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与自由     
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理性动物”命题把人理解为动物本来就有其局限,而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家进一步将理性视为人的唯一本质则问题更大。从宇宙演化和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类本性就在于人类性,其基本含义就是谋求生存得更好,包含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满足。精神需要被开发出来并得到满足,人就具有了精神性,也就获得了超越性和自由。这种精神性才是人类本性之所在,也是人的本然本质和应然本质,它使人成为高于动物的精神物种、自由物种。精神是高级自我意识的产物或体现,主导观念、最高理想和基本信念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精神是人的超越性和自由的根基,自由是精神追求的目的和结果,而精神状况通过自由来展现或彰显。精神所达到的境界决定着人的自由程度,人要获得更多更大的自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精神之所以能使人自由,是因为只有精神才能使人具有超越性,而具有超越性正是自由之体现。  相似文献   

2.
3.
自由价值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考察近现代西方文化中的主流价值观自由价值观.从自由的基本概念、人类理性的局限、进步与创新等方面分析自由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网络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世界的宽松环境,使得一些人在其中追求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自由,甚至出现追求极端自由的非理性倾向,进而造成网络自由的异化。消除网络自由的异化,需要运用理性的限制和实践智慧,正确把握网络中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人与机器的关系以及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同时在网络中寻求自由要适度。  相似文献   

5.
康德的“自由”本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通过实践理性对自由的假设确立了自由的本体论意义,形而上学的性质发生了由“实在”(认识论的)向“理想”(价值论的)的转变。康德变革形而上学的传统而成为“道德形而上学”,“自由”就成为道德形而上学唯一能够由实践理性论证的本体论范畴,纯粹哲学的自由本体论是有限的本体论。纯粹理性批判的结果就是:一方面论定了人类理性的有限,另一方面辨护了宗教信仰合理。之后的黑格尔通过辨证法赋予理性以无限的能力,完成了整个形而上学彻底地哲学本体论的任务,与此同时,自由本体也消融于“绝对理念”的哲学本体论。马克思在对德国思辨哲学唯心主义宗教倾向的彻底批判中,在继承康德自由本体思想的同时,找到了人的自由解放的现实道路——社会实践批判,从而彻底摆脱了自我异化对宗教的虚假的依附关系,自由本体就得以在真正人道主义的意义上确立、完成  相似文献   

6.
我们身处的时代被好多人称为是理想主义全面丧失的时期,我不这样认为。较之上个世纪80年代,这是一个理性全面复归的时代,理想主义在理性光辉的映照下,反映出更加丰富多采的内容,再与多姿多态的表达方式相配合,呈现出来的必然是隐蔽而深邃的面目。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自由?其回答的百家争鸣景象既是对研究自由问题的不断深入,但同时也使得对自由的理解陷入前所未有的片面与极端.立足探析自由的多维特性,从自由的属理性、社会性和相对性三个维度出发,着力获得对自由本质的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8.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主体在外在法治与内在伦理精神的指引下,以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行政主体一种积极限制和积极自由的统一。这种定位因行政理性的限度,"委托—代理"双方信息不对称致使权力寻租现象出现和相机抉择的时滞作用等原因而出现错位。而通过强化信息素养、厘清权力边界进而压缩寻租空间,建设责任、效能政府等方面入手,为自由裁量权的复位提供合法性前提。  相似文献   

9.
人类面临的最基本问题莫过于人的思想的无限性与生命的有限性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们内心的浮躁、焦灼、忧郁和心灵异化。因此,安心立命乃是人的首要任务,也是哲学研究的根本命题。在中国传统哲学里,天命、道理、人性统一于心。人“心”乃是人对于世界理性认识的内在自觉,也是人的自由意志的总枢纽和人内存的真理性世界。自由意志是人的所有意志里最为强大的,也是全部意志的前提与基础。“心”即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综合表现。为人处世,养心为要。养心之道:一是要正其心,明其性;二是要重细末,重内省;三是要守规矩,有恒心。吾在吾心,从而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0.
理性主义自由观已由思想家个人的见解转变为特定的社会政策和制度的支持性理论,然而它的理论缺陷和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误导作用却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怀疑。事实上,理性主义自由观存在重大危害它既违背了自由的本义,也取消了理性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惟一环境。理性是有限的,正是理性的有限性为自由提供了存在的理由,因此,自由高于理性。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教育史上,有些教育思想家是无法绕过的,卢梭和康德就是最突出的两位:一位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思想的先驱者,一位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他们都以思想敏锐、见解睿智、分析深刻而著称。细细研读他们的思想,不难发现在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本文试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以及康德的理性自由观入手,考察两人德育哲学思想中的异同,从...  相似文献   

