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份制是典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模式。但是,股份制不是说要建立就能合于要求地建立起来,而是要有其基础和条件。只要具备相应的基础和条件,股份制就会形成和发展,而且具备不同的基础和条件,股份制会获得不同的存在和发展。如果...  相似文献   

2.
丁雪峰 《社科纵横》2006,21(9):97-98
近代民法人格制度是近代哲学和法律发展的产物。民法上的人格是人们平等、自由、独立且不可变更不可转让的资格。近代民法以人性理论为价值基础,其人格制度具有伦理属性。法人只是自然人从事民事活动的一种制度性工具,不能因其被赋予权利能力而使自然人人格的伦理属性被隐盖。  相似文献   

3.
王星 《社科纵横》2013,(7):71-74
渊源于罗马法、正式成熟于近代的抽象人格概念,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却遇到了"倚强凌弱"、"人性冷漠"的挑战。在面对这些影响社会秩序和正义的危机时,契约法、侵权法、社会法都做出了反馈。"法律人格"由抽象统一到具体有别的现代性嬗变,有限度地对人格抽象性做出了修正,体现了法律对社会问题的有效回应。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人们对管辖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从法院的角度进行的.由于民事纠纷的私权性质,决定了当事人应当对权利的行使有足够的自由.因此,我国地域管辖制度应当以方便当事人解决纠纷为基本原则.这不仅是指在地理位置上管辖法院的设置要方便当事人诉讼,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整个地域管辖制度的设置上为当事人解决纠纷提供方便,当事人的合意将在管辖法院的选择上得到全面尊重,重新设置合意管辖制度;要求在我国确立应诉管辖制度,当然应诉管辖制度的建立,还有待于相关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罗亚海 《创新》2016,(4):85-91
财产权的正当性包含两个维度:财产权作为权利的正当性和财产权受法律限制的正当性。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沉淀和凝炼,依宪治国对我国宪法原则及其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公民财产权的正当性抽象上也是如此,现代社会财产权正当性探讨的维度应该是财产权法律限制的正当性。因此宪法在依宪治国的背景下要实现对财产权的有效保护,就必然对宪法财产权制度的正当性体系进行重构,并以体现宪法的最低道德性和宪法的伦理性为体系前提。依宪治国原则下的财产权正当性的凝炼既要坚守宪法的基本精神,也要关注财产权在依宪背景下的合法性与正当性的互动和融合,体现财产权的规律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6.
文凭制度的效用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育民 《社会》2002,(9):4-5
文凭 ,一般被当作人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准的一个“资信”凭证 ,而文凭制度则相应地成为社会甄选任用人才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化方式。文凭制度内含着文凭授予和获得的各种具体操作程序 ,具体规定了文凭持有者要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平和技术等级所必须接受的专业训练的类型和程度。文凭的价值和意义就是通过这些具体的操作程序而凸显的。文凭制度的形成可能和货币制度的形成有许多类似之处 ,它们都是某种“价值”的抽象符号 ,都能够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从而使人类活动更加方便 ,更加规范化。人们通常对货币赞赏有加 ,甚至把货币誉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重…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面临的约束问题是深刻而复杂的。这些约束不仅仅来自现代企业制度本身对国有企业改制所规定的条件和要求,而且还源于我国目前的体制背景、经济运行环境等赋予的内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同人们的意识形态、认识水平等也存在着联系。本文不奢望能详尽而系统地描述出我国现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面临的全部约束,只是期望能从某些重要角度或层面对一些约束有所揭示。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本文中强调的是形象思维在创造发明中的主 导地位,以阐明科学创造的机理。一切科学发现,不外乎 都是通过类比、联想等方式,通过顿悟实现过程的突 变,从而在脑中形成一种新的形象,这是新事物的雏 形。对形象思维的特点、特性及思维规律的新的认识可 以恰当地揭示创造发明的机理。 曾经有一个时期,人们心目中还一直只局限于抽象 思维。他们认为新事物的认识只能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 的思维,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绝对没有形象思维的地 位。其实,人们不仅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而且还用形 【象进行形象思维,只不过形象思维至今还没有严密的科 …  相似文献   

9.
试论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国家权力并不是维持其和谐的唯一根据与保障,和谐的根本在于制度。对制度的涵义与功能进行梳理,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既是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并且,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还需要有相应的价值理念支撑,它体现为社会公正、以人为本、法治和权利本位。没有明确的价值理念,也就没有明确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特征及其社会化塑造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中国人的全面发展 ,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与核心是塑造人的理想人格。理想人格是被人们普遍推崇和肯定 ,并由国家所倡导和推广的人格模式。这种人格模式应具有良好的要素特征、结构特征、功能特征与标志特征。要塑造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必须坚持文化整合、系统合理、现实超越、整体优化、创新开放的基本设计原则 ,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塑造机制、市场塑造机制、政治塑造机制和文化塑造机制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高标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以发达国家跨国集团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人的利益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中被过度保护,知识产权国际立法的公正性受到一定质疑。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两大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很难调和的矛盾与冲突,这引起人们对困境下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正当性价值的深思。知识产权的私权特性与垄断本质为知识产权国际立法的不公正性埋下了诱因,国际知识产权立法要对利益冲突进行协调,而如何进行利益均衡,需要一个对公平价值的理解,同时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也要体现创新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并符合效率价值的要求。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价值应理性地分析与判断,对其所蕴含的其他价值应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2.
作为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的一种思路,股份制曾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国内理论界甚至实际部门在研究或实行股份制方面都曾一度出现小小的热潮。在冷静下来之后,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股份制,它的作用、它的利弊、它对我国深化改革尤其是建立和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借鉴意义,等等,仍然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探讨和实践摸索。本文从研究战后日本股份制的特点出发,对股份公司制度的机能与股票市场的利弊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股份公司制所代表的是一种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我们应该尽量相似地从形式上,机能上去模仿它。  相似文献   

