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比较了目前常见的煤炭模型的优缺点,分别介绍了高阶煤的各种官能团模型化合物,包括含氮模型化合物、含氧模型化合物、烷基侧链模型化合物、芳环模型化合物等。同时,简单介绍了低阶煤化学结果模型其模型化合物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构建模型化合物的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2.
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模式是不相同的。隐喻的认知基础在于相似。这种相似性在人与宇宙万物之间建立起关联域,形成两个相互关联认知模型,即"始发模型"和"目的模型"。隐喻中的始发模型对说话者或听话者来说要比目的模型更为熟悉。在两种模型发生关联和互动反应时,通常是更为熟悉的事物的特点和结构被映射到相对陌生的事物上,因此,隐喻是在不同的认知模型之间进行的映射,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模型中进行的映射。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目的模型蕴含在始发模型之中。  相似文献   

3.
对近几十年中用于正确评估预测软件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模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对基于模型采用的数学工具,将文献中的模型分为解析性模型和启发性模型。再对于模型假设以及模型主要思想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后对软件系统可靠性模型研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线性回归模型是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模型,在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的过程中,模型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可能的解释变量不是很多时,可以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比较每个候选模型的准则值,如AIC、SIC等进行模型选择。可是,当存在大量可能的解释变量时,我们无法一一比较每个候选模型的准则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章提出一个基于Gibbs Sampler的线性回归模型选择方法,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能够从大量候选模型中准确、高效地确认准则值最小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元记忆监控经典理论简称MC模型,即监测影响控制。后来有研究者提出CM模型,即控制影响监测。两种模型都得到了实证支持。最近研究者指出,CM模型和MC模型并不矛盾,在现实中更多是以合并的形式发生的,并形成两种新的理论模型:波浪连续模型和同时发生模型。  相似文献   

6.
B-S模型计算的理论价格与实际市场价格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个系统性的差异被称为波动率微笑。这说明波动率不是常数,而是时间的函数。学者们也根据波动率的时变特征,提出了多种修正模型。文章主要通过中国权证市场的实证结果,比较了GARCH期权定价模型和随机波动率模型(Heston)以及B-S模型的定价效果。结果表明,GARCH期权定价模型、Heston期权定价模型和B-S模型都低估了市场价格,但是GARCH期权定价模型定价效果最好,而Heston期权定价模型相对于B-S模型定价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的度量模型有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法、神经网络分析法以及现代违约概率模型等。通过比较分析LOGIT模型和KMV模型,选取了能够体现公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本结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流量的28个指标,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LOGIT模型,发现该模型能够提前一年较好地预测出公司的违约情况。在分析KMV模型时,通过GARCH-M模型计算出企业股权价值波动率,并运用上市公司数据得出样本公司的股权价值和违约点,从而计算出样本公司的资产价值和资产价值波动率,最后得出KMV模型的判别结果。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应以LOGIT模型作为判别模型,以KMV模型作为追踪模型,将LOGIT模型与KMV模型相结合来判断贷款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8.
结构型模型认为违约是内生的,公司资产价值的变动是引起违约的唯一不确定性因素,但是,在该模型下,违约是可以预期的,不存在短期信用风险,这与实证结论不符。简化型模型克服了结构型模型与实证结论不符的缺点,但违约被假定为遵循一个外生的泊松过程,没有对违约进行明确的定义。在这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学术界提出了跳——扩散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模型,对结构型模型和简化型模型进行融合。跳——扩散模型在传统的结构型模型中引入了资产价值的跳跃过程,并用简化型模型中的泊松过程来表示;不完全信息模型假定投资者获得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因此短期信用风险存在,并在传统的结构型模型中引入简化型模型中的违约强度。  相似文献   

9.
微观金融市场中的买入—卖出差价可以分割为定单处理成本、存贷控制成本和逆向选择成本(信息不对称成本)三种成本因素,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对逆向选择成本进行估计的模型。流行的五种估计逆向选择成本的模型分别是G·Losten&Harris模型,George,Kaul&Nimalendran模型,Lin,Sanger&Booth模型,Modhavan,Richardson&Roomans模型,Huang&stoll模型。这五种逆向选择成本的估计模型是估计微观金融市场中逆向选择成本因素的主要模型,并且成为引用率最高的几种逆向选择成本估计模型。但针对这些模型有效性的争议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环境经济系统SD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系统动力学对环境经济系统进行研究。对镇江市而言 ,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成三块 :工业子模型、人口子模型和环境污染子模型。三个子模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工业子模型为例说明了SD模型的建立。通过分析 ,绘制了工业子模型的因果反馈图 ,并进行了流图分析 ,据此采用系统动力学专用语言DYNAMO语言 ,编写工业子模型仿真程序。最后对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文化的矛盾与心理教育的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模式,也是一种人的存在方式,一种文化模式.市场经济文化将生活于其中的人置于前所未有的价值冲突与内在焦虑中,集结为市场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以个人和群体方式表达的各种问题,成为其发展的不利因素,甚至可能导致其走向瓦解与毁灭.致力于排解人的心理障碍、引导人格健全发展的心理教育正是通过帮助人走出内在焦虑与价值冲突困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消除各种隐患及不良后果,实现其对市场经济文化的维系、引导与超越功能.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小说中存有一种政治伦理与生命伦理相交错的叙事模式。这种模式显示了反抗传统政治伦理等级秩序的象征性意义。改革英雄超越复杂的政治伦理并同时超越生命伦理。"弑父"和生命伦理毁损是改革英雄生命中常见的样态。改革小说中这种叙事模式实际上是新一轮政治觉醒与人的觉醒的显著表征。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综合分类方法,通过风险形态识别、风险的可管理性和风险的影响集聚进行分层分类,结合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技术、模型,构建了风险管理各主体如何有效管理风险的系统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各风险主体可以明确风险类型,从而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14.
特殊型式梁的子结构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带孔横梁刚架,提出了利用子结构法建立其有限元模型的方法。介绍了子结构分割、离散、边界自由度定义及缩减模型的形成,并根据和标准梁单元连接的位移协调要求,将子结构缩减模型转换为和标准梁单元自由度数量和性质相同的特殊梁单元,以实现不同梁单元的混合建模。子结构方法可使刚架的有限元模型建立和计算大大简化。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问题存在着很多不一致的看法。本文通过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汇总,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有五个大的方面,即哲学基础、实践基础、科学技术基础、社会基础、直接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校文科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文科既存教学模式是一种知识型教育,其理论基点,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上的。这个时期社会的总体知识有限,而百科全书式的大家在这种经济形态之下成为可能。当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信息社会,知识的获取手段与来源是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方便与丰富。这样的社会所要求的人才就不是那种知识的仓储者,而是懂得如何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与创造新的知识的人。因而现代教育将决不能是被动式教育,而只能是一种“知识超市”,或知识的“猎场”。这种时代的变革也应带来我们教育观念与文科教育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境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讨论发话人怎袢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制约受话人的认知语境以及受话人如何在认知环境中选择并延伸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18.
“翻转课堂”是近几年兴起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也是与慕课关系密切的前沿教育理念。文章以其理念为指导,分析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构建适用于该课程的“三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调查问卷和对比检验,证明该模式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吸收,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略论发展性学生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性学生工作是时代发展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一种理论构想,是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一种工作理念,是高校学生工作探索的一种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20.
阿罗-德布鲁模型把现实经济地理空间抽象为欧氏空间,均衡存在性证明和不动点定理的证明则需要构造拓扑空间。文章基于该模型构建和证明的空间抽象过程的研究,针对新经济地理学派对于该模型的诘难,提出对于该模型的一种崭新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