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政体的本质是国家权力之间关系,即权力在国家机关之间的分配及各权力机关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认识、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政体的选择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是完全可能的;政体的选择是政治制度创新中的一种,政体选择的动力与制度创新的动力大致相同,取决于政体选择者与政体需求者各自对选择的收益和成本的估价;最理想的政体应该具备一定的"素质",将政体所应具有的"素质"视为政体模式的评价指标,以此衡量政体的良善与否。  相似文献   

2.
中国藩属制度研究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藩属是统一王朝地方政权的另类构成形式,它与王朝直属郡县之间实行一朝两制,于藩属政权内部实行地方自治与民族自治。因此,藩属制度属于国家政体的范畴。此外,藩属制度与民族问题关系密切,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藩属实体由三种不同部分组成,其作用迥异;藩属与藩属制度及藩属理论的三位一体关系,藩属制度曾经历的五个阶段,有不同特征;藩卫内向作为藩属制度固有的属性,与历代统一王朝的目的相关;对外睦邻政策与属性相连。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是中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们所阐发的政治思想理论,不仅对古代中西方国家发展上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为后世的政治家、思想家们在探求、论述不同历史阶段上以政治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以及治国理政等思想、观点理论,提供了极富有价值的借鉴,在中西方的政治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广东省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为例,从国家—社会关系演变的历史脉络反思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准市场化异化问题。通过系统阐述“国家办社会”与“市场办社会”两种发展模式的过程及其经验教训,基于“政府归位”的“双百”社会工作实践经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可能的发展道路——国家直聘社会工作者且将社工站(点)建设成为国家社会建设的事业单位,以确保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后,自1954年颁布第一部宪法至今,先后多次对宪法进行修改.50年的立宪、修宪过程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实践的反映.依法治国,需要一部完善的宪法.  相似文献   

6.
经济改革以来,中国整体上开始从自产国家向税收国家转型。但是,中国仍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税收国家,它同时还保留了自产国家的遗产并具有租金国家的特征。这使得现阶段国家对社会的依赖程度比较小,国家的自主性相对较高。不过,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向税收国家转型,但仍会保留自产国家的特征。这将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小飞 《云梦学刊》2009,30(1):55-58
民初政体模式实践在内阁制与总统制间经过了一系列的反复,这种反复,不论胜负,都可视为辛亥革命的成果。其间,政党政治蔚为壮观,然而浩大的声势并不能遮掩其幼稚的本质,经不起历史的考验,共和党、国民党、民主党等都因其自身的幼稚与脆弱未能守住资产阶级的政体。当袁世凯祭起军权独裁的大旗时,民初的政体模式已经走向了它的宿命,无论是内阁制还是总统制.都只能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8.
2015年4月13日,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弘道书院举办了一场以“治道与政体”为主题的致公论坛,这也是弘道书院今年着力推广的“儒学与政治学系列对话”的第一场。此次对话的四位嘉宾对于中、西政治思想研究各有专长。围绕这一主题,四位嘉宾各抒己见,交相驳难,就理解中国政治的传统视野和现代资源展开了一次中西之间的激烈碰撞。  相似文献   

