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本文首先通过论述密尔的正义观与自由观,阐明了其功利主义理论中权利,特别是道德权利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密尔功利主义理论的重新阐释,说明其道德理论本身是容纳和保护权利的。密尔既是一位功利论者,又是一位权利论者。  相似文献   

2.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功利主义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功利主义与正义和自由等权利相结合。道德权利在其功利主义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密尔功利主义理论的重新阐释,说明他的道德权利是跟功利相互容纳的。首先通过论述密尔的正义观与自由观,阐明了其功利主义理论中权利,特别是道德权利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密尔功利主义理论的重新阐释,说明其道德理论本身是容纳和保护权利的。  相似文献   

3.
在对密尔功利主义理论的探讨过程中,关于密尔的功利主义理论对功利与权利的道德诉求,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密尔的权利理论主张人拥有受尊重的一些权利,这种主张常常与义务论道德理论架构相关联,从而背离了其所致力于阐述和辩护的功利主义精神;二是密尔功利主义以追求幸福的最大化为最终原则,其结果必然导致对他人正当权利的侵犯,从而导致密尔功利主义在功利和权利的道德诉求之间存在明显的理论张力。事实上,密尔功利主义理论能有效地避免了以上两种理论困境。他对功利和权利的道德诉求在理论上是融贯一致的,其道德权利理论采纳的是一种依照道德常识的,以功利和自由为旨趣依归的间接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4.
罗尔斯的正义现在当今依然是政治哲学中的一个热点.与之相比功利的正义近年来一直受到冷遇.二者截然相反的处境是由它们的理论自身所造成的.功利主义的正义观以功利原理为基础,功利为正义之实,正义为功利之名,这一点在边沁和穆勒那里有充分的表现.罗尔斯的正义观是公平的正义,它的原初契约——正义两原则,确保了公民的自由、平等,照顾到弱小的利益,充分尊重人性,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所以具有优先性.  相似文献   

5.
刑罚报应正义和功利正义各有优缺点,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正确解释刑罚正义.报应正义和功利正义的关系实质就是公正和效率的关系.在报应正义和功利正义中,应以报应正义的实现作为第一目标,报应的实现包含了功利的实现.在依功利正义应当减轻犯罪人的刑罚时,则功利正义优先于报应正义.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正义观虽然在其论证正义的前提、过程和目的等方面包含有功利的考虑 ,但是并不能归结为功利主义 ,罗尔斯在对可能功利、分配差别的考虑和正义的论证等方面超越了功利主义。罗尔斯正义观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可能性的考虑脱离了现实性的基础 ,而使其正义观具有较多的理想色彩。从解释学的视角看 ,作为社会正义的共识应是可能功利与现实功利的统一 ,是每一个具有正义前结构的个人视界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功利思想与西方功利主义在哲学基础、道德评价标准、人民利益原则、功利与正义之间关系的理解上存在着本质区别。前者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后者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上;前者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后者把动机与效果截然对立起来,认为效果是评判行为好坏的唯一根据;前者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一致性,后者强调“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认为个人利益是最现实的利益,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前者强调功利与正义的统一,功利是正义的基础,正义是功利的保障,正义是终极目标,后者认为功利与正义截然对立,功利是终极目标,正义只是功利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8.
近代西方正义观在本质上是权利正义观,其发展与完善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洛克运用"天赋人权"概念为权利正义观做了理论奠基;第二阶段,康德立足道德哲学为权利正义提供了形而上基础;第三阶段,密尔把正义和功利结合起来,拓展了权利正义观的致思路向。  相似文献   

9.
密尔的正义理论摒弃正义的先天来源及其不受功利审核的绝对性,认为主要可以从经验出发来考察正义问题。他秉承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也作了一些人性假设,以此来确定行为的对错标准;运用"密尔五法"于正义理论的论证之中,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正义原则的自身特点;十分重视正义感的心理分析,得出与文明性的正义观相对应的情感之特有性质。可以说,通过连贯地运用这些方法,其正义理论具备了相当高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罗尔斯与穆勒对正义情感、原则、基础等问题的共同关切,为公平的正义颠覆功利的正义提供了可能与前提。公平的正义用基础的确定性、原则的公平性、关系的合理性超越了功利的正义的基础的模糊性、原则的不公平性、关系的颠倒性,实现了道德契约论的理论建构和价值张扬。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已有的社会实践中,惩罚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当前,围绕惩罚问题的争论也越来越多,其争论的焦点在于惩罚的正义与否的问题上。对惩罚正义问题的回答一般有两种理论:惩罚主义和功利主义。本文通过对康德式惩罚主义和边沁密尔式功利主义这两种理论传统意蕴以及它们紧张关系的揭示,来展现绝对的惩罚主义和完全的功利主义都不是保证惩罚正义的合适方案。本文最后旨在指出,惩罚的正义必须形成一种建基于多元的现实之上的多元的理论,从而达到惩罚主义和功利主义之间的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2.
罗尔斯对功利主义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批评 ,然而 ,面对这些批评 ,功利主义并非没有回避的余地。罗尔斯由此提出的正义优先于善、自由优先于功利等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实际上 ,功利主义与非功利主义都有一定的适用限度 ,优先性问题的提出本身是成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的"功利"说,是"功利主义在中国"的最完美的表现形式。基于与西方功利主义发展不同的时代背景,梁启超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中,用他的功利思想对传统的利义之辨作了新的理解。他的"功利"说的基石是边沁的功利主义,他充分肯定了"乐利"是人的本性和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原则,并结合墨子的实利主义,对功利思想加以创新,墨子的"天下之利","利人就是爱人"的思想,把功利主义的利己主义引向了利他主义。从接受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利己"目的,到提倡墨子学说,转变为"利他"目的,梁启超完成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转化,也为他的"民德"理论奠定了解释的基础。"利他"就是"利己"。人有着"自利"的本性,单单提"利他"是不可取的,但如果能让人们把"利他"和"利己"相联系,才能给人的"利他"行为一定的动力。所以,"道德"就是"利群",给于道德以利益原则的解释。道德不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关系利益的,这在道德学说中可谓是迈进了一大步。但相比于西方的"为个人利益找到道德依据"的功利主义来说,梁启超的"功利"只是建设新道德的基础,却不是新道德的全部内容。所以,梁启超的功利说就是实现德性的一种功利的原则,远远还没有上升到"主义",只能是一种关于"功利"的学说罢了。  相似文献   

