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机器局创办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初期。在中国近代史上,吉林机器局是洋务运动中官办军火工业中的一个中型工厂。吉林机器局从建成投产到被沙俄破坏,历时十八年,生产了大量新式军火。作为东北地区第一个使用西方先进技术的近代工业,吉林机器局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持续了大约三十年之久,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洋务运功有两个口号;一曰“自强”;一曰“求富”。在“自强”的口号下,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并创建了近代海军。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之一。目前史学界正围绕着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究一下洋务运动时期所创办的近代海军,可能会有助于讨论的进一步开展。(一)中国创建近代海军的社会背景清朝原先只有旧式水师,没有近代化的新式海军。海军的兴建,是由于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李毅 《兰州学刊》2008,(Z1):113-115
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对中国的近代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将论述洋务运动对军事科技在中国的发展的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工业,构成了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主体。如果没有洋务派的积极倡导和经营,古老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产生可能还要推迟许多年。关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一、从总体上说,洋务运动并不是“中外勾结”,“华洋会剿”的产物;二、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工业并不是适应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需要,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或限制了它们在华势力的扩张;三、洋务派虽然雇用了一批洋员担任技术方面的工作,但不能过分夸大这些洋员在洋务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洋务运动时期与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人们往往把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相对比,藉以分析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中日两国发展的道路和历史的命运。这里我仅就当时教育改革的异同点,以及如何培养人才这一侧面来进行探讨,试图说明日本和中国教改的不同结局,并借鉴一些经验教训。一中日两国都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了教育的改革。洋务派在中国的大地上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同时,洋务教育也开始兴起,它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外交涉和经济活动中,洋务派深感外语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和创办近代工业同时,洋务派向西方派遣了中国第一代留学生。要兴办近代工业,没有科学技术不行,没有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也不行。机器、技艺可以引进,人才无法引进。为了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李鸿章把“学生出洋肄习西学”视为“中国自强根本”(《洋务运动》(二)第169页),积极推行,从而填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新页。  相似文献   

7.
洋务运动的研究和讨论,引起了史学界的注意和重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持续了三十年之久,而这三十年,又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新式工业在这个时期诞生;新的社会阶级在这个时期孕育和形成;新的思想文化在这个时期传播。洋务运动涉及到中国近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个领域,是一个很复杂、也很值  相似文献   

8.
清政府从19世经60年代开始,陆续兴办起来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是旧中国最早使用近代机器生产的本国企业,在我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这些企业的性质问题,曾引起国內历史学界特别是经济史学界的重视,进行过初步的探讨和论争。对这一问题,主要有下列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这些企业是纯粹封建性质的,和资本主义企业的本质毫无共同之处。因此,这些企业,是过去封建官府工业的直接继承者,它们的性质没有多大差别。这些官办军事工业,不仅不是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持续时间达三十年之久。洋务运动是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但重点是“强兵”,洋务运动就是首先从军事工业搞起,而后推衍到民用工业的。在“自强”的口号下,洋务派推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如整饬海防,建制造局,设厂造船,筹建海军,等等。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经历了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这两次反侵略战争,就是对洋务运动“自强”目的的检验。其中,尤以甲午战争与洋务运动关系至大,它宣告了洋务运动的最后失败。因此,从甲午战争来考察洋务运动的性质及其失败,应该是洋务运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王永进 《兰州学刊》2005,(2):253-255
洋务运动使中国建立起一批军事工业,实行军事装备的机械化生产;翻译西方军事著作,采用西方先进的军事编制与训练方法,加速了军队职能的近代化;开办军事学校,培养了一批近代化的军事人才;洋务运动开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11.
奕讠斤、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倡导的军事改革贯穿历时 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的始终。它以 1864年太平天国革命被镇压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之前规模较小 ,侧重于练兵、利器和购买外洋船炮 ,可谓之尝试阶段或早期阶段 ;其后规模日趋扩大 ,侧重于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创建近代海军  相似文献   

12.
李鸿章一生有三十多年从事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洋务运动,是这一运动的创始人、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对于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以及近代军队的训练、装备等方面的改革起过积极的作用。下面就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军事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谈四点意见,不当之处,请指正。“资取洋人长技”求自强的倡导者当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长期闭关自守的大门之后,“天朝”的神话破  相似文献   

13.
洋务运动和广西抗法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的"自强运动",它在广西抗法战争中也有所表现,主要是提高将帅的近代军事水平和用洋枪洋炮装备广西边军,增强其抗御外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文化史应从何时算起,这是当前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有人提出近代中国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说,即物质的——制度的——心理的层次,显然是把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当作近代文化史的开端.实际上,近代中国特定的文化形态是随着资本主义侵入、半殖民地化的加深以及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谋  相似文献   

