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OOK     
《可乐》2006,(5)
《吃主儿》王敦煌三联书店"吃主儿"必须具备三点,就是会买、会做、会吃,缺一不可。"吃主儿"讲究做,有条件时做,没条件时创造条件也要做。做出来的东西可能不是名馔,但绝对是美昧。"吃主儿",讲究不糟践东西,每天做饭时若有退下来的肉皮、剔下来的骨头、剁下来的鸡爪子,以及吃西瓜留下的瓜籽、剥下来的橘子皮都不会一扔了事。一定是想方设法用上,一时用不上的,也要妥善保存。这本书是让"谗人"过瘾的  相似文献   

2.
我已经不熬夜了,不过有过打游戏打到晚上12点的经历。记得那时,妈妈晚上与我聊天都会以"早点睡,不准熬夜"这句话结束,因为在她看来,晚上11点前必须入睡,否则伤肝。通常我会回复她"好的",实际上还要打一会儿游戏。不久后我就扛不住了,一天晚睡,接下来两三天都精神欠佳,让我深受其害。我对自己说:"我是来学习的,不是来熬夜玩游戏的。"在学习上,我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当然从不为了学习而熬夜,也很少在寝室  相似文献   

3.
护眼吃个水果餐。晚上加班常会用眼过度,出现眼睛干涩、疼痛、发胀等问题,导致暂时性的视力下降,甚至使人患上干眼症。熬夜时,最好每工作45分钟左右休息10分钟,做做眼保健操,并适当吃些水果,如橙子、芒果、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橙黄色果蔬,能提高熬夜工作者对昏暗光线的适应力,防止视觉疲劳。专家说,蓝莓、车厘子尤其适宜熬夜食用,除了能保护眼睛,其含有的抗氧化物质还能提神、防止疲劳。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熬夜看似平常。但从人体内分泌角度来说,长期熬夜会给身体带来如下七大健康危害:1.皮肤受损皮肤在22点到23点进入保养状态,长时间熬夜,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就会失调,使皮肤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出现暗疮、粉刺等。2.超重肥胖人在睡觉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做"瘦体素"的物质。长期熬夜会影响瘦体素分泌,不利于脂肪分解。此外,熬夜的人经常吃"夜  相似文献   

5.
旧时的老北京人在夏季也常吃小白菜儿、茄子,一般人家除了荤做亦可素做.小白菜儿多是做馅、做汤、凉拌、热炒,而茄子除了不适合做汤,其他怎么做都受吃.  相似文献   

6.
正每到年末,各单位的体检高峰也如约而至。不过,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可能让体检结果打折,让大家错过揪出疾病的机会。本期,为大家总结几个体检中常见的误区,以后注意避免。误区一:体检前不用做准备。体检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当前健康状态,为了体检结果不受影响,应注意以下几点:1.体检前勿大量饮酒、大鱼大肉、熬夜或短期剧烈运动。2.体检前一天晚餐后不应吃东西,但可以喝少量水。因为采血、肝胆B超都需要在空腹状态  相似文献   

7.
她小时候家里很穷,一年也难得吃上一顿肉或鸡蛋,而每当她生日的那天,母亲无论如何也要给她煮两个鸡蛋吃。渐渐地,她长大了,在生日的时候,母亲给她买衣服,她不是挑剔样式土气,就是挑剔颜色难看,母亲便索性做上几个她喜欢吃的菜,再订个她喜欢吃的蛋糕,  相似文献   

8.
爱无言     
唉!妈妈上班去了,午饭吃什么呀?刚回到家,打开冰箱,空空的,摸了摸已经明显凹进去的肚子,我一脸哀怨。咦,桌上怎么会有箩筐?我掀开箩筐,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三菜一汤。桌上还有妈妈写的便条:"巧尔,妈妈去上班了,给你做了菜,要热一热以后再吃。自己要注意安全,不要乱跑,认真复习。"刹那间,感动的泪水流满了我的脸庞。  相似文献   

