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山水诗作为清代诗歌的一个部分,从中可以见出特定时代诗人的审美观和价值的取向。纵观清代山水诗演进的历程,可以说中国山水诗到此已臻新的高峰。这种高度成就的获得并非偶然,它既是清代诗人对优秀传统的借鉴继承,同时也凝聚着他们力求创新的精神。正是有此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也即有一个因变过程,清代山水诗的繁荣振兴始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清代山水诗是在直接继承前代山水诗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它以前代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为借鉴,把自然山水当成痴恋的对象,于是一曲曲融合清人心血的赞辞颂歌被汇入到山水诗大合唱的声部中去,构成了中国山水诗大型组曲的尾声部。继承是为发展,兼容并蓄,不辞细流,正是清代山水诗能积久而成自己独特的气势和神韵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创新,并有其长足的发展和深层的开拓。清代山水诗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2.
古汀州的母亲河汀水因流向朝南而得名。综观清代汀州的山水诗,描述汀水本身及其沿岸景致的诗歌众多。这些诗歌或描绘汀水本身姿态,或描绘汀水经过之处险峻的地势,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孟浩然的"清",首先是孟诗里的山水景致以清淡闲远为主,其次是诗歌语言的清新素淡,第三是在山水诗里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是清高脱俗的。  相似文献   

4.
自宋即有的宋诗选本是文人对宋代有一定影响力诗人的资料及其诗歌作品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整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及后人对宋诗的文学接受。清代宋诗选本不少选取了王安石的诗歌,研究清代宋诗选本对王安石诗歌的接受情况,既能对比不同选本所录王诗的篇目,大体还原王安石名诗在清代的形成过程,又能通过一些在清代影响深远的编选者对王诗的评价,了解清人对王诗进行取舍的依据和要求,从而明确清时期宋诗选本对王安石诗歌的接受概况。  相似文献   

5.
清代思想家魏源的诗文创作早已为世人所肯定,特别是他的山水诗歌更受到研究者的注目。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魏源所处的特定时代、他本人的特殊个性以及对山水诗的贡献等几个方面,从他的山水诗歌创作入手进行再次的探讨,力求更真切地了解魏源与他的山水诗歌。  相似文献   

6.
山水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大宗,但是古典诗歌转入现代,山水诗却几乎断了线。孔孚是新诗史上致力于为传统山水诗接线的第一人,他为诗坛留下了大量现代山水诗精品和自成体系的诗论。从山水意识的角度来看,孔孚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山水诗的天人合一精神;另一方面又赋予山水以情感、理性和智慧,不同于传统山水诗的"空"、"寂"品格。  相似文献   

7.
清代乾嘉时期的姚鼐,被称为桐城文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钱钟书先生指出,清代桐城也有诗派。而姚鼐也是桐城诗派中的重要诗人。姚鼐诗和文都较多。在姚鼐的诗歌中,写得最多、也写得最好的是其山水诗;在姚鼐的散文中,写得最有特点、最被传诵的也是其记游山水的文章。应该...  相似文献   

8.
魏晋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我国山水诗歌这一文学中的大宗 ,也觉醒于这一时期。本文依据翔实的资料 ,较全面地考查了东晋高僧慧远及其以前的山水诗歌 ,指出中国的山水诗到了东晋后期才真正进入自觉时期 ,而高僧慧远则是中国山水诗史上第一位自觉咏唱山水的诗人 ,对谢灵运以后我国山水诗风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北随园边连宝是清诗人中的名家,曾与同时的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号称南北两随园。其一生科举失意,穷困潦倒,与此相关联,诗风亦清矫冷峭。分析其生平经历及诗歌风格的发现虽然其身后诗名不彰,但其诗歌创作自成一家,理应在清代诗坛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试论晋宋山水诗形成的两点内在规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晋宋山水诗形成的两点内在规定性王玫纵观整个古典诗歌发展史,山水诗的形成发展不是孤立的平面的,而是与其它类别的诗歌具有密切联系,在长期兼容并蓄相互渗透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独自特色。晋宋时期,山水侍从孕育而至形成,是我国古代山水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这...  相似文献   