15.
位居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福建即占二口(福州和厦门)。福建也是中国早期工业化运动──洋务运动的发祥地之一,规模宏大的福州船政局是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企业。照理说,基此优越条件的福建应独占鳌头,领中国近代化之先。但是,福建近代工业化进程却步履瞒册,近代化水平不仅无法与沿海的津、沪相比,即使与起步迟晚深处堂奥的湖北、隔海相望的台湾相较也瞠乎其后。福建近代化起步早而发展速度慢、难以蔚然推展的原因何在?本文将结合福建洋务运动曲折的历程提出我们的…  相似文献   

16.
过去研究清政府所办近代军、民用工矿业,主要集中在甲午战前洋务运动时期,本文试图探索甲午战后这方面的情况,以便进一步阐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一、继续和扩充清政府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以“自强”为中心的洋务运动,虽然在甲午战争中宣告失败,但清政府创办近代军、民用工矿业的活动仍在继续并有所扩展。甲午战后,清政府鉴于“强邻环伺,伏莽潜滋’,尤其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的掀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日益高涨,以及人民反帝反封建斗  相似文献   

17.
洋务运动是19世纪肋年代发生的由官僚地主阶级洋务派倡导和主持的一场“求强”、“求富”的改革运动。不管其主持者们的主观愿望和终极目的如何,它实际上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点。首先,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机器生产的序幕。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1890年张之洞办“湖北枪炮厂”止,洋务派主持兴办了近20家机器军事工业。无论如何不能否认,这些厂家的出现打破了中国旧有的生产方式和经济运行秩序,而这种“投石击水”在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冲击后果更是深远的。其次,洋务运动中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中国第一个近代煤矿、第一个近代钢铁厂、第一个近代织呢厂、第一个近代纺纱厂和织布厂,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到1894年之前,办有官督商办形式的民用企业共22家,从而造就了中国的资本主义工业,也在实际上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再次,钢铁、轮船、纺织、铁路、电讯等近代生产部门的出现,从性质上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结构。英国的殖民剥削造成了印度平原的大片白骨,但另一方面英国的蒸汽机和英国的自由贸易也在印度、“在亚洲造成了一场最大的,老实说也是亚洲历来仅有的一次社会革命”。用这一观点和方法看中国的历史,就不能不承认洋务运动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真正变革。并不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洋务运动只是延缓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寿命,恰恰相反,先进的生产力被反常地拉入到中国封建社会结构内,造出了与之对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就了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等新的阶级力量,于是乎,发生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于是乎,清朝封建统治在20世纪初寿终正寝,走进历史的坟墓。从形式上来看,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我挽救,实质上它的出现却是当时历史发展趋势使然。鸦片战争后被打开大门的中国面对的世界经济发展走势,是“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中国封建统治者中的一部分人在这种形势面前已经看到要“师彼(西方)之长,去我之短,今及为之,而已迟矣。若再因循不办,或旋作旋辍,后患殆不忍言。”“今之机器、重学、算学、化学、电学,有心人诚当讲求……火轮车、电线之类,当设法第次添设。”加之,50年代以后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斗争激化,统治阶级内部满、汉集团在协调和争斗中产生了不同于顽固守旧的“实力派”。它为了“清内患”,对“外洋各种机器”,十分推崇。洋务运动就是在这种国内阶级斗争激化和国际经济运行走势的大背景下发生的。这场洋务改革运动的发起者、主持者及参与者是一个庞大的集团,其内部大致可以分为领导决策层、参谋鼓动层、组织经营层、科技人才层等四大层面,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侧面参与着、影响着洋务运动。本文拟对此作一透视分析,期求指正。  相似文献   

18.
论洋务企业的经营思想与管理体制凌耀伦清政府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40余个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创了中国近代化之先河,其积极意义是不可抹煞的。但是,从洋务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经济效益(包括社会效益)进行考察,洋务企业又是不成功的,或者说是失败的。笔...  相似文献   

19.
孙涛 《社会科学论坛》2004,25(10):81-83
中国的近代化,是在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的条件下,由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起步的.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期间30多年,洋务派是清朝封建统治集团中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官僚士绅,他们与封建顽固派不同,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长技",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们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建新式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通过这些措施,尝试了中国式的近代化道路,这个过程充满了个性特色,与西方各国的近代化过程相比,差异明显,其中有三个特点,简直与西方近代化过程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持续三十多年的社会改革运动——洋务运动。伴随洋务运动的发展,洋务派的思想认识也呈现出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的进化历程:始而只着眼于西方的“坚船利炮”,继而扩展到西方的大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最终则难能可贵地发现近代民主制度是西方社会的“立国之本”.反过来,对中国的封建政治体制则明显地表现出愤闷和失望。这种思想苗头,与八十年代中叶兴起的早期改良思潮相得益彰,汇聚为九十年代末维新变法运动必不可少的“前奏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