14.
论贝卡里亚刑法思想的正义和功利根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卡里亚的刑法思想中,亦无例外地兼含着正义和功利的双重价值基础。在他那里,报应正义、契约正义与功利正义刑罚目的观并不矛盾,反而相互为用。本文从分析贝氏的犯罪本质观和刑罚正义观、“近代刑法三原则”、“双面预防”的刑罚目的观等方面入手,强调指出,后来的评论者常囿于刑法学史上“新派”和“旧派”之争所造成的门户之见,以为贝氏是单纯的报应刑主义或功利主义者,这是偏执之见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是一个功利主义昂扬的时期。当时社会上弥漫着一股逐利之风 ,世俗功利价值观得到空前的张扬。不仅在商人中间 ,而且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一种视功利为衡量价值的惟一尺度的价值标准。拜金主义是世俗功利价值观的极端形式。这时期拜金主义的高涨是人们的功利意识觉醒和解放的标志。明清之际的人并没有完全走向非道德主义 ,但他们讲究的是道德功利主义。明清之际的启蒙学者对世俗功利价值观进行了积极的论证和阐扬。由于它作为一种价值观 ,能够为经济的成长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因而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占主流的正义观有三种:功利主义的正义观、自由主义的正义观与德性主义的正义观。功利主义在推进社会最大福利的同时,忽视少数人的正当权益,这显然有悖于正义。《正义论》是罗尔斯在批判功利主义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强调制度正义优先于个人正义的自由平等主义的正义观。由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德性主义正义观认为,个人的正义美德优先于社会制度的正义。当三种正义观发生冲突时,作为个体的人,我们该选择何种正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突破了农村社会的闭塞,为各种新观念和新思潮的涌现创造了前提。近来已有一些研究文章指出,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形形色色思潮中,功利主义的腾播一时称最。*它构成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心理的鲜明特征,流贯农民头脑的各种愿望、嗜好、信条、意向、理想等,都清楚地折现出这一点。作者在一九八七年撰写的《功利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一文中已经试图论证,两千多年来,功利主义思想并不比“伦理原则”更受人轻视,它通过人们的日常社会活动和社会心理的途径,经久不变地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成为漫长历史的文化遗产之一。本文在某种意义上作为续说,主要想讨论三个问题:(一)功利心态给当代农民群体带来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特点;(二)功利心态的盛行给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危害性;(三)中西功利学说的同源殊流以及当代中国农民功利心态的发展归向。  相似文献   

18.
功利原理是边沁法哲学和整个功利主义学说的立论基础,是功利主义者批判其他理论体系的工具和武器,也是功利主义的理论对手批评的靶心和焦点。在功利原理的几种表达中,"最大幸福原理"是晚期边沁最常使用的,但几种表达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功利原理是行为的指导,也是规则的评价标准,不能用后世"行为"与"规则"的对立来定义边沁。边沁对功利原理的证明过程中从"事实"到"规范"的过渡是有效的。对边沁来说,"功利"是客观的,也是有理据的。平等是功利主义的目标之一,基于功利理由的公平份额的确立,可以有效解决平等与"最大幸福"的内在冲突。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探讨了"什么是正义"的问题。对这一问题有两种解答:一是以色拉叙马库斯为代表的"强权即正义"的功利主义正义观;一是苏格拉底的"正义至善论"。对于哪一种观点最能代表柏拉图的真实意图,以及苏格拉底的理论是否有效反驳了这种功利主义正义观,一直存在争议。分析解读表明,苏格拉底的"正义至善论"才是柏拉图的正义理论的核心。这种"正义至善论"能够有效反驳这种功利主义正义观。  相似文献   

20.
代际正义思想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便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分析代的概念以及代际正义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代际正义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罗尔斯关于代际正义的理论基础,用契约论学说论述了代际正义, 假设人们是在原初状态的“无知之幕”后进行公平的选择.试着对功利主义对代际正义的分析做了阐述,指出其在论证方面存在的缺陷,总结了罗尔斯对代际正义理论论述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