9.
《新学术》2007,(1)
本文重新考察“永贞革新”,旨在揭示其所显示的中国官僚政体的弊端——循资渐进、墨守陈规者号称长者、厚德,即使平庸碌碌,也并不以为缺点,反以老成持重为誉;锐意革新、稍越班资者则为小人、无德,即使才高当世、智堪经国,也难免狂妄、躁进之嫉,更有甚者庸众合力排挤、甚至落井下石。这一官僚政体追求一种“无过便是功”的政治格局,由于历史的积淀,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的结构,一旦有人对这一格局稍作改变,则会引起整个官僚集团的群起而攻之。从而昭示革新之艰难、革新者之勇气以及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曹胜 《浙江社会科学》2012,(8):34-39,156
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范式中,基于社会政治生活中组织特质的差异而确立的国家相对于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国家回归理论在承接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相对自主性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国家是具有独立行动能力的组织实体,其行为活动依循自身的政治逻辑,而不是"社会冲突的舞台",也不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普遍存在的国家自主性在社会政治结构中呈现出差异性的变动状态。斯考克波、诺德凌格尔等人在宏观结构和政策过程研究视域下对国家自主性展开具体分析,开放出国家中心理论范式的研究进路,从而实现对传统政治学在国家研究领域中哲学演绎知识传统的超越,开启了国家研究的政治科学化时代。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政治能力建设是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发展的方向所在。政治能力既包括国家的政治能力,又包括社会的支持能力。本文提出了“国家 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并认为,要建设与提高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社会应加强传统意义上的原始认同和对主流意识形态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级认同,必须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必须实现政治宪法、法律宪法和社会/公民宪法的复合宪法。只有一方面实现复合宪法,另一方面又建立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实现第三世界国家的环境友好型的政治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主线,抓住这条主线就抓住了学习贯彻十八大的根本,要抓住这一主线,就要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实践要求、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曹正汉 《社会科学》2022,(8):76-85+132
在国家建构和国家治理上,西方传统重权力横向分立,如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的分立;中国传统重中央、地方、社会三者关系。此种中国传统之形成,与历史上早期中国的规模就已非常巨大有关;因国家规模巨大,在治理上不得不分出中央、地方与社会三个层面,因而不得不重中央、地方、社会三者关系。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治理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处理和协调中央、地方与社会关系,应对三者之间的冲突问题。与这种治理传统相对应,中国治理研究也有一种理论视角,就是以中央、地方与社会关系为理论分析的主线,发展解释理论或提出国家体制改革方案。这种理论视角已成为中国治理研究的一种思想传统,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理论流派,从历史上一直延续到当代。  相似文献   

14.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于幼军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与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的重大使命,也是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课题。一、在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何雪义 《南方论刊》2021,(7):15-17,42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坚力量是党政干部.尊崇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完善制度,是党政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的四个关键维度.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重点是教育引导党政干部深刻认识我国制度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国际横向比较优势,认真汲取历史上制度执行的正反面经验教训,切...  相似文献   

16.
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个人权利出发,分别延承国家路线与社会路线,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形成了两条基本路径。国家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将这两条路径发挥至极致,而自由主义则走在中间,强调个人权利优先,倡导消极国家观,主张以社会制约权力,坚持“小政府、大社会”关系模式。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家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诠释和解析是当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最为直接的来源。  相似文献   

17.
政体:公共物品的生产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公共物品理论为基础,通过区分普惠型公共物品和特惠型公共物品,对各种政治体制进行了分类,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国家理论加以比较,为政治体制的分类提出了两种维度.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社会管理变迁的历史经验表明,社会管理的本质是构建以社会自主性为基础、社会自主与国家自主合作互动的社会秩序.我国在从全能型国家—总体性社会过渡为转型国家—分化性社会的过程中,社会过于依赖国家,社会自主性不足,国家又兼具自主性过度和不足的问题,难以较好协调经济和社会的矛盾.因此,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主要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构社会自主性的基础;二是修正国家自主性过度与不足.国家应致力于建构创新的社会基础、民主形式、行政环境和组织条件,应把自身建设成为规范和规则的实践领域,形成社会管理组织化的秩序环境,同时应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坚持行政分权的改革,从基层汲取社会自治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在思考中国政治建设问题时,反复提到"政治无办法"、"政治消极无力"、"缺乏政治"等。团体生活的发达程度决定了国家政治建设水平,而中国由于缺乏团体生活、阶级对抗,国家无法对社会实现有效控制,这是中国政治建设的一大困境。继而,梁漱溟以新儒学的思考方式提出搞乡村组织建设,寻求解决方案。然而,梁氏观念里的团体生活与今天意义上的公共生活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别,在公共生活与政治建设的关系问题上必须重新进行反思,进而对近代中国政治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可能的破解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对中国民主党派问题的论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周恩来认为中国各民主党派都是政党,但又有别于英美政党。(一)中国民主党派是阶级联盟性政党,非单一阶级的政党,其组织成分和政治纲领都有别于一般资产阶级政党;(二)中国民主党派是排他性和联合性相结合,而联合性得到发挥的政党,特别表现在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关系的发展上;(三)中国民主党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参政型政党。周恩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观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学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