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惠言的词学思想主要包括立意为本之内蕴要求 ;近于比兴之表现方法 ;低徊要眇之审美追求 ;指发幽隐之鉴赏原则等四部分。张惠言虽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之有系统的理论表述 ,其个别理论主张甚至还出现了谬误之处 ,但其词学思想较前代更为全面地触及到词之文类特征的各个方面 ,更为明确地反映出词这种文体与其他文体不同之美感特质。故在词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3.
论张惠言     
张惠言是乾嘉时期“常州学派’的中坚,他对易、礼的研究既是清初汉学“经世致用”思想的一种回归,又是清末维新运动的一种先导。他的易学思想直接影响了“阳湖文派”和“常州词派”。作为“阳湖文派”的主将,他的散文朴茂劲健,于淡泊中见恨激,于平和中写忧患。作为“常州调派”的领袖,他主张词创作要尊词体,崇正声,重比兴,有寄托,发幽隐,导渊源。读词、说词要做到“义有幽隐,并为指发。”他的词作充分显示了该派“尔雅哀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江苏常州位于太湖流域,吴文化的中心地带。常州地域文化中,处处体现出水文化的特质。首先表现在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层;其次,常州文人与水关系密切。以白云溪为例,这条不足一公里的小溪,聚集了许多名士;其三,在心态文化层中,常州文化也充分体现了水文化的特质。水"善下"、"不争",象征着谦逊的特性,水还有融通、诚信等特点,这些特性在常州地域文化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清代常州学派、阳湖文派、毗陵诗派等,都体现了这些特点。如今,常州文化中的"水性"依然润泽着常州人。  相似文献   

5.
江苏在清代词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论在词人还是词作数量上都占有优势,但在地域分布上它又呈现出南多北少的不均衡性。通过对苏南梁溪等地词学形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苏南词学的兴盛与地域的自然环境、教育观念、乡邦文学意识有着密切关系;家族文化对词人群体和词派的形成、对女性词人群的成长起了内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将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进行有效融合,是未来一个阶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在分析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融合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推进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张惠言是清代常州词派的开创者,他以传统儒家之"忠爱悱恻、不淫不伤之旨"为其词学理论基础;以<风>、<骚>的文学精神为其创作典范"感士不遇"而又"主文谲谏",寻春惜春,以立意为本,咏物抒情,重比兴寄托.主张崇比兴,区正变,知尊体.张惠言的<茗柯词>基本上体现了他这一词论要旨.  相似文献   

8.
湖畔诗派是在吴越地域的文化氛围中成立的一个文学流派。本文从地域文化角度入手去论述湖畔诗人的诗歌中具有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民俗风情以及乡土田园文化情结等因素,进而探讨湖畔诗派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形成的文化内因,从而给予湖畔涛派一个新的阐释空间,让湖畔诗歌进一步受到重视和激发研究者的学术兴趣。  相似文献   

9.
以和谐社会为视角分析了常州慈善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谋求政府慈善角色的渐变、实现企业慈善与平民慈善有机结合、加强青少年慈善文化教育、构建全息化慈善文化网络等策略以推动常州慈善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清代,以江南为代表的诸多地区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学术风格,同时各地之间学术文化又通过交流和融合,互相促进、提高。在常州活动的徽商,虽然没有像扬州盐商那么大的影响力,但也积极为本地学术活动提供设施与资金,乃至直接加入文人的社交圈。一些定居常州的徽商发展成为当地的著姓望族,并在常州学术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常州张惠言在徽州授馆,前后有七八年之久,其学术深受金榜影响,古文及篆刻书法也是在徽州受到王灼和邓石如的影响。同时,张惠言将其自身的学术思想,尤其是《易》学和词学传播到了徽州。常州和徽州均为清代学术重镇,并且形成了各富特色的学术风格,通过考察两地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见出清代各个地域文化影响与交流状况之一斑。  相似文献   

11.
民俗是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高晓声在家乡生活长达45年,常州民俗滋养了高晓声的精神世界,进而成为高晓声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高晓声在文学创作中或穿插或化用了大量鲜活的常州民俗事项,这些散落的常州生产、生活和信仰等风情习俗,体现了常州人独特的生存智慧和鲜活的地域文化色彩,使高晓声的作品散发出恒久的美与善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镇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碰撞、交流一直频繁活跃,民众人口来源广泛,市井人文异彩纷呈,地域文化研究价值颇高。遗憾的是许多著作(包括江苏省中小学乡土教科书)将镇江地域文化遗忘,或归于吴越文化、吴文化,或并入金陵文化。本文略述促进镇江文化建设,繁荣地域文化研究之愚。  相似文献   

13.
张惠言是清代中叶的经学大师,也是阳湖文派的精神领袖,将经术与文学融会贯通,是其古文的一大特征,也是其古文观的基本精神。其具体表现,即在尊重古文作为文学样式的独立性和美学特质的同时,大力推崇古文的现实功用,渗透着强烈的经世理念,而不斤斤于门户派别。其古文观,是时代变革在文学领域内的先声。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常州词派的早期创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证明张琦的词学创作继承并发展了张惠言"深美闳约"的美学追求,使"深闳"和"美约"不仅分植于"意""言"两个层次,并且水乳交融为统一的美学结构;在二张歙县弟子的创作中更存在着一条"问途碧山",以"意内言外"的美学结构求得上述美学效果的普遍路径。这一努力使得常州词派找到了理论与创作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5.
聂还贵的作品立足于地域的历史文化,长篇学术散文《雕刻在石头上的王朝》揭开了北魏历史及云冈石窟的神秘面纱,对古都大同的历史文化进行多维透视与关照,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认同感;作者挖掘北魏史料,探寻历史人物深处的人性,同时也抒写出一座城市的性格与灵魂,建构起城市独有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都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当今,大部分高校每个学校自身的学生都来自全国各地,大学校园成了不同地域文化共存的社区,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但地域文化中也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和教育理念,因此,高校应重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中的优势资源,以地域文化为载体,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文化的地域性将长期存在。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方面的地域文学与乡土文学在内涵上有所不同 ,写作地域文学史应坚持文学本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界首彩陶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其原材料来源于颍河泛滥留下的大 面积黏土沉积层。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人文因素也对界首彩陶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是界首彩陶质朴自然艺术风格形成的基础。界首彩陶的烧制最晚始于宋代,兴盛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 界首彩陶的纹样主要有植物、动物、人物纹饰三大类,器物造型有壶类、瓶类、碗盆坛罐类,釉色以赭红、 明黄、褐绿为主,拥有“红地白花”的特色风格,为当下学界对界首彩陶艺术特点的研究提供了丰富 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20.
地域文化是指与环境相融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西口文化是"走西口"过程中以山西为主的汉族人民通过流动和贸易与蒙古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影视媒介以其强势的传播效果更多地表现了西口地区在边关贸易中的特殊地理地位,并对走西口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现象进行彰显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