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任修复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内的信任程度,进而提高企业效能。基于信任修复过程中信任者和被信任者双边的具体影响因素,以及对信任违背及修复机制的系统分析,结合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及所处环境,借鉴归因模型等研究成果,提出了基本涵盖信任修复所有影响因素和作用过程的五部分具体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并基于信任修复的综合机制构建了信任修复的动态双边互动概念模型。所提出的研究命题可以为后期国内信任修复的理论研究所借鉴,为企业内信任违背后的修复所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企业高管团队人际信任违背影响因素的理论梳理、问卷调查与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组织、团队和个体层面的各项影响因素均对企业高管团队人际信任违背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高管团队人际信任违背的主要影响因素以组织层面因素为主;对三类不同性质的企业,国有企业个体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大,民营企业组织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大,合资企业团队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3.
组织内的信任关系对于组织和个体的发展均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现实环境中组织内的信任违背普遍发生,影响了组织和个人的关系发展。因此如何修复业已被破坏的信任关系,成为当前信任研究发展的新趋势。研究表明,信任方和被信任方在信任修复过程中均可以发挥主动作用,都可以推动信任的积极修复和发展。而信任修复的基础是信任方对于信任违背的反应,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的反应。被信任方的信任修复方式有言语反应和真实行动反应。针对信任方反应来选择修复方式是提高信任修复有效性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4.
杜海燕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49-52
非公企业劳资伦理在企业管理和劳资整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经济社会出现大量企业伦理滑坡和劳资冲突现象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建立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和人性化的现代性非公企业劳资伦理精神和原则,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劳资伦理道德提升,以完成劳资整合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受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以及农民工自身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工群体性事件频发,劳资矛盾凸显。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采用三观策略,即在宏观上政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中观上企业和工会不断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微观上农民工积极提升自身人力资源质量,不失为缓解劳资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之策。 相似文献
6.
苗红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1):130-135
劳资冲突是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源于劳动力保护机制与市场弹性机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为劳资谈判力的不平衡。因此,治理劳资冲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需要平衡劳资双方的谈判力。文章以"谈判力"为分析工具,讨论影响劳资谈判力的因素,以及改革过程中劳资谈判力的变化,最后提出构建多方合作的制度体系实现对劳资冲突的治理。 相似文献
7.
裁员一直以来被企业视为危急时刻自救的必经之路,当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裁员便成为缩减开支,降低成本的首选。但长期来看,裁员无疑破坏了企业与幸存者之间的信任,而如何重建企业与幸存者之间的信任是企业转型或重组能否制胜的关键。本文从信任发展的动态角度,将信任的破碎与修复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讨论,希望能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2-16
西方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为劳动关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西方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劳资冲突进行了阐述,产生了很多研究成果。不同的理论视角因其所秉持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各异,对劳资冲突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对不同理论视角下的西方劳资冲突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分析西方劳资冲突研究对中国当前劳动关系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根据“桑德沃理论模型”以及在调查和分析京津冀化解产能过剩中企业劳资冲突风险现状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企业劳资冲突风险预警理论指标体系,在初选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粗糙集理论分析样本企业历史指标数据与劳资冲突事件发生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属性约简并确定每个指标的客观权重,再结合主观赋权,得到每个指标的综合权重,将最初的22个三级理论指标约简至15个操作指标体系。在收集了京津冀三地钢铁、水泥、电解铝3个产能过剩行业的有代表性的48家企业和246份员工问卷数据的基础上,基于主客观综合权重及数据的规范化处理结果,运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对样本企业劳资冲突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量化预警。运用的组合赋权方式增强了量化预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预警结果表明:有一半的样本企业劳动关系存在一定风险,其中处于重警状态即处于危险区域的企业占17%,处于巨警状态即处于极危险区的企业占2%。警情较重、处于极危险区和危险区的企业中,以国有企业为主,占50%;民营企业占30%;股份制企业占16%。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钢铁行业。 相似文献
10.
当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会打破企业组织原有的稳定状态,企业组织冲突亦不断加剧。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组织信任为中介变量,探索变革型领导对企业组织冲突的作用机制以及团队凝聚力的调节作用,并建立相应的构念模型。运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化解企业组织冲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信任在变革型领导与企业组织冲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凝聚力正向调节变革型领导与企业组织冲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企业战略对企业声誉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芸琴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4):64-67
企业声誉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这已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对于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企业声誉的维护与提升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对此,文章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研究战略选择会给企业声誉造成的影响,发现如果企业没有预先采取维护企业声誉的措施,那么执行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的声誉会低于专业化经营的公司,而不相关多元化的企业的声誉又低于相关多元化的企业。鉴于目前处于新兴市场中的中国企业大多都将多元化作为基本的发展战略,因此在企业发展中尤其应预先考虑战略类型的变革对企业声誉的影响,制定应对策略,从而维护企业珍贵的声誉资本。 相似文献
12.
如何防范公司违规、保护投资者利益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以2010-2017年沪深两地A股285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公司所在地区的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其违规倾向越低,被违规稽查的概率则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喜好型高管会降低社会信任对公司违规倾向的抑制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信任对公司违规稽查的影响力度;此外,相较于信息披露违规,社会信任对经营违规倾向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并且更为有效地提高了经营违规被稽查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关于企业战略是如何形成的,已经产生了丰富的理论。在战略理论占有重要地位的战略认知学派认为,战略形成是一个心智过程,其前提假设是:战略形成是一种发生在战略家思想中的认知过程。可见,战略家的思想和企业采用的战略必定存在某种关联。文章提出战略信念的概念,并探讨其与企业战略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公司战略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走过了多元化的扩张、资产组合计划、业务重组、回归核心业务的发展历程,完成了由外而内的转变,这种转变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根源,对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不无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思想体系的成熟,其内涵和界定边缘也在不断地外延。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信用丑闻曝出,让企业的公信力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公信力和企业社会责任相辅相成,但企业公信力更易于标准化建设,因此有必要构建企业公信力,以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在劳务派遣方面存在一些不够明确、不易操作、认识分歧的问题,同时对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应该予以充分认识、积极应对,使劳务派遣制度对企业的发展发挥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7.
周新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2):20-23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治理存在较大的缺陷 ,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远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产权制度安排不合理、外部监控机制弱化、激励机制不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要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必须多管齐下 ,积极为上市公司创造有利条件 ,并提供相应的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8.
教师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关系密切。本研究采用连续分阶段整群抽样,以浙江省221名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中成就感低落水平最高,玩世不恭水平最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在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园所性质、工资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情绪劳动中的自然调节和深层加工策略与职业倦怠中的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及职业倦怠总均分存在显著负相关;表层加工与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成就感低落和职业倦怠总均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自然调节和深层加工策略负向预测职业倦怠,表层加工策略正向预测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用制度理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剖析不同规制压力对企业环境战略的影响,以及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对规制压力的异质性战略响应,进而从中国典型重污染行业中筛选597家上市公司,采用多项Log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政策压力增加,企业倾向于选择环保领导型战略,而不倾向于选择反应型战略;(2)监管和公众压力越大,企业越不会选择反应型战略,但对选择污染防御型或环保领导型战略无明显差异;(3)进一步地,政策、监管和公众压力越大,成熟期企业越倾向于选择环保领导型战略;(4)政府政策的不断施压使初创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偏好污染防御型战略。通过揭示规制压力、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环境战略选择的内在关系,丰富了制度同构和战略异质性二元行动逻辑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