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历史视域中关涉到对马克思哲学与传统西方哲学关系的识别,在现实层面则导向对马克思哲学当代价值的不同认肯,因此是一件命运攸关的事情.本文从梳理马克思有关"消灭哲学"的言论开始,通过对马克思哲学与传统西方哲学的差别性比照,从哲学形态转变的意义上揭示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总体性质的转变,从发展历程看,马克思哲学实现了由“抽象的人”的学说到“现实的 人”的学说的转变;从解释原则看,马克思哲学实现了从“单一的人道尺度”到“人道尺度和历史尺度统一”的转 变;从总体性质看,马克思哲学实现了由物质本体论的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不是如同亚里士多德、康德等哲学家那样在研究对象的意义上探讨人类行为的学说,而是在思想范式的意义上探讨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学说。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精神实质在于:它不是对传统理论哲学问题的解决,而是消解了心/物、思维/存在的关系问题,转变了哲学的提问方式和问题域,实现了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其当代意义在于: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思想主题,提供了解决生态危机的哲学基础,深化了公共领域问题的研究,推进了人的自由的实现和人性的完善,恢复了哲学的地位和尊严,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4.
"改造性批判"和"心理—发生学批判"构成了费尔巴哈"批判"概念的两面,只有由此出发,方可真正领会到费尔巴哈宗教批判(及其对思辨哲学的批判)的真正本质。同样,也只有由此出发,才能更好地领会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批判"概念。费尔巴哈的"批判"概念对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文的"批判"概念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改造性批判"上,也同样体现在作为费尔巴哈"改造性批判"的另一面——"发生学批判"中,而马克思的"历史—发生学批判"其实是源自费尔巴哈的"心理—发生学批判"。从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批判"概念与费尔巴哈的"批判"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清晰地看出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之间的思想联系及其未来走向:对费尔巴哈的"改造性批判"的接受和运用表现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接受;对"发生学批判"的接纳和改造则使马克思进一步转向了社会历史领域的研究,从而为日后超越费尔巴哈、创建历史唯物主义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5.
6.
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基础是以大工业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现代经济社会,近代对这个社会真正作出科学理解的是经济学,新哲学以经济学为基础实现二者的内在同一是历史和逻辑的必然.蒲鲁东是第一个自觉地将哲学经济学化、经济学哲学化努力的思想家,他对马克思实现哲学的经济学转向具有重要启示和推动力.哲学和经济学的内在融合构成马克思真正实现总体性全方位的理论革命的基础.马克思哲学就是经济哲学.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与其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是辩证统一的,在实现本体论革命的过程中,他同时推动了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的变革.在本体论维度上,马克思超越了传统本体论,创立了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本体论;在认识论维度上,他批判了传统认识论的思辨性、直观性,创立了实践的能动的反映论;在辩证法维度上,他改造了黑格尔辩证法,创立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总的结果"的表述,学术界大多把它定位在社会历史观或社会学理论,其实它是实践哲学的一般原理,具有哲学的整体架构。从形成过程看,它是理论化了的实践世界观,是关于从实践去理解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在内的整个人类世界的根本观点;从实质内容看,它是实践哲学关于人类世界的图景、源头、规律和前途的理论内容;从本质属性看,它是现代哲学而具有实践性、整体性和多维性等。唯有把它作为实践哲学一般原理,才能真正达到"总的结果"应有的理论高度,才能真正符合马克思的本意。  相似文献   

9.
从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前提的视角,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思想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和中介实现思维方式的理论变革,从而使思存关系问题深化为改造世界的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展开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批判之中,表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关怀的理论指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深刻的革命性。从实践基地的建构出发,把被唯心主义颠倒了的认识图式颠倒过来,构成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认识基础;从实际的生产活动出发,把虚幻的主体从天上拉回人间,完成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践还原;从哲学的革命出发,将单一的抽象主体转化为关系网络中的主体际,完成了马克思革命哲学的基本逻辑。这一逻辑是一个开放的、需要不断更新内容的革命逻辑,坚持马克思哲学精髓,就必须在保持革命精神的前提下,继续不断地深化革命的哲学。  相似文献   

11.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特征。传统哲学教科书未能真正理解和传达出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本质 ,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历史观的统一 ,当成是四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共性 ,而不是同一理论的不同属性和功能。在我国自 2 0世纪 80年代兴起的实践哲学中 ,它们对实践之于马克思新哲学的意义 ,理解的差别很大甚至是根本性的。本义的深入探究揭示出 ,马克思的新哲学从其根本特征看就是实践哲学 ,它既是马克思的世界观、方法论 ,又是马克思的辩证法、历史观 ,同时也是马克思怎样认识人、人的社会和人的世界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2.
能否从本体论的角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取决于如何理解本体论。本体论又有传统和现代之别,传统本体论和现代本体论有狭义与广义之分。马克思认为实践就是存在的终极形式、价值的终极基础和认识的终极根源,马克思哲学作为广义的现代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批判过自然哲学,而他所倡导的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实际上也是一种自然哲学、对于恩格斯的这种看来有些矛盾的自然哲学观,我国哲学界一直存在严重的理论误解、要弄清楚恩格斯的这种看来有些矛盾的自然哲学观,就必须正确理解恩格斯怎样批判旧的自然哲学;怎样改造旧的自然哲学;以及怎样创立新的自然哲学。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哲学之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的偏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哲学之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的偏颇性有 :马克思并未使用过“历史唯物主义”一词 ;《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探讨被忽略不计 ;并未研究历史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当做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形成被抽掉哲学观前提 ;《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才开始的科学的经济学研究倒成了《形态》中唯物史观形成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哲学视角审视了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充分体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形式与内容辩证关系的具体运用,体现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校长个人教育哲学是校长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校长形成理性、创造性、个性化的教育哲学,对于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推动学校的可持续特色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建构个体的教育哲学是校长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必须不断省视和反思的日常活动,主要通过文化沉淀、实践观照、观摩学习以及反思对话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漫长的西方哲学史对“个人”的研究都殊途同归,湮灭了个人的丰富特性、充实性而让他变得干瘪、片面。这是哲学开启之时的追根究底式思维方式必然的结局。纵观西方哲学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虽然对个体属性都有所研究,但受此限制,最终都抛弃了它们。要拯救个人的丰富特性,就必须开辟一条崭新的路径。马克思的“改造世界”式哲学实现了这样的转变,让“个人”丰富并充实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两个马克思"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批判某些西方学者提出的“两个马克思的对立”的错误时,不能因此否认有不同的马克思的存在。不能用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先天论和量变论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而应当用唯物史观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应当尊重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事实。从哲学方面来看,确实存在着不同的马克思,有理想主义者的马克思,有黑格尔主义者的马克思,有“费尔巴哈派”的马克思,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思想超越以后,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有不同的马克思的存在,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观点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之所以"新",是因为马克思超越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而事实上,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并非缺乏辩证法;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直观性"理解为"非实践性",这是感性活动超越感性直观的内在逻辑;感性活动对感性直观的超越,是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对风险和安全哲学进行了概述,对与之相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安全性和预防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特别强调了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区分,并且论述了这种区分的重要性。以对科学中不确定性信息的处理的讨论为基础,论述了在科学的不确定性情形下进行决策的问题,澄清了预防原则的作用。探讨了如何实施安全工程的主要方法,强调了诸如内在安全性、安全因素和多重安全阻抗等安全原则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指出风险性和安全性问题是技术哲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