9.
营养专家认为,若要带饭,最好早晨起来做,饭菜存放的时间不能超过12小时,最好是在8小时之内。如果是头天晚上的菜,可将其密封冷藏,第二天到单位后将饭菜放进冰箱,吃之前一定要将饭菜热透。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段时间,习大大的一句话,激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在一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年轻人不要熬夜。他在会议上讲到,自己担任县委书记时,常熬夜。"那个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差不多一个月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通宵达旦,最后感觉到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态摆顺了,内在有激情,外在还是要从容不迫。""不要熬夜"的劝勉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网友纷纷上网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管理》2014,(9):105-105
越来越多人喜欢熬夜,如果是上班族熬夜,那么第二天早上肯定精神萎靡,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就会很困难了,这里给大家介绍20种提神醒脑抗疲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温情炒米饭     
同志哥从来不吃炒米饭,但同志哥的炒米饭做得很有特色。 前些天空气湿度大温度高,坐在屋里不动也是一身的汗。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食欲自然也好不了.头天的一锅米饭吃了两顿还剩下小半锅,眼看着下午回来又要吃米饭了,于是同志哥决定早上给我做个炒米饭,带到单位当午饭吃。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气血亏虚,经不起大冷大热的刺激。老年人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天,保持身体健康,确实是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下面介绍一些老年人夏季养生的经验,供大家参考:一、饮食宜洁净、清凉、适量。老年人肠胃功能弱,要尽可能吃一些清凉的食物和饮料,如绿豆汤之类,少吃或不吃热性的食物;食物要做到洁净,特别是夏令瓜果、生拌凉菜、冷面熟食等,更要注意洁净卫生;菜肴要烧得软烂一些,以利消化,少吃坚硬和油腻等难消化的东西;冰水之类的冷饮也不宜多喝;饮食不要过量,烈性酒要尽量少喝或不喝。二、起居要保持一定的节奏,活动要有规律…  相似文献   

14.
赖晨 《社区》2011,(18):41
客家的"粄"是把大米加工成粉面后做成的食物。主要以糯米为主,也会用籼米、大禾米,一般把浸软的大米磨成浆,压干水即为米薤(粄脆),它可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粄。客家也用蒸熟的米饭舂烂做粄。逢年过节,客家人都要做粄、吃粄,拜神、祭祖、应时、充饥、保健。正月初七要吃以油炸的糯米粄——煎圆为主  相似文献   

15.
十菩萨闹庙     
民间流传着一副对子,说是“上级吃下级,一级吃一级,吃到最低级;下级哄上级,一级哄一级,哄到最高级”。有的人对这警联讳莫如深,认为是全盘否定,给社会主义抹黑。其实不然,它是描绘“闲官忙做”,“冷官热做”、”穷官富做”这“九龙治水”现象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官何曾吃下级?有觉悟的下级何曾哄上级?据电视报道,  相似文献   

16.
夏爱华 《社区》2011,(6):41
《红楼梦》作为枕边书,我翻阅30年了。多年来,我对"茄鲞"一味屡想尝试烹煮,但每次都因为材料难以齐备而放弃了。《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出现的茄鲞是素菜荤吃的极品,贾母点名要凤姐搛了给经常吃茄子的刘姥姥吃。而这乡下老太竟然不相信口里的美味是用茄子做的,于是凤姐就把做法详细地说了一  相似文献   

17.
伤害一:肥胖。熬夜的人经常吃"夜宵",不但难消化,隔日早晨还会食欲不振,造成营养不均衡,引起肥胖。伤害二:耳聋耳鸣。睡眠不足比较容易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伤害听力,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耳聋。伤害三:皮肤受损。皮肤在晚10—11点进入保养状态,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就会失调,使皮肤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出现暗疮、粉刺、黑斑等问题。伤害四:记忆力下降。熬夜者的交感神经在夜晚保持兴奋,到了白天就会出现没精神、头昏脑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社区》2005,(1)
我想要个吃饭的家我是一位丧偶的老人,每每看见楼下那挂着大红牌子、上面写着“星光老年之家”的房子,我就想说上几句。国家投资盖起了这么个场所,听说是专为老年人服务的,可那门经常锁着。就是开了门,也只有几个桌椅板凳,一些老姐妹、老哥几个在里面打打扑克牌。社区里的老人究竟最需要什么呢?依我看,在我们这种普通市民为主的小区中,老人最需要的是吃上一顿现做现吃的中午饭。孩子们都上班了。他们虽然把饭菜做好了留在桌上,可我是80多岁的人了,每天中午要自己去热,经常端不好就打碎了饭碗,而且长年吃剩饭,胃口也不好。假如,在那个“星光…  相似文献   

19.
宋新 《小康生活》2005,(8):59-59
天热容易上火,牙痛成了很多人都要面对的问题。由于导致疼痛的原因有所不同,在吃东西的时候也有不同的讲究。  相似文献   

20.
家乡粑俗     
余春明 《老友》2014,(9):20-21
正我的家乡是九江市湖口县,那里的农户一年四季与粑联系得很紧密。先是在过年前,家家户户要请帮工做一天一夜的印粑。以前没有榨粉机,要用人工推磨,这是既费工而又吃力的预备工序。磨好了粉,巧妇才能做有粉之粑。印粑配料也有讲究,籼米里放一定比例的糯米,使粑吃起来显得柔软,口感好。"搜粉"也是一道费力气且有技术含量的工序,记得小时候,家里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