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把服务社会当作行政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可以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理论和思想基础。目前,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实践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可以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和中国实际,并采取相应可行的措施。本文通过分析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起源,通过探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尤其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近年来我国提出的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首先对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然后在构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并回顾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路径及意义,对此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几点建议,有助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政府"在中国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政治议题和核心战略,体现了现代政府的本质,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然而,稳定的社会秩序也是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首要条件。因此,政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除了明确"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外,还必须回答"政府该如何去做"的问题,积极寻找良好社会秩序供给的有效突破口,将社会冲突和社会风险保持在社会秩序可控制的范围内。本文以"公民意识的培育"为切入点,在总结近十年我国服务型政府在社会秩序建构中的基本经验基础之上,分析当前服务型政府在社会秩序供给中遇到的瓶颈,并由此展望其未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
吴岩 《现代妇女》2014,(12):I0117-I0117
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强调我国政府治理国家必须是依法而行的。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依法治国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依法治国中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机制就是当前社会中的热门话题。为了更好的保证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制度的落实与完善。本文就将对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定义、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研究分析,并研究探讨如何有效的完善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堵琴囡 《城市观察》2014,(3):126-133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治理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参与时代,地方政府与公众互动的能力是地方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我国地方政府面对公民参与时能力不足的表现有:左躲右闪、打退堂鼓、束手无策。公民参与中地方政府能力建设应以最大化公民参与积极功能和最小化消极功能、保障政府的帮助者和伙伴者及服务者角色、维护和增进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为依据。公民参与中地方政府能力建设围绕制度能力、参与网络管理能力、政府人员胜任力三个层面,包括信息公开制度、参与制度、政府回应制度、识别和整合利益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维护参与网络能力、尊重公民权利能力、选择参与策略能力等八项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不仅对于现代化国家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是实现民主行政的基本要求。公共管理能否实现公平公正,需要我们提升公民的素养、实现政府政务公开、完善听证制度和反腐败治理等方面。结合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 , 实现公民参与的多元化。如今的网络化时代,公民对于自身利益的诉求有了更方便的渠道,激发了公民对与参与公共政策的渴望。国家政府也在积极的响应民众的呼声,不断地创新完善管理方式,推动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服务型政府是衷于"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政府。公民出让自己的部分权利予政府,政府就必须为公民牟福利、办实事,并接受人民的监督。而衡量政府一切工作的标杆,都决定于人民群众。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肝上的政府,才可以真正的称之为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静 《现代交际》2010,(3):20-24
“治理”范畴是近几年政治学、社会学、城市学广泛重视和应用的范畴。社区治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多元权力对社区治理的参与,最终实现发扬民主、整合资源、促进社区建设的目的。这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也是发扬民主的过程,同时也是社区建设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过程。公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它既是新公共服务理论在社区建设中的实际运用,又是我国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同时也对社会伦理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社区健康、和谐、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现状分析,针对问题产生原因及表现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惠嘉 《公关世界》2022,(12):81-83
当前,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已经朝着制度化趋势发展,如人民代表大会为我国政权结构中比较权威的部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完善的选举机制、听证制度、公民批评建议体系等,政府信息公开也展现出制度化特点。公民对公共管理有着一定的责任感,更加积极地利用自身享有的权利,参与到公共事务和政策管理活动中。并且,调动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强化管理意识,便于公民对政府及国家政策的了解,促进政治文明和谐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意义,重点分析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然而,当前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却面临着一些困境。本文拟从公民政治参与的内涵入手,分析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所面临的困境,及政府在面这些困境时应采取何种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田富 《现代妇女》2014,(3):I0041-I0041
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如何搞好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放在当下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几个角度提出一些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2.
张玉芳 《现代妇女》2014,(3):I0030-I0030
本文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必要性出发,介绍了协商式公民参与模式及其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可以发挥的有效作用。紧接着,文章对协商式公民参与模式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具备的可实现条件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文章从参与途径和方式的选取、参与工具的利用、政府等公共部门在制度创建中的主动性等方面对建立起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协商式公民参与制度进行了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13.
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最终落实,有助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最终落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县级政府改革、创新是全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突破口。本文分析了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社区心理学中,公民参与(Citizen Participation)是指个体或一个组织团体基于对公共事务的认知和情感的行为体现,这个个体或组织团体主动无偿地参与一个团体或组织(机构)当中的活动。这些组织机构包括他们所在的工作职场、社区、学校、社会等。本文主要回顾了国外社区心理学领域公民参与的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蔡成浩 《现代妇女》2013,(12):189-189,191
政府制度的创立受到政府文化的导向和影响。只有先进的政府文化才能支撑起先进的政府制度及其政府管理来满足社会发展对政治提出的要求。没有以先进政府文化为核心的政府精神的积淀.没有以政府人员内在的价值判断、认知标准、行为选择等作为外在政府制度的支持,再好的政府制度也不能长久地发挥作用。因此,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政府文化建设就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的客观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环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显著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社会公平与和谐的重要尺度。提高公民政治参的积极性,让更多的民众关注政治参与,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文化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土化”研究和实践不足。部分县级政府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实践中,并未针对当地实际情况,缺少对国内外成功案例的本土化研究和实践,仍停留在“照葫芦画瓢”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公民参与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的完善离不开公民的参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利于实现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实现和扩大公共政策体系合法性基础;有利于促进公众监督及保证政策的公共价值。我国的公共政策制定机制存在以下困境:主体性困境、渠道性困境、信息性困境、组织性困境等等。对此,应提高公民自身的参与意识与能力,畅通及完善参与渠道,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及提高公民的组织化程度等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给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也对如何在依法治国视阈中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但是存在:新时代公民政治参与法治建设有待完善、缺乏参与政治的主观能动性、公民政治参与存在差异性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经济、政治、文化等都有着巨大的关联,因此,针对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