13.
人格标识作为人格要素的外化符号,具有向外界正确展示自身形象的指称功能,其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性的人格利益.除此之外,人格标识还可被用于商业营销活动,因而具有交易功能,其体现为一种财产利益.无论是基于人格权旨在保障人之必要组成的法律设计目的,还是基于任何人人格权无差别的等同,都不能得出人格标识上的财产利益为人格权当然内容的结论.因此,人格标识上的财产利益不属于人格权的固有内容,只能是人格权的衍生利益.该财产利益独立于人格权制度,不受人格权一身专属性的限制,可以排他性让与他人使用,并能为继承人所继承.  相似文献   

14.
佛界商潮     
和尚念经,商人经商,在人们印象中,经商与和尚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可是,市场经济大潮的渗透力象泄地的水银一样无孔不入,连寺院这块超俗净土也无可避免。佛家弟子的手上,又——  相似文献   

15.
过去20年来“马克思主义”已经变成对于一系列政治运动——从以前的殖民地武装斗争到民主选举制度中各议会政党和派别间的斗争——的一个十分笼统并且往往引起误解的描述。在把这个词作为一种往往只是带有敌意的政治标签来使用时,它是否明确表达了它的真正实践意义是值得怀疑的。然而在这20年里,在知识分子和教育工作者中曾广泛地使用“马克思主义”来表明一系列学科中的某些立场和观点,这些立场和观点和广泛的政治活动图谱中的某些点可能有联系,也可能根本没有联系。此外,从思想以及从政  相似文献   

16.
转向主观主义,转向人本学问题,不仅限于哲学人本学这个专门学派的范围,而且这也是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发展的整个新的历史阶段的特征。这特别指的是存在主义、人格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这种转变首先是由于资本主义总危机以及相应地在理解和解释人的问题上资产阶级思想的危机。可以把人本主义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二十年代到1945年法西斯主义的失败。在M.舍列尔和普列斯涅尔的著作中对人和人的存在的基本结构下了一个抽象的、反历史主义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取保候审与国外保释制度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华嵘  钟琪 《浙江学刊》2002,(5):197-200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强制性措施的一种 ,是国家警察权和司法权的体现 ,其在适用时存在着较大的弹性 ,不易把握 ;且在实践中如何兼顾执法需要与公民权益也有相当的难度 ,因此往往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本文用比较之方法 ,将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与国外保释制度进行了对照分析 ,提出应扩大取保适用的对象、改进取保的执行方式、增加救济措施、完善监督机制等建议 ,并强调了公、检、法三机关间权力调整对改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悲剧与人生——悲剧的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剧严肃地探求人在世界中的位置,表现对人的价值和人类命运的关切。它的美学意义首先在于它代表了一种人们反抗命运的方式,它用否定现实给定性对历史必然要求的阻碍来表达历史必然要求的终将实现。悲剧通过悲剧英雄、悲剧人格还展示出:人类存在的秘密不单纯是活着,而是为什么活;并使我们获得摆脱庸庸碌碌、百无聊赖的生活勇气和力量,从而超越自然和人生的限制,这种超越既体现为悲剧中的超越,又体现为悲剧超越。悲剧的美学意义还表现为它使人们得到一种高峰体验,能够由情感的亢奋进而与悲剧英雄认同,最后实现人格的升华。  相似文献   

19.
传统人格是指历代中国人所憧憬的圣贤,它是同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相适应的理想人格形象,信而好古,重义轻利,以夏变夷是传统人格所具备的三种基本品性;近代中国是一个风云变幻、动荡不定的变革时代,处于古今中西交融点上的传统人格必然要发生裂变,变通随时、亟亟谋利,必通西字就成为近代思想家所赋予给古圣先贤的三种新品性。近代思想家对传统人格的改塑是与当时政治变革、经济变化、文化变迁密切相关的,传统人格的裂变也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种标志,当然,所说的裂变只是对传统人格加以改造,并不意味着一种新人格出现。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卓有成效地发现人格与幸福感的密切关系,但其缺乏哲学的思辨与反思,只能通过人格变量对幸福感做静态的测量和描述,不能找到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理想人格作为一种理想的超越人格,是对人本质属性的全面占有,而审美人格作为一种现实人格状态,最具无限趋近理想人格的动力性和可能性.作为生活效果的幸福感,就是审美人格无限趋向理想人格而尽可能全面丰富地占有人本质属性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