12.
以启蒙主义为主导精神的近代哲学走入困境之时,康德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一方面,他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的根本矛盾;另一方面,以"自由"为其理论之根基,试图找出形而上学发展之路的同时,还开启了伦理学的全新视野。尽管康德的"实践自由"赋予了人类理性独特的尊严,但他的理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初,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开始发生变革,在苏格兰出现的新型的大学模式,使传统的英式大学理想受到了挑战。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纽曼是第一位站在自由教育的立场上系统地阐述大学的性质、目的,对大学教育的本质进行追问的人。  相似文献   

14.
理性主义自由观已由思想家个人的见解转变为特定的社会政策和制度的支持性理论,然而它的理论缺陷和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误导作用却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怀疑。事实上,理性主义自由观存在重大危害;它既违背了自由的本义、也取消了理性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惟一环境。理性是有限的,正是理性的有限性为自由提供了存在的理由,因此,自由高于理性。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是我国文坛上焕发着瑰丽色彩的神魔小说。它所塑造的孙悟空形象体现了人类普遍的文化精神——追求人性的自由。当然,这种自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从“自然的自由”过渡到“理性的自由”的过程。“自然的自由”体现了自由的本真状态,也可以说是人类对自由设定的理想状态,而“理性的自由”才是现实生活中的自由的归属。  相似文献   

16.
与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思维的因素,因而,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由的特点。人的思维中纯粹内在反思能力是摆脱了必然性对象世界的人的自由能力,必须要以“本质直观”的方法论才能体认到这种能力。这种能力所具有的意向性特点能够使得自由与必然相互地沟通起来。  相似文献   

17.
自由的理念在康德的先验哲学中首先应该是超验的(transcendental)和消极的,它作为纯粹理性的关怀对象总是与理性存在的纯粹形式保持同一,并成为获取一切普遍性原则的前提;其次,作为理念的自由又一定是积极的,自由地位的转变源于理性存在的实践特点,实践的理性通过意志的行为将自由的规定加以实现;此外,自由的不同地位并不是对自由理念同一性的改变,它所凸现的是人的存在意义和必然要求,即人的"中心地位"在于真正实现了智性规定与经验对象的联系统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康德的先验哲学,自由源于理性存在的必然,其"实在性"的体现依托于理性存在者或人的"此在"事实;自由的"实在性"不是作为物的经验对象,而是作为经验对象之规定的纯粹形式存在;自由作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其"实在性"既指向理性原则的存在,又指向理性原则作用的存在,并必然地表现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的统一;任何在自由问题上所取得的进展和突破都是新的路径的选择和对以往方法的解构,而非对自由和存在本身的改变,康德哲学的建立是如此,海德格尔的存在体系也不例外;因此,在不断面对困惑、重释自由之际,我们也在凭借自由的问题而进入自身存在之路,并获取人的"此在"之真实。  相似文献   

19.
“意志自由”历来是哲学、伦理学中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赞成意志自由的哲学家的一个重要依据是 ,人有意志自由是因为人有理性 ,因此 ,人可以不像动物那样受生理需要 ,欲望和情感等因素的摆布 ,而是能依靠其理性的能力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本文通过对理性与价值的概念 ,以及人的价值取向等问题的考察分析 ,指出人的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是由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的 ,而价值和价值取向又根源于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理性的真正功能在于演绎推理和认识经验世界的因果关系。但理性不产生需要 ,因而从理性中不能产生价值。在人的价值选择中 ,理性只是一种为人的生物性需要服务的功能 ,其作用主要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自己的需要和价值。因此 ,在理解人类行为和价值选择的问题上 ,我们必须相当谨慎地看待理性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到 ,理性在人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中只具有辅助性功能 ,而不是一种起支配作用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论自由的层次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自由的理论逻辑与历史发展 (包括人类自由现实的发展历史和自由理论的发展历史 )相统一的角度 ,论述了自由是一个多层次的统一整体。意志自由、理性自由、政治自由、人格自由、人生自由 ,构成了人的完整自由的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结构。这一自由层次理论的建构为我们分析评价各种哲学社会科学自由观提供了参照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