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模糊规则     
法律原则往往是构成一部法律的基石,由此演绎出的法律规则既有明确的规则,也有模糊的规则,其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另有规定的除外”。几乎所有的现行法律中均含有这样的规则,论述如何正确认识这些模糊规则,并还之以法律本有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论模糊规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法律原则往往是构成一部法律的基石,由此演绎出的法律规则既有明确的规则,也有模糊的规则,其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另有规定的除外".几乎所有的现行法律中均含有这样的规则,论述如何正确认识这些模糊规则,并还之以法律本有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个人债务与共同债务构成了夫妻债务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夫妻双方以及第三方的利益。夫妻债务清偿规则可以理解为总体意义上的体系规则以及部分意义上的对外规则和对内规则。目前,我国立法在体系规则上存在合目的性、合法性和技术理性的缺陷;外部规则上没有建立起以“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为原则的统一标准、夫妻个人债务的列举式规定比较陈旧且程序规则存在可供斟酌之处;内部规则上尚未建立完善的夫妻债务清偿之内部追偿机制。因此,文章探索了三大规则所应该具备的价值内涵以及大陆法系代表国家的立法,并为我国立法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深入回顾和分析货币政策规则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数据对泰勒规则、修正的泰勒规则、麦克勒姆规则、修正的麦克勒姆规则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反应比较大,两种泰勒规则要比两种麦克勒姆规则更适合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南。伴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泰勒规则将能更好地刻画和描述中国的货币政策状态,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指南作用。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集体行动、网络问政、网络监督在虚拟空间逐渐形成新的网络规则,并向现实公共空间延伸。网络时代社会规则系统由二元规则博弈演变为三元规则博弈,三重规则形成既对立又统一的规则统一体,规则间博弈态势决定着社会规则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而改变个体行为与策略选择的规则背景。  相似文献   

6.
举证责任包括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举证责任的分配是指确定由何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以及证明何种事实存在或法律要件事实的存在.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可分为一般性规则、特殊性规则以及补充性规则.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金融商品交易行为规则含义的论述,指出确立金融商品交易行为规则,对于金融商品交易业者而言,具有明确的行为指引作用和约束作用;对于投资者而言,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形成正常的交易秩序;有利于准确的执法和司法。且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立法都进行了规定,我国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从体系化及具体制度两个方面构建明确具体的行为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货学派与银行学派之间的学术之争开启了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从操作规范、工具规则和目标规则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认为规则型操作规范、利率规则和通胀目标制是中国货币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应积极创造货币政策转型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制度介绍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仲裁证据制度的生存土壤和制度架构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意见。在本文内容上,理论部分力求将问题分析全面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仲裁与诉讼之间的关系,同时深入分析国外仲裁证据的各项具体制度,进行比较法的考量,为重塑我国仲裁证据制度借鉴和吸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规则意识的缺失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也不单单是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培育和提高规则意识,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起关键作用的是政治文明的程度。只有政治文明的提高、民主参与的扩大、社会平等的提升,才会为培育和提高规则意识提供坚实的基础和适宜的土壤。  相似文献   

11.
为补救初级规则,哈特的"法律规则"理论引入作为次级规则的承认规则和裁判规则。两大规则的核心基础均为官员,尤其是法官接受的"内在观点",这决定了两大规则间必然存在密切联系。在法律空缺与不确定条件下,承认规则对裁判规则的内在鉴别,裁判规则对承认规则的不确定性规制。  相似文献   

12.
规则原说     
规则是人的理性和客观规律的产物,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人的主体性。对传统哲学的批判消解不了哲学演绎的规则,对传统社会规则的解构在于非线性的重构。文章旨在深入认识客观规律,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建构新的社会规则。  相似文献   

13.
WTO规则模糊性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求得对WTO规则精确而清晰的认识、理解和运用,有必要研究其特性,为此,文章对WTO规则模糊性的含义、表现、成因及影响等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具体条款、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的"规则"教育是幼儿社会化的必要过程之一。对比中国、英国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的方式及教育现象,我们认为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是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并且会令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并终生受益的。只有通过正确的途径,幼儿教师和家长才能真正地达到对幼儿规则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分析法学的代表,H.L.A.哈特教授在1961年出版了《法律的概念》一书。在这本传世之作中,他从批判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论开始,代之以法律规则论,并提出初级规则与次级规则相结合的理论。法律规则理论具有全新的价值,对后来的分析法学家有重大影响。然而哈特的理论中也有一些解不开的情节,比如作为他的法哲学起点的规则本身应当如何理解,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具体应该如何结合,承认规则的效力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6.
交际能力中的语言变异规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际的前提是社会存在 ;社会的复杂构成导致作为交际媒体的语言发生变异。要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交际双方不仅需要了解自己的言语在语法上是可能的、语义上是可行的、语用上是恰当的 ,而且需要进一步了解语言的各种变体 ,掌握与不同的交际对象进行交际所应该具备的语言变异能力。语言变异规则包含语言交际的文化规则、正式规则和变通规则 ,它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构成。  相似文献   

17.
语法完全性仅与一个形式系统的语法构造相关,经典命题逻辑的有代入规则的系统是语法完全的,无代入规则的系统不是语法完全的。将全称概括规则作为初始规则的系统是否限制对该规则的使用可导致系统相对于通常的语义解释是否具有强可靠性。对必然化规则和模态逻辑系统来说有类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奥斯丁的"命令论"的根本问题,在于没有给规则应有的地位.由此,哈特将规则引进法律本体之中.但是,只有义务规则的社会,其规则体系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而这些缺陷的克服必须依赖于义务规则之外的授权规则.由于授权规则的引入,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单纯义务规则导致的诸多缺陷,更重要的价值还在于通过授权规则与义务规则的结合,一种新的法律本体论,即法律是义务规则与授权规则相结合的"规则论",开始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9.
20.
美国现实主义法学针对传统法学独尊“纸面上的法律”提出了“活法”概念。卢埃林认为:法律是官员关于纠纷的行为;弗兰克认为:法律并不是“书本上的法律”,而是“行动中的法律”;“活法”概念向人们揭示了:影响人们行为、决定司法审判的不仅只有国家立法机关创制的成文法和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法官所创之法(判例法),社会现实的其他事物,如政治、经济、道德、习俗、甚至人们的感觉情绪都对法律生活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活法”将“法律”概念泛化,与其他社会规范混同;法律的“意义”并非必须期待“活法”来填充,现行法(实体法)已具有“先决强制力”;官员行动并不等于法律规则本身,而只是适用法律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