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英语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知识必修课,《英语国家概况》是传播英语国家社会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渠道。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现实的需求不断对该课程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探索学生、教师、任务和环境等方面的多种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探索如何借助网络多媒体的资源优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知识的有效构建和吸收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中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普遍差的现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调动各种心理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听力训练,增加语言输入与储备;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采用分级教学;以及充实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社会文化知识等举措,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要求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动力,不能运用英语知识进行有效交际。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有两个操作性模式:采用“标准练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由原来的呈现—操练—应用转变为自由交际—呈现—操练—真实交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提高其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4.
加强学生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即英语实用性能力,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新编大学英语》精读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出发,提出教学的新模式CTA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及成果,旨在为中国培养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英语专业人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为例,基于产出导向法,借鉴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尝试构建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推动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新的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能依托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平台,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对学生信息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重视和采用有益于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交际教学法。高级英语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支柱型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等,因此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法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以交际教学法理论和高级英语课程特点为基础,探讨高级英语课堂中利用网络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并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说明以网络信息为支持,在高级英语课堂中应用交际教学法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指出研究人员应该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自身思辨能力培养以及学生实践活动等多方面入手来探究一套适合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综合策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近10年的摸索,J校英语专业初步形成了知识与技能并重、思辨与情感并举,共同作用于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4个方面:一是以英语语言技能训练为本;二是在语言技能训练中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三是在教学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四是在教学中融入对学生情感的关怀和积极情感的培养。这4个方面共同作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一模式的实践中,J校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语言技能、知识结构、思辩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学习和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各级竞赛硕果累累;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学校应重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新型教学手段的运用。结合该要求,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网络辅助的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模式并分析其特点。该模式强调在写作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研究和探讨了基础阶段综合英语课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语言技能,较快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学校应重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新型教学手段的运用。结合该要求,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网络辅助的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模式并分析其特点。该模式强调在写作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这一语言在应用上的要求更加具体化、现代化,英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要从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中要注重全面发展学生兴趣,培养语言运用能力,运用交际法及使用多媒体改善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思辨能力在《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在《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学生也应积极转变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历年来,英语演讲比赛给英语学习者们提供了舞台,参赛者的语音语调、神情体态、思辨创新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备赛培训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大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为注重的是语言的综合训练和学生的思辨能力。将这样的英语演讲比赛培训模式引入英语教学实践,将会进一步发现学生英语学习的弱项和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从而能验证英语演讲比赛培训模式确实能有效地增强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大学体验英语高级教程》是一套基于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而设计的大学英语教材,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原则,要求学生通过使用英语完成若干交际活动,实现"用中学"、"用中提高"的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大学体验英语高级教程"教学中构建互动式、体验式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并分析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渐深入,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已成为社会综合考核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已成为衡量大学英语教学成果的一个关键。本文结合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薄弱的原因,提出了在学生本身英语基础知识比较差的条件下教师如何改善和提高口语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拓展英语口头交际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杨盈、庄恩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为依据,对一所地方性高校的12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比较低,而且各个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系数=0.068,两者相关性很低。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为此,应继续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提高文化调适能力和交际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有利于提高听说能力的交际法,分析了影响交际法开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听说教学中交际法开展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不容乐观的现状,提出了从帮助学生克服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创设情景开展交际活动等方法和途径,旨在培养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不容乐观的现状,提出了从帮助学生克服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创设情景开展交际活动等方法和途径,旨在培养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