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祥坤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6-81
周恩来的和谐思想形成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他在理论和实践中特别强调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经济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他认为:在身心和谐方面,应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乐观稳定的情绪,并积极进行自我改造;在人际和谐方面,应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在经济和谐方面,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注重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间的比重协调,不能急躁冒进;在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应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2.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就是风调雨顺,山清水秀,江河安澜,自然灾害比较少,就是自然与人类的生态供需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因此必须提高抵御自然界风险的能力,大大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自然条件中,风沙水旱灾害与森林植被都有密切关系,森林植被好,风沙水旱灾害就少。这是人与自然最直接、最自然的表现。现对周恩来总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中在水利、林业方面的思想作一探微。一、治水育林,优化环境中华民族悠久而丰富的历史,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是一部生动而光辉的治水史。历代祖先对龙的偶像崇拜,表达了他… 相似文献
3.
王玉贵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4)
在长期领导和从事民间工作外交的实践中,周恩来不断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原则。它包括对民间外交的内容、民间外交工作的方针、民间外交与官方外交的关系、民间外交工作的哲学理论依据等内容的论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外交理论。认真吸取周恩来民间外交理论的丰富营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全面阐发了其内涵,即存异是求同的前提,求同是存异的要求,和平共处是求同存异的旨归,并将其具体化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求同存异方法论原则的思想来源有: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列宁妥协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周恩来富于调和的天性.周恩来提出了“把外交学中国化”的任务.从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的思想来源,到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的提出、内涵的全面阐发和具体化,充分显示着周恩来为“把外交学中国化”而做出的努力及其贡献.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是“和谐世界”理念的直接思想来源,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屠文淑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3)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外交思想博大精深,外交实践多姿多彩;他恪守中国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维护世界的正义和平,创造了无数感人的外交范例;他特有的外交风度称誉世界,在新中日外交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6.
罗会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6):17-22
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新理念,是中国和平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世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际社会共同不懈努力才能实现。中国推动构建和谐世界,要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在对外战略上与周边国家发展和谐友好关系,与大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发展中国家保持和谐合作关系,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等。 相似文献
7.
叶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67-71
文化外交是一国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或实现某种特定战略意图,以自身文化为载体,通过政府或民间渠道而开展的外交活动,它是从属于并服务于以维护和发展国家安全利益为核心的整体外交战略的。在文化外交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新时期,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以此来指导国际关系与外交活动的方方面面。浅析了文化外交的概念,梳理了中国文化外交的历程,总结了新世纪中国文化外交所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构建和谐世界目标下的中国文化外交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孙传军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周恩来同志是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卓越的领导者和模范实践者。在多党合作方面,他深刻阐述了民主党派的性质、任务、地位和作用,指出中国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民主党派只能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同共产党合作,而不能走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老路。他提出共产党的寿命有多长,民主党派的寿命就有多长,必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加强党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同时强调,加强自身建设是发挥民主党派作用的关键。这些理论思想对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谈周恩来外交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勇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周恩来是杰出的外交家,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他长期主持我国外交工作当中,以决策人、指挥者,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以非凡的智慧和才华,豁达的外交风度,高超的外交艺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思想,尤其是他独特的外交风格,开创和建立了新中国的新型外交,为我国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相似文献
10.
马明冲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2):33-37
在长期从事和领导中日外交的实践活动中,周恩来提出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官民并举、以官带民"等具有民间外交特色的方针,开创了新型的外交范式,形成和确立了具有独到韵味而又不乏普遍意义的民间外交思想。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具有坚定的政治性、深刻的人民性和多阶层广泛性等特点。民间外交这一外交模式对今天正确处理中日两国关系、构建和谐世界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高等教育思想的七大特点是 :1 正确处理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2 正确对待“红”与“专” ;3 重视国防教育 ,加强军事人才的培养 ;4 注重农业技术教育和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5 注重各类人才的培养 ;6 注重师范教育 ;7 经济和文化建设“一齐抓 相似文献
12.
耿庆彪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1(1):3-9
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既是周恩来人民本位思想的逻辑起点,也是周恩来人民本位思想的宗旨目的,涵盖人民是力量源泉,甘做群众的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时刻为民着想,造福于民等基本方面;反对和消除官僚主义,作为周恩来人民本位思想的重大组合,全方位剖析官僚主义的二十种林林总总的表现,深入探究官僚主义的封建思想残余和现行体制弊端根源,... 相似文献
13.
赵清文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2):14-16
该文分析了周恩来对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为:对肃清非无产阶级道德思想的贡献;对建立革命的军人风纪和军人道德的贡献;对倡导毛泽东伦理思想的贡献;对丰富无产阶级道德修养思想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邹锦良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1):103-108
周必大作为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学者,虽没有完整系统的军事著作,但他助政四朝,执掌枢府五载,围绕南宋中兴图强这个思想宗旨,对军事问题多有论述,散见在其文集中。他关于军队建设方面的主张表现为选用将帅和激励军士两大要点。他所提出的"精择"下"久任"的选将观以及"优恤"下"严训"的励军法,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谢庆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150-152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周恩来重视并亲身参与党的新闻工作.周恩来富有特色的新闻传播实践和思想,为我们新闻宣传事业留下了值得认真研究和继承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的物质利益观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基本立足点,在理论上他始终坚持人民的立场,实践中以身作则,为人民谋利。坚持正确物质利益原则,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在弘扬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的同时,注重发挥精神的力量,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李雅兴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周恩来是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为植树造林和兴修水利等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高度重视林业和水土保持工作,认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滥伐森林破坏植被,他还强调水土保持工作要从难出发并长期坚持,可见,周恩来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意识,这可为我国目前水旱灾害的防治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水利思想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逐步形成。其重要特点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指导中国水利实践 ,并把水利建设与治国兴邦、社会政治制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周恩来的人生观,体现在他“相信共产主义”的人生理想;体现在他“想去救国.尽力社会”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人生准则;体现在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坚定乐观、勤奋严谨、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指出了周恩来的人生观具有当代价值。它激励当代大学生要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要以无比的热情投身到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有爱党、爱人民的乐观、勤奋、奉献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20.
李仁银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9(2):10-13,9
周恩来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主要决策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科学技术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很难在旧中国土壤上生长”的科学技术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其科技思想的整体性、灵活性、前瞻性和务实性勾画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未来。本文试从周恩来创造性地贯彻“百家争鸣”的科学技术方针、创造性地将《矛盾论》、《实践论》运用于自然科学研究之上、创造性地将系统方法论运用于科研布局和科技力量的协同配置上、创造性地提出“威国与益民并重”发展科学技术的思想等方面,对周恩来的科技思想进行解析,以期对当前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