能相互协调,但作者毕竟对各派思想作了初步的综合,有些新的阐述,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此外,书中由不同学派的作者撰写的一些专论不限于以“论”为名的篇章,比之于先秦诸子的有关思想,更具专门性、系统性和严密性。如将那些既有综合性质,又有不同学派色彩的专论,视为先秦诸子思想的延伸和发展,则《吕氏春秋》在思想史上的价值甚高。本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内容,将在主题范围内,专门论述《吕氏春秋》对前人思想的发展。一、《吕氏春秋》政治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1、“因”…  相似文献   

5.
《吕氏春秋》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理论和政治智慧,是先秦政治思想的集成性著作;同时,也是开启西汉政治哲学的重要思想资源。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表现为立君道护治道的利欲论、着眼政治操守和智慧的君臣论、接近德主刑辅模式的德刑论。《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是秦汉之际社会思潮、学术思潮的反映,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论集锦     
《吕氏春秋》的思想主要倾向是什么?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新道家,有的则认为是新儒家。金春峰在《论〈吕氏春秋〉的儒家思想倾向》(《哲学研究》1982年第12期)一文中。认为  相似文献   

7.
<正> (一) “正统论”是中国史学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它的出现和发展,显示了中国史学跟政治的密切关系,也正因为这样,环绕“正统”的争论,才历代不已。 王夫之在他的论著中,对历代“正统”问题十分注意,而且因应他所处的时局,藉论“正统”而表达他的政治思想。但在过去,不少学者认为船山反对谈什么正统不正统。日人内藤虎次郎在他的《支那史学史》第九章<述正统论>一节说: “《读通(钅监)论》的著者说,这类事不值一提,故关於正统论,书中不置一言。 国人魏应麒也接受这种看法,说船山“不作正统之妄说”,柳诒徵在《国史要义》论“史统”一章,一方面将王船山归入“不持正统  相似文献   

8.
《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是继《吕氏春秋》之后我国历史上又一部集体创作的理论巨著,它为西汉时淮南王刘安招宾客方术之士集体编写而成。该书“牢笼天地,博极古今”(唐.刘知几《史通》),集众家之说而归于道,乃西汉道家思潮的最高理论结晶。本文仪就《淮南子》中的军事哲学思想之要义作一粗浅探讨。一、论战争刘安招宾客方术之土作《淮南子》,其目的在于“纪纲道德,经纬人事”,“统天下,理万物,应变化,通殊类。”(《淮南子.要略》,下引该书只注篇名)因此,《淮南子》对战争这一关系国家存亡之大事不可不察。第一,兵…  相似文献   

9.
论《淮南子》对《吕氏春秋》推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高似孙认为《淮南子》一书“殆出于”《吕氏春秋》(见《吕氏春秋·附考》),此说虽有夸大之嫌,却道出了两书之间的承继关系。两书的共同点之一是对推类理论都有研究,那么《吕氏春秋》的推类理论具体内容是什么?《淮南子》的推类理论又包括哪些内容?在此问题上,后于《吕氏春秋》百年有余的《淮南子》继承了《吕氏春秋》哪些东西?又在哪些地方发展了《吕氏春秋》的推类理论?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10.
一《吕氏春秋》及其篇次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吕不韦者,秦庄襄王相,亦上观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吕氏春秋》。”又《吕不韦传》:“吕不韦以秦之  相似文献   

