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人的眼中,她是需要仰视的,头戴“世界最杰出女性”的光环,世上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生活却依然平淡,朴素,她就是用奉献来度量赤胆忠心,以自身行为教孩子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在化学上,她首先提出了镭和铀元素而轰动了世界。她的成功难道是她的机遇好吗?不,不是的。一个人的成功是与她的付出成正比的。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是在一个破旧的,用木板搭建的木房里从事实验的,他们不畏艰苦,整天十几到二十几个小时都在这充满杀气的放射性木房中工作,  相似文献   

2.
自从国有企业改革以来改革就与“牺牲”和“付出代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细心的人们发现,凡是开口闭口“改革”,开口闭口说要“牺牲”和“付出代价”的人,他们自己自始至终没有付出过代价,也没有做出过牺牲。不管是主流经济学家、鼓吹国企改革最尽力的人,还是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们、执行改革最坚决的人,他们从来没有付出过代价,也从来没有做出过牺牲。他们所说的代价和牺牲,都是给别人准备的。而他们自己,只需要大把地捞进银子就行了,同时捞进的还有私家车、两套住宅房,以及别墅之类。还有呢,就是“改革家”的桂冠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3.
作为事件“记者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的“记者节”已经掀过了她的第一页,如何反思她,成为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假如借社会学学理框架对之做分析.“记者节”就不仅是一次社会活动,她更应被视为一次拷问现状、理念的社会伦理事件.就表征方式而言,“记者节”则表现为“注释性”脚本、“狂欢性”脚本、“敬畏性”脚本三种形态.社会对“记者节”的期待与她的实存表现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人们认知与反思,而后付出努力,保障新闻传播不脱其”交通心灵工具”的天然使命.  相似文献   

4.
王雯 《今日南国》2006,(3):16-20
陈雪冬是一个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是一个被“赖”上的妈妈。去年5月的一天晚上,一个陌生男人的神秘电话改变了她的生活,她被迫成了一个残疾女孩小雨的“妈妈”。自此,她不仅为残疾女孩付出了全部的爱,还一直生活在这个陌生男子的阴影中。  相似文献   

5.
离休回家后,最有 趣的事是与小孙女一起 玩“上课”。 小孙女张婧,天真 活泼,嘴甜甜的一口一 个“爷爷”,十分令人喜 爱。她先上幼儿园,后上 学前班,在外面学得一 丁点儿知识,回后就 要我给她当“学生”,而 她当“老师”,要我一起 与她玩“上课”。 在我的斗室里,特 制了一块小黑板,高凳 子作教桌,低凳子作“老  相似文献   

6.
两个乞丐     
爱情需要双方共同付出一个男乞丐由北向南而行,一个女乞丐由南向北而行,他们相遇了。“啊!你那么像我,你的神情、你的服饰,以及你手中端着的空碗,与我毫无二致!”他说。“你也多么像我,尽管我是初次遇见你,但是我似乎很早以前就认识你。”她说。两个乞丐彼此吸引,他们  相似文献   

7.
品味心意     
沈星 《可乐》2010,(1):75-75
收到过最贴心的一份礼物,是朋友手制的提拉米苏。打开礼盒时,跃然而出的甜香与惊喜,让我像个小孩子一样兴奋不已。那并小是一个很熟的朋友。我感叹她的手艺与用心,女孩子腼腆地笑笑:“很简单的呀。”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水诗富有“诗呈自然”的双重意蕴 :她呈现一个诗意化的自然世界 ,多层面地显现人与自然合一的自然之状 ;而这呈现又极其自然 ,通过“技进乎道”的种种手法产生很高的艺术境界 ,是最美妙的自生成 ,完美地体现出自然之义与自然美  相似文献   

9.
王熙凤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恶女人”形象。她残酷阴险,欺上瞒下,借刀杀人,作恶多端。在她身上几乎集中了封建统治者所有的丑恶与卑鄙。在《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中,小厮兴儿在向尤二姐介绍王熙凤时曾说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全占了。”兴儿之语,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王熙凤性格的重要方面:圆滑、狡诈、凶狠。有评论家曾说,《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黑暗的一出,黑暗掩盖着血腥的谋杀,悲剧中,麦克白的野心骤然而  相似文献   

10.
“散文是我所最喜爱的文学形式。”这是冰心在一九五九年的一篇《关于散文》中的第一句话。我们知道冰心是在“五四”初期以问题小说的创作步入文坛的,同时也以哲理小诗显示出她的才华,然而她最喜欢的却是散文。她的散文以细腻温柔的笔触,微带忧愁的情调,清丽飘逸的画面,隽永典雅的语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风靡了整个文坛,“而隐隐的产生了一种‘冰心体’的文字。”“引起广大青年的共鸣与模仿”。那么这种“冰心体”文字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而使一代青年所为之倾倒呢?这就是本文企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