11.
从苏山水诗拓宽诗歌表现主题的范围、较早运用完备的格律诗描写自然景物、艺术风格清新自然、山水诗创作数量多质量高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其山水诗创作 ,从而得出苏是改变初唐宫体诗风、促进山水诗成熟的关键诗人之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王维诗歌意境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渊明、王维是田园山水诗人 ,他们的诗歌意境以清幽、淡雅而著称 ,两者在诗歌意境创作中有相近之处 ,也有代表诗人个性的一面。被喻为田园山水诗创始人的陶渊明 ,以其平淡自然的诗风成为楷模 ,对后代田园山水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王维则以幽静清雅的诗歌风格享誉诗坛  相似文献   

13.
旅游景点山水诗的英译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水诗是旅游景点介绍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中国山水诗具有立体感强、字少意多等语言特点,且语法结构随意性较大。将山水诗翻译成英文时,首先欣赏名家的翻译佳作,对正确处理诗歌译文的音美、意美和形美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山水诗翻译中还应注意中西文化视觉的转换、思维不同所引起的语言差异等,同时,应具有一定的旅游专业知识,了解诗歌的渊源典故等,以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古代山水诗审美意境的空间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山水诗意境的研究对于理解我国古代诗歌意境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山水诗是由意象的不同空间组合而产生意境的,所以意境在山水诗中表现为空间感。空间感是通过诗歌意象间的节奏、数量的组合以及动词的运用实现的。同时空间感根据不同的形成方式分为突破型和层次型。空间感产生于中国特有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李群玉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恬淡超迈,于诗风日下的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他生前就享有很高的声誉,时人令狐纷称他“苦心歌篇,屏迹林壑,佳句流传于众品,芳古籍甚于一时。”李群玉有集三卷,后集五卷传世。在李群工的诗歌中最能体现他艺术成就的就是他的山水诗。秀水柱庭珠在《中晚唐诗叩集》中称他的诗“于晚唐诸家最为超迈。”他的山水诗具备着浓厚的地方特色,独特的宁静清绝的物象美和宁静清冷的特殊意境。诗人一生曾漫游过不少地方,但是他的主要活动还是在荆楚间。他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山水诗中有不少是以荆楚风情为…  相似文献   

16.
谢灵运作为时代美学思想变迁的敏锐感受者,是第一个在诗里用全力刻划山水的人,完美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他的山水诗创作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为成功的美学实践之一。谢灵运在山水诗领域所展现的审美特质与运思模式对中国的山水诗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厉鹗是清代中期文坛浙派的领袖,集诗人、词家、学者于一身。综观历代厉鹗的研究情况,在人格特征、诗学理论、诗歌创作及诗史意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对于厉鹗诗歌内容方面的研究,如游仙、佛禅、西湖诗等,以及厉鹗与浙派的关联,山水诗纵横比较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探讨空间。  相似文献   

18.
山水诗历来被认为是由魏晋时期玄言诗发展变化而来的,一般把曹操的《观沧海》看作是最早的山水诗。笔者对《诗经·小雅·鹤鸣》的内容及其历代评论进行分析,辅以先秦历史背景的考察,认为此诗是一首完整的山水园林诗歌,堪称我国古代文学中最早的山水诗。  相似文献   

19.
清代中叶黎简、宋湘齐名岭南诗坛。二人之生活履历、态度、价值观多有差异,其山水诗之题材、意蕴、风格亦极不相同。但是黎、宋创作皆反对拟古,勇于创新,从而自成一家,并共同构成了清中叶岭南山水诗的主要风貌。在清代岭南诗史上,黎、本上承清初岭南三大家,下启晚清黄遵宪“诗界革命”,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人们一致公认谢灵运为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第一个著名的山水诗人,然而,对其山水诗的艺术评价却并不一致,甚至分歧很大。究其原因,当是甚为复杂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就是:由于对谢灵运山水诗结构的认识不同,所以导致对谢灵运山水诗做出迥然有别的艺术评价。评论和研究谢灵运诗歌的诗话和论文,古往今来并不少见,可是,迄今尚无一篇研究谢灵运山水诗结构的专文。本文拟就此做粗略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