11.
《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上有一语:“……肥而不(月侯)。”“(月侯)”,字书不载(只有《集韵》把它作为“喉”的异体字收入;《康熙字典》补遗部分有引),学者无考;因此,两千多年来,这句话的诠释便成了悬而未决的难题。《吕氏春秋》上的这段文字,相传是伊尹说的。参照其他典籍的引文,将有助于理解“(月侯)”的意义。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七“酒食”篇作“肥而不腴”。《集韵》作“肥而不(食蒦)”。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以来,学者们采用西方现代学术规范和方法来研究《吕氏春秋》,他们突破了传统学者只重视文本解释研究方式的局限,把《吕氏春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地把握和系统地研究,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文章仅对学界关于《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的研究做客观述评,所述及的内容有:《吕氏春秋》的主旨、政治思想的内容以及学界对《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新近成立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应答了形势的要求,经过短时间紧张而深入的研究和撰写,出版了《宗教论稿》一书。这是“七五”计划第一年我省宗教研究的积极成果。 《宗教论稿》(以下简称《论稿》)首先对世界性的宗教作了研究。在马超群同志的《原始基督教的性质和历史地位》一文中,批评了西方学者对“原始基督教”的理解上的混乱,指出,原始基督教和后来的基督教有本质的区别。基督教在我国,我省亦有信徒和影响,因此我们应研究它。但是,墓督教源于中亚,发展于欧洲,主要在西方传播,我们中国人要研究它并提出与西方学者不同的新看法,是颇为不容易的。因此,马超群同志的文章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成果。吴继德同志的《伊斯兰教与当代国际政治》一文,从伊斯兰教悠久的历史发展中,说明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的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观点认为:长时间以来,特别是斯大林所写的《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第四章二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发表以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解,可以说是一种“单线论”。这种“单线论”把人类社会复杂的历史过程看作是:原始社会  相似文献   

15.
《吕氏春秋》的生态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氏春秋》是先秦网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其中蕴涵颇为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本文从整体生态和谐、“法天地”的指导思想、生态循环、生态保护、生态技术五个方面对其作了梳理。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儒家经典《论语》二十篇中,论到“仁”这个有关伦理(道德)学说基本概念的,一共有五十多章,其中包括弟子“问仁”的有九章。这一个“仁”字,象一条明明煌煌的长线,贯穿着全部《论语》。“仁”,是孔子伦理(道德)学说以及政治学说的核心(每个人的伦理学说总是为他的政治学说服务的)。对于孔子这种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我们叫它孔子的“仁学”。孔子同别人讲道论德,口头上经常挂着一个“仁”字,范围极为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他回答弟  相似文献   

17.
先秦文化典籍《吕氏春秋》的音乐功能论构成了一个贯通于天地鬼神至社会人心的交感系统,主要体现在敬天礼神、颂美帝德、通政移俗等层面,这一交感系统对作为仪式符号的音乐高度重视,具有深厚的人类学内涵。中国古代"诗"、"乐"同源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古代的诗歌功能观与《吕氏春秋》的音乐功能观一样,也具有相应的人类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正> 恽代英从小就喜欢读书,有较好的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1913年夏,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昌私立中华大学预科班学习。1914年10月1日发行的《东方杂志》第11卷第4号上刊登了他撰写的《义务论》,“为投稿之一新纪元”(《爱澜阁自叙(续)》。见《恽代英日记》第7页。以下凡引此书只写《日记》和页码),从政治上谴责了资本主义的所谓“文明”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从伦理学方面初步阐述了有关道德问题的一些看法:揭露了宗教道德家唯心主义的“义务论”,指出了一般“义务论”的历史地位。“宗教道德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新历史主义的批评理论,比较了钱理群的《1948天地玄黄》和洪子诚的《1956百花时代》,指出它们分别继承了《史记》的“历史的文本化”(为野史所继)和“文本的历史化”(为正史所承),其背后分别有两种不同的文学史观“新历史主义”历史观和传统历史观。文章还以钱著《1948天地玄黄》为范例,撷取新历史主义的某些概念,本着整合和超越的原则,初步建构了“个人化”文学史写作格局,并预测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安丰塘,原名期思陂,亦名芍陂。是我国古代兴建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座落在安徽寿县境内。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八十余年,仍有灌溉之利,实在难能可贵。相传这一工程的创建人是春秋楚国的孙叔敖。 一、孙叔敖其人。《左传》宣公十一年载:“令尹(艹为)艾猎城沂。注:艾猎,孙叔敖也。”宣公十二年载:“(艹为)敖为宰。注:药敖,孙叔敖也。”《荀子·非相篇》说:“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吕氏春秋·不苟论》说:孙叔敖是沈尹茎的好友。“荆王欲以(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